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011年11月12日在日本福島縣拍攝的福島第一核電站內部情況。
一些科學家14日提醒,日本福島縣所在地區再遭高級別地震的風險大,發生事故的福島第一核電站必須加強安全措施,以防二次遭災。
同一天,日本原子能委員會委員長近藤駿介承認,福島第一核電站存在設計缺陷,但他認為,核電站再次失控的可能性不大。
有缺陷
近藤接受美聯社采訪時說,福島第一核電站設計有缺陷。在去年3月11日的大地震后,核電站反應堆關鍵“通風”功能癱瘓,致使壓力無法釋放,進而發生外殼爆炸,加劇放射性物質泄漏。
近藤說,自己從未料到1986年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式災難會在日本上演。
1986年4月26日,位于烏克蘭基輔以北130公里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機組爆炸,大量放射性物質泄漏,影響歐洲大部分地區,釀成世界迄今最嚴重的核泄漏事故。
福島核電站陷入危機初期,日本專業人士和政府大多沒有準確判斷危機的嚴重程度。近藤說,起初估計錯誤,原以為福島核事故類似1979年美國三里島核電站事故水平,放射性物質外泄量有限。
“那是我們的最大錯誤,”他說,“每當想起那些不得不疏散的民眾,想起那些為孩子擔憂的母親,我就無法入睡。”
少風險
近藤說,災難過去近一年,福島核電站再陷危機或失控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現階段,反應堆接近冷停堆,只待永久性封存每座反應堆旁的乏燃料棒冷卻蓄水池。
去年3月,福島第一核電站6座核反應堆中的兩座發生位于安全殼建筑內部的氫氣爆炸,致使仍具有高強放射性的乏燃料棒放射物質泄漏。
核危機初期,近藤受時任首相菅直人的委托,撰寫了一份15頁的內部報告。報告說,核專家建議政府考慮“最壞情形”,做好最壞打算,準備強制疏散包括首都東京在內的數千萬人。
不過,當時的菅直人政府向公眾“隱去”了這一“最壞情形”。
近藤在報告中警告,乏燃料棒如果熔化,泄漏的輻射量可能等同于兩座核反應堆堆芯所泄漏輻射量。
現階段,這些乏燃料棒浸沒在流動冷卻水中,狀況穩定。
須警惕
盡管近藤認定福島事故核電站不太可能再陷危機或失控,但一些地質氣象領域相關的科學家14日警告,福島地區再遭地震的風險大,安全起見,應加強核電站安全措施。
借助地震層析成像技術,通過記錄地震波類型和地震波在傳感器間傳遞所需時間,多領域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描繪出一張地下巖石分層的圖片。
去年3月11日至10月27日,研究人員所獲數據顯示,距福島第一核電站西南60公里的磐城,發生里氏1.5級以上的地震24108次。而這一數字在2002年6月3日至2011年3月11日之間為1215次。
日本東北大學地球物理學教授趙大鵬(音譯)領導的研究團隊擔心,由于地下地形類似,福島可能遭遇與磐城相似的狀況。
趙大鵬說:“鑒于磐城不久前遭遇一次大地震,我們認為,福島也可能遭遇相似強度的地震。”
按研究人員的說法,今后再建核電站,必須考慮所在地區的地震安全性。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