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海上風電安裝市場萌動

2012-02-20 10:11:04 《能源》雜志   作者: 張娜  

隨著海上風電建設的大規模開啟,蘊含千億商機的安裝市場即將爆發。面對門檻高、投入大的海上安裝行業,誰能脫穎而出?

2012年1月,江蘇。一條長90米,寬50米,型深6.8米的大型安裝船緩緩駛出泊位。這艘號稱“中國最大”的海上風電設備工程安裝施工船舶,集風塔打樁、風電設備安裝于一體,總造價達人民幣3億多元。船體上配置83米高的主吊鉤平臺,主吊鉤平臺安裝一臺400噸能360度回轉的起重機,最大吊高為120多米,相當于40層樓高。

“海上風電吊裝船的匱乏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作為海上風電業主方的江蘇海上龍源風力發電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鋼頗有感觸。

根據“十二五”可再生能源規劃,2015年中國海上風電裝機500萬千瓦,到2020年海上風電裝機3000萬千瓦。如果按照每臺風機5兆瓦計算,到2020年則需要安裝6000臺,如果按現在通用的2.5兆瓦和3兆瓦計算則需安裝近12000臺風機。如此大規模的安裝,對于吊裝的需求會無限擴大。

“我們也在自己研制一種新型的吊裝船,估計今年下半年完工,但一條船一年只能安裝40-50臺風機,還遠遠不夠。”張鋼說,龍源電力作為最大的風電企業,早已在盤算偌大的安裝市場,并與振華重工合作成立了江蘇龍源振華海洋施工公司(下稱“龍源振華”),組成了20余艘不同種類船只的海上風電安裝隊伍。

海上風電一直沒能跟上陸上風電的發展速度,與高額的施工成本是分不開的。湘電風能副總經理龍辛提出,施工成本約占整個成本的50%,如果風電企業成立自己的安裝公司,會降低這部分安裝成本,但動輒幾億、十幾億元的投資也讓很多企業吃不消。

無疑,一個龐大的新市場被催生,只是門檻太高。但大型船舶公司和海洋作業企業似乎并沒有被高門檻拒之門外,南洋船舶、山海關船舶重工、中交三局、振華重工等企業紛紛轉向進入海上風電領域。2011年起,各家新型安裝船下線的消息不絕于耳,一場海上爭奪戰在所難免。但海上風電畢竟剛剛起步,在沒有完善標準和規則的前提下,這近千億元的商機能否被順利激活?[page]

風電企業的小算盤

醞釀組建自己的海上風電安裝隊伍,龍源電力早在三年前就開始動議了。“組建安裝隊伍可以降低施工成本,海上風電無法大發展的癥結就在于此。”張鋼坦言。

其實,成立龍源振華的初衷并非如此單一,從2010年成立至今,龍源電力已經接連中標了如東、大豐的海上風電項目,國家能源局也提出建議,希望龍源的海上風場能成為一個從施工到后期維護的試驗場,來驗證國內施工水平和各廠家機型的優劣,所以在如東項目中,龍源一方面啟動了自己的安裝隊伍,另一方面選擇了國內8大廠家的16種機型。

“現在,我們公司的項目已經接近飽和,從明年開始,龍源振華會承接其他公司的項目,海上風電的施工將成為龍源一個重要發展板塊。”張鋼說。

“龍源依托其強大實力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電力人,但風電企業自己做海上風電安裝就我國現狀來說暫時不會成為主流。”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施鵬飛表示擔憂,他認為海上風電安裝是非常有前景的市場,由于其高額的投資成本和風險,目前不太適合剛剛起步的海上風電企業來運作。

施鵬飛認為吊裝還應是專業的海上重工公司來做,龍源也并非單打獨斗,而是與振華重工各50%股份組建的新公司。而其他企業中標的海上風電項目,也有自己的小算盤,為了降低這部分安裝成本,選擇了同風電設備商和安裝企業捆綁競標。據悉,大連船舶也一度傳出與華電新能源公司合作,即將組建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海上風電安裝公司的消息。2011年12月26日,道達海上風電工程與大唐新能源簽署了合資框架協議以及海上風電戰略合作協議。大唐表示在2012年的濱海項目施工中,會優先使用道達的施工技術。

顯然,不管是成立安裝公司,還是捆綁、戰略合作,無論哪種形式,無不表明以五大發電集團為首的風電企業們在為降低海上風電的成本各自謀劃著。

對于安裝的高成本,龍辛有著切身感觸:“華銳東海大橋結算下來,1千瓦是2.3萬元,10萬千瓦的風場就是23億元,其中,施工占了總成本的60%以上,近14億元。當然,上海東大橋項目有其特殊性,有長江淤泥,又屬沖擊地帶,所有的風機都必須用鋼裝,每臺風機打下去后要先安裝一個80米深1.7米直徑的鋼樁,每臺風機打8根,要500噸的錘子砸,再做一個混凝土的平臺,平臺上裝風機,成本就節節高升了。其他海上風場的施工成本雖然會有所降低,也占整個成本的50%左右。”

