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協常委劉漢元調研多晶硅生產,擬向全國“兩會”提交新能源提案呼吁:
多晶硅價格自2011年下半年以來不斷下跌,國內眾多多晶硅生產廠家一度因無法承受成本之痛,出現停產潮,甚至已經進入破產程序。多晶硅行業如何發展、企業何去何從一直是業內關注卻毫無良策的焦點。22日,全國政協常委、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在為全國“兩會”提案進行調研時表示,希望政府能夠明確新能源上網電價政策執行時間表,給整個產業一個可靠的預期,同時調高“十二五”期間每年的新增裝機容量,使這個產業的應用和市場空間能夠有所擴大。
價格暫時性反彈未來總體趨勢向下
2月22日,劉漢元一行人來到了正在滿負荷生產的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實地調研,穿著一身深藍色的暗條紋西服的他,說起多晶硅生產工藝來頭頭是道,似乎不遜色任何一個專業技術人員。
對于多晶硅未來價格的走勢,劉漢元更有自己的一套見解,“這一輪的上漲不會持續,多晶硅未來價格的總體趨勢是向下的。”而談及原因,劉漢元解釋道,未來多晶硅的生產技術會進一步提升,生產過程中的能耗將大幅下降,“成本得到控制了,價格就一定會下行,這是根本趨勢。”
對于這輪多晶硅價格波動巨大的原因,劉漢元認為是行業發展速度遠超預期,“快出預期3—5年”。而世界上多晶硅的主銷產區是在歐洲,但歐洲正面臨著債務危機的困擾,購買力大幅度下降,從而造成了多晶硅產業階段性的產能過剩,最終造成了在全世界范圍內的全行業虧損。
百川資訊發布的數據也支持劉漢元這一觀點,百川資訊稱保守估計,到2012年底,中國多晶硅產能將達到17萬噸/年;根據電池片產量推算,2011年中國多晶硅消費量為11.7萬噸至13萬噸。從國際市場看,2011年全球多晶硅總產能達32萬噸以上,而市場需求則不足20萬噸。因此,整體產能過剩十分嚴重。
多晶硅行業將面臨洗牌企業數量將變少
據媒體報道,隨著2011年下半年多晶硅價格不斷下降,眾多中小型多晶硅生產企業已不得不停產,有的企業甚至已經進入破產程序。這對企業來講是痛苦的,但對整個多晶硅行業來講或許是有益的。競爭將優勝劣汰,資源進一步向優質企業集中,最終使整個行業的技術水平得到提高,成本也降到一個合理位置。
在近期多晶硅價格有所反彈的背景下,多晶硅生產企業重燃希望,不少多晶硅生產廠家開始恢復生產。但這些中小企業能熬過這個“冬天”嗎?
在劉漢元看來,此輪價格大波動,多晶硅行業將面臨巨大的洗牌,不少企業將難以挺過這一難關,一些生產工藝落后的企業會被淘汰,優勢企業會做大做強,“最終的結果是,企業數量減少,但整個行業的產能將更大。”劉漢元同時也透露,在這一輪洗牌中,通威集團會收購一些小企業,“但前提是要在價格上找到合理的契合點。”
出臺新能源上網電價政策時間表
在2011年“兩會”上,作為全國政協常委的劉漢元就新能源行業提交了提案。2012年,他將再次在“兩會”上就新能源行業再提交提案,緣何?
他談到,在歐債危機的影響下,包括光伏產業在內的中國新興能源產業正在過“寒冬”,需要政策的扶持和支持,“讓有優勢的大企業做大做強。”
在此次準備的提案中,劉漢元表示,他特意提出了“進一步細化上網電價政策,放寬行政審批”以及“鼓勵金融資本積極參與和支持光伏產業發展”等建議。在他看來,2011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的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政策是新能源企業的福音,但政策中并未對收購年限給出具體規定,而對于試圖進入光伏發電領域的企業來說,收購年限是其必須考慮的主要因素,甚至是其盈虧的分水嶺,因此希望政府能夠在明確的1元上網電價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年限,“給整個產業一個可靠的預期。”
八成多晶硅企業已停產
國際多晶硅價格2011年下半年大幅下跌,由75美元/公斤狂跌至2012年初的30美元/公斤。價格的劇烈動蕩,重創了國內多晶硅生產廠商。據報道,截至目前,全國43家多晶硅企業共計停產30余家,即有80%企業已停產。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