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關于風能是大力發展還是穩步發展的爭論不絕于耳。由于國家政策的大力推動,風電行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行業規模不斷擴大,其他一些企業也紛紛投資風能,社會上出現了產能過剩的輿論。
尤其是“十一五”期間,作為新能源的代表,風電和太陽能發展受到了政策的大力扶持,國有和民營資金紛紛進入,行業發展迅速。
目前我國風電行業的企業多達80多家,僅當前上市的A股公司中就有12家風電企業。風電在發展過程中一味貪大、冒進的態勢在業內飽受詬病,在這種情況下,一度使得我國新能源產業跟“過剩”聯系在一起,不免引發許多人的猜疑:新能源發展是否過于迅速,風電和太陽能產業是否已經過剩?
2010年9月,隨著國家發改委將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風電設備六大行業列入重點調控目錄,新能源產業是否過剩,這一問題逐漸升級,引發了熱烈的討論。
2011年,這一爭論依然延續,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從現實的表象看,風電過剩、風電設備重復投資、市場競爭激烈導致產品價格下降的新聞不時出現。
與此同時,太陽能光伏產業似乎也面臨同樣的境地,據歐洲有關專家表示,由于一些新生亞洲公司的進入,全球太陽能市場2011年將略微供應過剩,導致太陽能電池板價格可能下降10%~20%。
十字路口
中國的新能源產業結構是否出現過剩,到目前來講不同的人看法不一。有人認為我國新能源產業已經出現嚴重的產能過剩,而還有人認為中國的新能源產業發展正當時,并未出現產能過剩局面。
過剩、不過剩的爭論讓中國風電產業步入了發展的十字路口,2012中國風電產業向左,還是向右,一時引發熱議。但這個問題的爭論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統一,還會繼續爭論下去,這勢必影響2012中國風電產業的發展。
2011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到重要發展的地位,顯然表明了中央的態度和國家的經濟政策導向,為2012年風電等新能源產業發展撥開了迷霧陰霾。把風電等新能源產業作為重中之重來抓是基于如下方面考慮:
一方面,從現實來看,風電等新能源在能源結構中所占的比例偏低,風電產能過剩并非真的過剩。雖然“十一五”期間我國新能源發展十分迅猛,風電裝機連續5年翻番增長,已居世界第一。
但從總體來看,風電等新能源在整個能源結構中的比重還非常低,化石能源仍占能源供給的絕大多數,節能減排和結構調整任務仍然十分艱巨。
與此同時,從資源總量來看,我國風電、太陽能資源儲量豐富,目前利用的也只是很少一部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就現實來看,風電產能過剩也是一個偽命題,根據官方統計,全國的風能電站,大概30%左右在“曬太陽”,沒有運轉。這個問題看怎么理解。一些研究者理解“產能過剩”,往往把產能認為是現有生產能力、在建生產能力和規劃生產能力的總和大于實際消費能力的總和,就是產能過剩。
其實,就風電產業看,規劃產能(包括在建產能)等都是未(完全)實現的生產能力,即使完全建成,也要有1~2年的低產期。如果把這些都計入實際生產能力,無疑會夸大市場的供求失衡。
目前以風能、太陽能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出現的“產能過剩”,實際上是一種典型的階段性和瓶頸性過剩。如果電網瓶頸消除了,那就不會出現階段性和瓶頸性過剩了。基于此,中央認為,新能源理應得到快速健康發展。
另一方面,從長遠來看,能源供應緊張的局面將會延續,急需新能源發展。去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為30億噸標準煤。專家預測,到2020年,能源需求總量可能高達45億噸標準煤,這意味著新能源領域必須加大投入才能確保消費比重穩定提升。根據初步分析判斷,要實現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達15%的目標,到2020年我國水電裝機要達到3億千瓦以上,核電投運裝機達到6000萬千瓦至7000萬千瓦以上,風電、太陽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利用量達到1.5億噸標準煤以上。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對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斷擴大,能源供應緊張的局面持續存在,人們用電用氣緊張情況不時出現。尤其是我國政府作出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承諾后,傳統能源發展受到了資源和環境的雙重巨大壓力。
而發展風電、太陽能等清潔的可再生能源,不僅能夠豐富能源供給,同時對調整能源結構、保護環境有著重要意義。因此,中央基于上述兩方面的考慮,把以新能源為主的新興戰略產業提到首位是科學的,是高瞻遠矚的。[page]
潛力巨大
我認為,所謂的過剩問題,只是風電等新能源產業在發展初期所遇到的正常問題,風電等新能源行業并未過剩,發展仍有巨大潛力。
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發展服務業一直是產業結構優化的重要內容,而在2011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戰略性新興產業被提到重要發展的地位,而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風電等新能源產業也享受到這一高規格的禮遇,這表明了國家對發展新能源的一種肯定的態度,也釋放出一個積極的信號,這對統一以往在發展新能源方面存在的各種不同的認識具有重要的作用。
之所以強調“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因為國家對發展風電等新能源產業又有了新的認識。當前,風電等新能源產業作為新興產業來說,依然面臨著一系列的技術、經濟等問題,尤其是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并沒有取得重大突破。
如目前入網瓶頸成為風電等新能源發展中的一個突出問題。由于風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具有間歇性、隨機性、可調度性低的特點,因此,不管是風能還是太陽能,都存在不穩定的問題,從而導致風電等并網發電困難較大,成為推進新能源發展的關鍵環節,阻礙了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太陽能、風能發電受天氣影響大,并網技術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生產成本比較高,大規模發展不太現實。
風電等新能源發展如何與其他能源資源開發和電網發展相協調,已成為關系我國新能源能否實現大規模開發利用的重要前提。而近年來新能源發展觀念往往期望通過產能的迅速擴張而不是技術創新來引領并提高市場份額。
因此,注重推動重大技術突破,注重增強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是,要進一步提高自主研發能力,加大自主研發的投入,以科技創新促進風電等新能源行業繼續健康快速發展。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突出了2012年經濟工作穩中求進的總基調,穩中求進體現在發展風電等新能源產業上,首先就是要穩字當頭,不能像過去那樣,各地政府一哄而起投資沖動,出現無序甚至是惡性競爭的局面,“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為何要用培育,培是培養,育是養育,使其茁壯成長,培育得花錢、花時間探索,得一步一步慢慢來,就是這個意思。
其次,穩中求進,是在穩的基礎上要有發展。光探索、光培育還不行,還必須有突破,有進展,那么就是“培育發展”,如多晶硅和風電這兩個新能源產業依然是應該大力培育發展的行業,目前的問題是怎樣推動這兩個行業更穩更好地發展,而不是簡單地抑制,更不是搞大躍進、蜂擁而上。
眾所周知,去年提出了“扎實發展”,而今年提出“培育發展”,扎實和培育有著完全不同的意義。有專家指出,“扎實發展”意味著主管部門在2011年主要是對各地政府一哄而起投資沖動進行引導和控制;“培育發展”則意味著,相關部門在2012年將對新興產業給予“真金白銀”的支持,從而“推動重大技術突破”。
這意味著2012年國家要給予新能源產業政策支持。“真金白銀”就是要提供財政和稅收上的補貼,國家將綜合考慮企業的規模、效益和技術含量,對規模大、技術高、節能好的優勢企業進行補貼,促使其形成產業化,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因此,2012年,必須抓住國家將積極出臺有效的政策的大好機遇,開拓進取,促進風電等新能源行業繼續健康快速發展。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