在龍辛看來,降低海上風電的成本無非兩個辦法,一是在風機制造上加強成本控制,另一個是降低安裝成本,讓風機企業與安裝公司捆綁。[page]

船舶企業忙轉向

除了風電企業,被海上風電安裝這張大網吸引的還包括眾多船舶公司和海洋作業企業,看起來,他們更信心滿滿。

中交三局的名字在海上風電界可謂響亮,這都歸功于其承建了國內第一個海上風電項目。中交三局全稱是中交第三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各類港口和航道工程,甚至包括公路、鐵路、橋梁建造工程。2008年,當這家位于上海的老牌企業被告知承建東大橋海上風電項目時,其臨時組建的風電安裝項目部竟不知“大風車”為何物。

如果說當初是由于同處上海的地域優勢讓中交三局進入海上風電領域,那么,當它和大唐新能源、山東魯能、中電國際捆綁中標了濱海、東臺和射陽三個項目以后,這家公司開始變得成熟起來。其負責人頻頻出席各種風電大會,并承擔了沉樁的平面位置和垂足的控制,灌漿工藝的材料,風機的整體拼裝驗收、吊裝體系和吊裝就位系統的自動定位等課題。

“船舶和海上工程公司轉向會快一些,但安裝海上風機是需要專用設備的,這些定制的船只能否大批生產并廣泛應用,還需要時間和更多工程的考量。”施鵬飛說他對海上風電持觀望態度。

最初承接上海東大橋項目時,安裝的船只均為改造船,沒有企業愿意花巨資投向這個還沒被看好的新行當。

轉變源自2011年,這一年各船舶公司的好消息頻頻傳來。在設計方面,中船集團708所自主研發設計了我國第一艘自升式海上風電安裝船“海洋38”號;上海佳豪也設計出國內首艘雙體海上風電安裝船,并已經在武橋重工集團進入建造階段。在新船方面,7000噸海上風機安裝船在江蘇道達重工集團開工。在配套設備研發方面,中船重工海裝風電設備公司投入巨資進行海上風電設備的研制。進軍國際方面,南通中遠船務為荷蘭VROON公司建造了兩艘世界上先進的風電安裝船,并以EPC項目形式獲得了丹麥國家能源公司的一艘風電安裝船訂單。

如果把這些單獨的船舶下線消息拼湊到一起,會發現,2011年已然成為船舶企業紛紛轉向海上風電的風向標。但這僅僅是開始,按照2020年需要安裝6000-12000臺風機的最低值計算,平均到每年會有600-1200臺風機,按每艘船一年安裝40臺計算,僅安裝船就需要15-30艘,按照國內現在海上風電每千瓦2萬元的投資額度,預計2012-2020年間僅風電安裝船的市場容量就高達400億元。[page]

安裝市場能否被激活?

如今的海上風電正處于加快發展態勢,上海、江蘇、浙江、山東和福建等省市紛紛提交了各自的海上風電發展規劃。目前,我國沿海由北至南已經規劃的海上風電項目總計約有24個,總裝機容量超過2500萬千瓦,到2020年我國有望成為全球海上風電第一大國,同時帶來千億元的商機。

商機面前,船舶公司和風電公司都跳出來聲稱布局海上安裝市場,但如此大的安裝市場是否能被激活?施鵬飛有點悲觀,“一是規劃能否落實,二是現在成本高是否阻礙大發展”,他認為畢竟現在只有幾個特許權項目,這些所謂的新型安裝船也只能承接過一些工程后才能下定論,“海上風電還在探索階段,那么安裝市場同樣也在探索”。

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李勝茂也有一種顧慮,“海上風電的安裝門檻比較高,一艘船需要幾個億,不是一般企業能夠進入的,而且市場還沒成熟,甚至連一些規范和標準都沒有,所以整個海上風電市場都沒有做好準備。”

李勝茂認為,2015年以后才是海上風電大發展的階段,安裝市場也要在2015年前進行規范和完善,而并非冒進。畢竟進入這個行業付出的資本是高額的。

龍源電力雖然成立了自己的安裝公司,但其總經理謝長軍卻在一份報告中寫道,鑒于海上風電建設的特殊性,需使用大量專用裝備,一整套專用裝備的制造費用,只能在工程中攤銷,導致海上風電建設成本高。為攤薄專用裝備造價,風電開發企業須有較大的開發容量。規模化和專業化是海上風電實現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徑。

的確,高額的安裝船費用,對于近乎微利的風電企業來說這項攤銷很難消化。對于那些由于船舶利潤低而轉向高精尖的海上風機安裝船的企業來說,也不會輕易降低安裝報價。那么,一個新的問題暴露出來,原本企業自己定做安裝船是為了大幅度降低成本,如今看來,這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我們的處理方法是連片開發,大規模開發來平攤這些成本。”謝長軍說。

當市場啟動之前,更多人寄希望于政策。“如果國家的規劃能按部就班,市場前景還是很可觀的,一方面,規模開發能降低安裝成本,另一方面,安裝成本的降低又會直接關乎海上風電能否大發展,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張鋼說,不管市場何時被激活,龍源愿意成為探索者。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海上風電 風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