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30
近來國際核能新聞報道中,法國的新聞比較多,法國原子能委員會主席貝爾納•畢高先生的視角和觀點比較獨特。“后福島”時代如何確保核安全,他更強調設備質量和制度建設。
福島事故后,畢高先生曾多次表述自己的核安全觀點。他認為,“出現問題的并不主要是核設備,而人為疏忽和管理漏洞恰恰是核危機出現的最大誘因”;“人們反核的聲音,并不是對核電的質疑,而是對人本身的質疑,對人類能否長期穩定安全操控核能沒有信心”。因此,“最重要的是了解,了解是信任的前提。只要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執行安全方案,那么核能設施對于所有人來說,都是安全的,而安全的核能,值得人們的信賴。”[1]
畢高先生重視設備質量和制度建設是一貫的。早在2005年他就曾說,“后者常常顯得更加重要”,“發生核事故,并不是人員的警惕性不夠,主要是培訓不足,反應過度造成,實際是對技術沒有充分的理解”。如何建立社會公眾和政府決策者對核安全的信心,沒有捷徑可走。必須“對于公眾…始終采取透明化制度,在核能方面不斷對民眾進行各種解釋和交流,不隱瞞各種風險”[2,3]。
畢高先生的核安全視角寬廣,見解深刻。藉此觀察日本福島核事故的經驗教訓和我國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高效發展核電戰略規劃,技術更新是一個方面,還有許多薄弱環節,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不過,我想強調的是,要正確、全面評價“人因”作用,重視、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在極端困難、沒有“出路”情況下,現場人員的職業操守和犧牲精神更可貴。“突發奇想”或“臨場發揮”有可能以極小的代價換取全面的勝利。試想福島1#機組失去所有電源和控制室信息顯示后,如果運行人員首先想到去現場“手動”投入隔離凝汽器系統,福島事故的歷史或許要重寫[4]。法國核安全局局長最近也強調,在提升安全的驅動下,“要提防增加越來越多技術系統的邪念。那可能產生相反的后果”,因為“核安全主要靠人”[5]。
參考資料:
1. 李釗,貝爾納·畢高:核能安全值得信賴,科技日報 2011年10月31日
2. 李釗,聚焦 中法核能合作為世界樹立典范,CNET科技網2011年06月17日
3. 華凌,核電站安全:技術已不是問題 人為因素最需注意,科技日報 2005年7月26日
4. INPO, Special Report on the Nuclear Accident at the Fukushima Daiichi NPS, INPO 11-005 November 2011
5. WNN, Post-Fukushima era begins for France, 04 January 2012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