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風電產業鏈概況
包括風機零部件制造、風機制造及風電場的運營三大環節。風電價值鏈、企業鏈、供需鏈和空間鏈這四個維度在相互對接的均衡過程中形成了產業鏈。這種“接機制”像一只“無形之手”調控著風電產業鏈的形成。風電產業鏈涉及從空氣動力學、結構動力學、氣象、環境、材料、工藝制造、電氣控制、電子工程,到運輸、應用、服務的方方面面。
二、風電產業鏈的分析
風電產業鏈大致分為上游的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和下游的風電建設運營產業兩部分。其中風電制造產業可以細分為整機制造產業和零部件制造產業。我國風電產業鏈上下游不匹配,上游生產能力和研發水平在全球處于較低水平,而下游的風電建設發展速度卻位居世界前列,上下游發展速度和規模明顯不能銜接,這約束了我國風電產業的產業化進程。
上游,我國兆瓦級以上的整機制造產業處于起步階段,國內部分廠商通過與國外廠商聯合開發、得到國外企業生產許可證等方式具備了兆瓦級機組設備生產能力,但技術和市場尚不成熟,還未能大規模應用;同時,我國風電設備關鍵零部件生產環節薄弱,比較突出的是葉片、齒輪箱、主軸軸承制造,還不能滿足國內整機制造能力的需求。下游,我國近年來風力發電發展迅速,國內大型發電集團、企業紛紛開發風電項目,風電設備需求持續高漲。
三、風電產業鏈面臨的問題
(一)零部件制造不平衡。
國內的風機原來以低單機容量風機為主, 相關零部件制造技術的突破相對比較容易。隨著單機容量的提高,作為風機核心部件的軸承、齒輪箱和控制系統等因為具有相對高的技術壁壘, 國內市場的供應仍然存在瓶頸。而葉片、塔筒等部件出現了產能過剩的現象,如葉片制造有10家企業就可以滿足市場需求,而現在已多達50余家。
(二)整機制造產能過剩。
2007年全國風電整機制造企業只有30多家,在風電龍頭金風科技上市后的一年多時間里,有40多家企業進入風機整機制造領域。這種盲目跟風,導致了風電產業的產能過剩。我國風電整機行業前10名的企業已占整個市場份額的90%左右,剩余的60 來家企業將瓜分其余10%左右的市場份額。很大一部分企業可能拿不到訂單,行業洗牌在所難免。
(三)技術有缺失、產品質量存隱患。
我國許多企業的整機制造技術是從國外引進的,引進的技術與國內風電場的氣候環境能否適應,往往未經科學論證。加之由于前幾年風電設備供不應求,許多整機未經試運行就直接批量生產,這些設備并網發電后,勢必存在質量和安全隱患。由于核心技術缺失,大批兆瓦級新型風電機組匆忙投入規模化生產,產品質量問題也正在顯現。風電場開發及風電并網存在瓶頸。在風電場開發環節存在設備交貨不及時、調試時間長,各種設備故障不斷發生,風機運行小時數偏低,電網卡脖子,致使“有電上不了網”、“風機曬太陽”等現象。
此外,風電機組安裝后的架線并網常常滯后,延遲了風電機組投入使用的時間,對電力輸出造成損失。風電場運營利微或虧損現象。在風電場運營環節, 由于稅收及財政補貼政策不持續、風電上網配套落后及風電場開發無序, 許多風電場處于微利或虧損狀態。
四、打造優質風電產業鏈的對策建議
加強產學研合作,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努力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雖然我們已經掌握了風電機組的基本制造技術,但是核心技術仍然有所欠缺。我們必須加大研發投入,進一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走出適合中國國情的風電機組制造的道路。只有堅持自主創新,才能占領全球風電的技術制高點,在新一輪產業革命中占據有利地位。科技將決定風電產業的未來,我們要在風電設備制造方面由引進、消化、吸收逐漸發展為自主創新,努力由中國制造發展為中國創造。加強電網建設,拓展國際市場,積極應 對產能過剩。我國風能資源可開發量約10億千瓦,目前僅開發0.26億千瓦,開發的空間很大。同時,電力能源供不應求,又是不爭的事實。因此,風電產能過剩主要是受制于風電并網的約束。
并網制約的問題主要包含兩個方面,其一,政策和電網規劃問題,電網建設大大落后于風電開發的進程。其二,是技術問題。解決風電并網難主要有兩條措施:首先,擴大配置風能資源的范圍;其次,合理配置電源結構,建設具有調峰能力的電站。縱觀中國風電市場的發展,在內資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外資企業也不斷涌入中國市場,他們不僅帶來了資金、技術和人才,也不可避免地爭奪著本土市場。面對逐漸飽和的國內市場,中國風電設備企業“走出去”的時候到了。未來,中國的風節能環保電設備廠商要在滿足國內市場需要的同時,放眼國際市場,出口我們的產品,要在全球風電市場的大環境下制定企業的發展策略。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風電設備廠商會將自己的生產基地建到海外去,建成中國的維斯塔斯,中國的蘇司蘭,中國的歌美颯……加大研發投入,加強試驗檢測和認證工作,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國產風電機組質量參差不齊已成為影響風電產業發展的突出問題。為不斷提高產品質量,應加大研發投入,制定質量標準,提高設計水平;加強產業工人的技術培訓,提高產品的制造質量;加強技術檢測平臺和風電試驗場建設,根據試運行情況和檢測結果,完善產品設計;做好產品質量認證工作。找準大客戶,加強供需對接,搞好上下游產品的銜接配套。建設產業鏈,要以風電場開發商和風電總裝企業為主體,以產品供求為紐帶。建設產業鏈首先要找準大客戶。每個環節都要分析哪些是大客戶或潛在大客戶,找準大客戶才能占領大市場。與大客戶有效配套的企業,才是最具活力的企業,才是市場競爭的真正贏家。
作為風電場開發商,其大客戶應當是七個千萬千瓦級的風電基地。作為風電總裝企業,五大發電集團應當是其大客戶。2009年在我國新增13749兆瓦裝機中,五大電力集團占到54%,其中,國電占18.83%,大唐12.6%,華能11.92%,華電8.28%,中廣核6.14%。風電總裝企業應當積極與五大發電集團進行配套。2009年華銳、金風和東汽繼續保持市場前3 強的地位。其中華銳新增裝機349.5萬千瓦,金風新增裝機272.2萬千瓦,東汽新增裝機203.5萬千瓦,這三家企業合計825.2萬千瓦,占全國新增市場59.7%。有關風電零部件企業應當提高自身產品質量,體現價格優勢,努力與這三大企業配套。只有與五大發電集團、三大風電制造企業建立了產業鏈關系的零部件企業,才更有可能不斷發展壯大。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