作為全國新能源電池產業重鎮的深圳,一直因為檢測缺失,很難實現產業重大突破。不過,這樣的格局正在改變。16日,在市政府辦公廳經濟處獲悉,契合深圳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儲能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國家輕工業電池及儲能材料質量監督檢測中心,相繼落戶深圳,為新能源電池產業注入全新的力量,深圳可望獲得更多行業話語權,助推產業轉型升級。
產業“短腿”
深圳新能源電池產業,領跑全國。目前,深圳電池產業鏈完整,擁有170多家規模生產的電池企業,為全國最大的二次電池產業化基地。
產值可以代表規模,但并不代表地位。深圳電池產業缺乏統一規劃,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大部分小廠商技術創新能力不強,產品同質化嚴重。
更重要的是,在龐大的產業集群背后,沒有一家有國家權威資質的電池監測評價機構。研發薄弱、檢測技術缺失,成為深圳新能源電池產業最短的那根“木板”。目前,國家級儲能電池檢測機構主要在北方。
格局改寫
不過,這樣的格局很快就要打破。
前不久,國家輕工業電池及儲能材料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正式落戶深圳,使中國南方有了首家國家級的儲能電池檢測機構。加之此前落戶的先進儲能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深圳在新能源電池行業有了更高的技術研發、成果轉化以及電池檢測的國家級平臺。
這樣的挺進,正好契合深圳產業戰略。
剛剛結束的深圳“兩會”明確提出,深圳將構建充滿活力的創新生態體系,加強創新載體建設,力爭在今年新增各級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100家以上,構筑“高新軟優”的現代產業體系,做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升現代服務業。
兩大中心的落戶,正好踩上了深圳創新發展的強力節奏。先進儲能材料(深圳)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杰說,該工程研究中心將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專門從事先進儲能材料產品新工藝、新技術研究、開發、推廣于一體的科研機構,為先進儲能材料產品規模化生產,提供成熟的先進技術、工藝及其技術產品和裝備。
目前,先進儲能材料(深圳)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已申請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5項,軟件著作權2項,發布了研究成果“微網分布式新能源儲能系統”。預計到2015年,將孵化出新能源材料企業15家、新型能源企業10家,拉動產業3年內實現年銷售收入200億元、5年內實現年銷售收入1000億元以上的產業群。
高端挺進
低端制造,只能掙取少量代工費,只有不斷邁向產業鏈高端,才能擺脫被控制的命運。
兩大國家級中心的落戶,從不同方向實現產業突破。其中,依托先進儲能材料(深圳)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國家輕工業電池及儲能材料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將建設成具有國際水準的一流的電池檢測評價中心、國家電池權威檢測評價中心。“這一檢測中心具備CMA資質,而擁有該資質的電池檢測機構全國僅有兩家,是國家對電池檢測行業在中國南方地區的重要布局。”陳杰說。
目前,檢測中心項目已被列入深圳重大項目計劃,將為各類民用、軍用及工業用儲能電池及其材料專業檢測及評價、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產品認證與體系認證服務、第三方驗貨服務、能力驗證、計量標準、標準服務、培訓、電池評價及失效分析等服務。檢測中心規劃建設面積為50000平方米,設備投入近1億,擁有電池材料檢測、電池檢測、儲能檢測、標準研究、資質開發、計量、應用評價等職能,具備綜合性的技術研究功能及技術交易功能。
兩大中心的落地不可小看,它將吸引推動整個產業邁向高端。目前,先進電池研發機構和企業向深圳集聚。其中,躋身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的“先進電池與材料省部產學研創新聯盟”,其9家科研機構的創新成果,正驅動20多家骨干企業近200億元的產值,高速行進在先進電池和材料產業的快速路上,并憑借自主創新在全球新能源領域謀求更多的話語權。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