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上午,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列席參加了北京代表團的全體會議,針對人大代表們熱議的污染減排問題,他懇切地表示:“作為環保部長,在控制氮氧化物問題上去年沒有完成任務,我今天也想利用這個機會通過北京團向"兩會"的代表表示我們愧疚的心情,并對這個問題檢討。”
氮氧化物的減排任務沒有完成,成為了今年政府工作中存在的缺點和不足,也成為了人大會場內備受關注的問題。究竟是減排的任務太艱巨?還是技術、資金不到位?“十二五”規劃中制定的氮氧化物削減目標到底能不能達成?
減不掉的“癥結”在哪兒?
“PM2.5表面上看是細顆粒污染物,其實很大一部分是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揮發性有機物等發生化學反應后生成的,控制PM2.5以及臭氧污染,必須從控制這些氣態污染物著手。”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市環保局總工程師包景嶺說,防治污染的目的就是要改善環境質量、保障公眾健康,氮氧化物減排形勢雖然嚴峻,但考慮到它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巨大危害,就必須下決心減。
既然必須減,就要找到現有的“癥結”和解決的“良藥”。
火電行業的氮氧化物排放量約占全國氮氧化物年排放總量的50%,2011年底全國電力裝機容量達到10.5億千瓦,其中火力發電裝機容量是7.6億千瓦,占了總量的72.4%,而非化石能源(水電、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等)發電裝機占比僅為27.5%。可見,減排不到位的背后是電力消費結構的問題,歸根結底還是能源結構拖了“后腿”。
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褚君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優化能源結構,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的要求,他建議修改《電力法》,同時對《可再生能源法》進行執法檢查,為新能源發電應用于國內市場掃清障礙。
對癥下藥作“減法”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環保局局長張全對完成“十二五”的減排任務充滿信心,他說:“去年上海市成為了全國為數不多的幾個全部完成減排任務的省(市),這主要得益于超前規劃,很多脫硝措施在"十一五"時期就考慮建設了,因此發揮了作用。”他認為,各地環保部門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新建的脫硝設施要發揮作用還需要一段時間。
“未來一個階段,我國氮氧化物的減排希望很大,特別是工程減排的空間還有,脫硝設施一上,排放就下來了。但這個空間用完了再怎么辦,是需要長遠考慮的問題。”包景嶺接受采訪時說。
中電聯初步測算認為,需要完成環保設施改造的煤電機組共約6億多千瓦,一臺60萬千瓦脫硝機組每年需增加環保運行成本約4000萬元。盡管今年煤價漲幅同比相對平緩,但是火電行業仍然擺脫不了負債虧損的困境。
針對這個問題,包景嶺認為,目前的電價不能反映供需關系,應該綜合運用經濟手段,加快理順能源價格,國家發改委已對北京等14個省市安裝并運行脫硝裝置的燃煤發電企業開展脫硝電價試點,暫按每千瓦時0.8分錢執行,同時去年底提高了燃煤電廠的上網電價,這將在很大程度上緩解電力行業脫硝存在的資金壓力。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通州區委書記王云峰建議,嚴格控制京津冀區域燃煤總量,實施統一的、更加嚴格的火力發電、水泥生產等重點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嚴格控制區域內重污染行業的規模,實施機動車排放新標準并供應相應的油品。
一輛汽車就是一個煙囪
氮氧化物的排放主要集中在固定源和移動源兩方面,機動車被普遍認為是僅次于火電行業的我國第二大氮氧化物排放源。全國人大代表、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戎光道對記者說:“汽柴油的標準每提高一個檔次,每立方米的大氣中含有污染物的體積數下降幅度都很大。”
張全告訴記者,作為治理大氣污染的一項重要舉措,上海計劃在2013年實施相當于歐標準的機動車汽柴油滬排放標準,為全國推廣實施國標準率先試點。
王云峰說,“十一五”期間,北京市淘汰了15萬輛黃標車,比起5年前,北京現在每天可減少氮氧化物排放32噸。2011年起,全市機動車治理重點向老舊車輛轉移,并加強對在用車輛排放的檢測,以保證不斷增長的上路機動車達標排放,北京還計劃在今年執行機動車國排放標準。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