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本想把ETS(碳排放交易體系)擴展到全球范圍,成為全球規則,進而利用自己在低碳經濟方面相對強的競爭力獲取利益,而現在,ETS前景不妙。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應注重國際溝通與合作,單方面一意孤行,就算“用心高尚”,也將無濟于事,況且歐盟也有自己的小算盤在其中。
近日在莫斯科舉行的有關“航空業碳排放”的國際會議上,29國與會代表發表措辭強硬的聯合宣言,針對歐盟單方面向他國航空公司征收“碳排放稅”,提出了具體對抗措施。此舉當然是在向歐盟施加更大壓力,試圖迫使其自行放棄“綠色買路錢”。
歐盟為什么不顧世界各國反對,硬要這么做?“綠色買路錢”對歐盟到底意味著什么?這就有必要先對歐盟推出的低碳路線圖作些說明。
歐盟低碳路線圖有個致命缺陷
2011年歐盟推出了低碳路線圖,計劃到2050年在歐盟基本實現“去碳化”目標將碳排放水平降至1990年的5%以下。為此,除了繼續擴大利用可再生能源,歐盟減少碳排放的另一個重要手段是“總量控制與市場交易并行”,其中的市場交易通過歐盟碳排放交易系統(ETS)進行,到2012年底,ETS大致可覆蓋歐盟境內50%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歐盟執行ETS的中期目標是在2020年將碳排放水平降至1990年的79%左右。
然而,無論歐盟的低碳路線圖還是ETS,在先天上都有一個致命缺陷,這就是在全球認可的碳減排框架出臺之前,它們只能在歐盟內部執行,其對碳排放的約束無法涉及其他國家。也就是說,歐盟的所有減排政策或措施,暫時都只能算是“自愿行為”。
這就造成了歐盟執行ETS在成本和收益上的不對稱自己增加了直接負擔,全球其他國家卻能因它的自愿減排而獲得減緩氣候變化的好處。雖然從長期看,歐盟或許由于起步早,低碳發展競爭力領先全球,能在今后得到回報,但問題是“今后”會不會有這個“回報”,存在較大不確定性。自2007年巴厘島會議開始,國際社會對于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持續消極,尤其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兩大陣營對于減排配額分配的爭議,使得各國再難達成一個類似京都議定書的統一的減排框架和機制。
歐盟的如意算盤因此就有落空之虞:它本想把ETS擴展到全球范圍,成為全球規則,進而利用自己在低碳經濟方面相對強的競爭力獲取利益,而現在,ETS前景不妙。
歐盟可做急先鋒但當不成主力軍
眼看ETS的碳排放市場價格因為前景黯淡而節節下跌,為了維護ETS及其所支撐的期望中的低碳發展利益,歐盟不肯善罷甘休,試圖強行將它推向世界。
一方面,在歷次氣候大會和談判中,歐盟力圖“壓中拉美”來打開ETS走向世界的通道,近3年的全球氣候變化大會的最后決議里總閃現著歐盟的此種用心,在最新的“德班共識”中,新版全球減排框架路線圖便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歐盟擴展ETS、打造全球碳排放市場的意圖。
而2008年歐盟通過的征收航空碳稅決議,是其另辟蹊徑實現ETS國際化的嘗試。歐盟認為,如果2012年后國際社會無法就碳減排形成統一框架,那么它應該在貨物和服務貿易領域找到一個繞開國際談判桌而為ETS輸血的方法,這就是對進出歐盟的國際貿易品開征碳稅,結果,總排放規模不大(僅占總排放的4%),又便于檢測和控制的航空,成了實施這個方法的首選;如果嘗試成功,其后便可以陸續對其他貿易品開征碳稅,逼其進入ETS交易系統,進而一步步將世界各國的生產和消費都引入ETS。
問題在于,國際社會愿意就范嗎?顯然不會。莫斯科會議發表的聯合宣言提出了一攬子可選擇的反制措施,包括用法律禁止本國航空公司參與碳排放交易體系;修改與歐盟國家的“開放天空”協議;暫停或改變與歐盟的有關擴大商業飛行權利的談判。且不論這些反制舉措以后的落實程度如何,當前其他各國反對歐盟推動ETS國際化的態度已十分明確。
盡管歐盟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急先鋒,但絕非主力軍,在中、美、印等主要碳排放國未能取得一致之前,國際碳減排框架就將可望而不可即;歐盟在整體上只能發揮輔助和推動作用,無法主導全球氣候變化應對進程。而且,即便中、美、印等國達成了國際碳減排協議,也建立了全球碳交易市場,但那時市場上的主導力量也很可能不是歐盟。
最重要的是,單方面對貿易品開征碳稅,只會使進出歐盟的產品的價格普遍提高,這顯然會增加歐盟內部社會經濟的發展壓力。
這件事頗堪思量。它說明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應注重國際溝通與合作,單方面一意孤行,就算“用心高尚”,也將無濟于事,況且歐盟也有自己的小算盤在其中;它更說明,現實世界充滿利益博弈,而博弈是以實力為后盾的,“理想主義者”往往會陷入尷尬,盡管令人同情甚至令人敬佩。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