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在云南省環境保護工作情況匯報會上表示全力支持
讓云南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
周生賢秦光榮李紀恒出席,簽署部省共同推進橋頭堡建設合作協議
環保部與省政府在昆明簽署合作協議。
2012年4月9日,云南省環境保護工作情況匯報會在昆明召開,省政府向環保部匯報了近年來云南省環境保護工作,并與環保部簽署《部省共同推進橋頭堡建設合作協議》。環保部提出,將大力支持云南環境保護工作,幫助云南省充分利用好各項環保政策,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促進云南省在橋頭堡建設中實現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讓云南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
環保部部長周生賢,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秦光榮,省委副書記、省長李紀恒出席會議并講話。副省長和段琪主持會議,省政府秘書長丁紹祥出席會議。
周生賢在講話中傳達了國家關于環境保護的最新政策和第七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肯定了云南環境保護工作,明確了對云南環保工作的支持政策。他指出,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在水環境治理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重點工作中表現出高度的責任感和扎實的工作作風。特別是“十一五”期間,云南的九大高原湖泊治理工作取得了新突破,截污減排工作不斷強化,生態保護更加深入,環境保護的能力持續提升。下一步,環保部將在6個方面進一步支持云南環保工作:一是加強對環境影響評價的支持力度,對橋頭堡等重點建設項目實行特別優先政策;二是支持九大湖泊治理與邊境界河保護;三是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四是支持云南開展環境經濟政策改革試點;五是支持云南開展環境科學示范和國際合作;六是加強環境監測能力建設。環保部還將在與云南省簽署《部省共同推進橋頭堡建設合作協議》的基礎上,為云南環保辦6件實事:一是全力支持滇池污染防治工作,二是全力支持高原湖泊生態環境保護,三是全力支持重金屬污染防治工作,四是全力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五是全力支持云南環境保護能力提升,六是全力支持開展水專項研究。
秦光榮代表省委、省政府衷心感謝環保部長期以來對云南的支持和幫助。他強調,近年來,云南省委、省政府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環保部等部委的關心幫助下,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云南省的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為全省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十一五”期間,云南省在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方面強化了6項重點工作:一是牢固樹立“生態立省、環境優先”的思想,全面實施七彩云南保護行動;二是加強滇池等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治理;三是推進滇西北、滇西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四是實施縣級以上城鎮建設污水及生活垃圾處理;五是大力推進節能減排(www.emca.cn);六是推進“森林云南”建設,全省在實現經濟總量翻番的情況下,生態環境總體良好,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云南省作為我國西南生態的安全屏障,將認真貫徹第七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緊緊圍繞“兩強一堡”建設,繼續堅持“生態立省、環境優先”,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不斷強化環境保護參與經濟發展綜合決策,將環境容量、自然稟賦作為發展的基本前提和產業布局的重要依據,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堅持以環境容量優化區域發展,以環境管理優化產業結構,以環境成本優化增長方式,推動實現綠色發展、安全發展。云南省將以“森林云南”建設為總抓手,強化工作措施,大力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陡坡地生態治理、城鄉綠化、天然林保護和防護林建設、石漠化治理、農村環境整治、江河流域綜合治理、節能減排“八大工程”建設,推動云南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取得新突破,大力提高生態文明水平。全省將積極探索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保障、加快建立有利于環境保護的經濟政策保障、加強環境保護的能力建設保障、強化環境保護的責任考核保障,全面推進云南環境保護工作上新水平。
李紀恒代表省政府作云南環境保護情況匯報。他說,近年來,在環保部的關心支持和指導幫助下,云南緊緊圍繞轉方式、調結構這一主線,先后采取一系列重大舉措,推動全省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生態環境優良是云南的特色之一,也是加快發展的優勢所在,云南將始終堅持生態立省、環境優先,按照經濟建設與生態建設同步進行、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同步提高、產業競爭力與生態競爭力同步提升、物質文明與生態文明同步前進的要求,下更大決心、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云南將重點抓好5方面工作:一是圍繞以滇池為重點的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綜合防治、“三江”等重點流域和跨界出境河流水污染綜合防治、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三個層次,加大重點流域和區域的污染防治,確保防治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二是加強自然生態環境保護,以生物多樣性地區、水源涵養地區、土壤侵蝕嚴重地區等生態功能敏感區為重點,集中抓一批重大生態建設工程;三是扎實推進污染減排工作,全面貫徹實施環保“一崗雙責”制、污染減排目標責任制、污染減排問責制,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突出結構減排,確保完成減排目標任務;四是積極推進大氣污染監測,更好地為公眾提供健康指引服務;五是加強環境保護國際合作,積極參與、推動和深化與周邊國家和國際金融組織、發達國家在環保技術和綠色產業、生物多樣性保護、湖泊水污染防治、農村環境保護、重金屬污染防治、節能減排與氣候變化等領域的合作。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