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完成改制,引入國家電網旗下英大國際控股集團、財政清潔發展機制基金管理中心等10家中央和地方的企事業單位作為股東。改制完成后,上海環交所注冊資金總規模將達到2.5億元,前三大股東英大國際、財政部清潔發展機制基金管理中心、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各占約20%。剩余股權由寶鋼、華能、申能等資源能源類企業持有。
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沈宏文表示,上海環交所的市場化改制具有積極的意義。通過改制,上海環交所實現了更加規范的管理方式和運作模式,為國內其他的交易所樹立了發展的榜樣。另外,上海環交所通過改制吸引了英大國際、財政部清潔發展機制基金管理中心等企業和基金的加入,有效增強了自身的資金實力。
沈宏文認為上海環交所的成立是國內的碳交所邁向規范化運作的重要一步。目前國內碳交所已經達到了泛濫的地步。國內已經成立的環境權益類交易所有9家,專業性環境交易所有19家。而近半年來國內正在籌建的碳交易所更是高達數百家。如此數量龐雜而質量又良莠不齊的交易所并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市場環境。有鑒于此,中央政府應當扶持一些具備實力的交易所做大做強。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認為,完善的碳交易市場對于推動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能源的發展不可能長期依賴政府補貼,而是應該通過市場手段推動資金流向新能源領域。碳交易市場的建立和完善能夠合理分配碳基資源,保證碳基資源向具備優勢的新能源企業轉移。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1-2015年中國低碳經濟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上海環交所成立于2008年8月5日,是經國家發改委同意、上海市政府批準的國內首家環境能源交易機構,目前交易品種包括CDM項目交易、自愿減排交易、合同能源管理融資項目、低碳技術產權交易、南南環境能源交易系統、日本經產省項目交易。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