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上市的光大國際一家“幾乎瀕臨破產的路橋運營商”,如今搖身一變,成為了中國替代能源產業中的領頭羊之一。
與此同時,光大國際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主要業務—即通過在焚燒裝置中焚燒垃圾等廢棄物而發電,正得到國家及國際能源機構業務的支持而快速擴張。
在中國,處理城市固體垃圾是一項巨大的挑戰。目前中國是世界上制造固體垃圾最多的國家,垃圾量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長。光大國際行政總裁陳小平指出,中央力推環保產業發展,公司將積極拓展海內外環保項目。截至2011年底,光大國際已落實環保項目達60個,投資額逾百億。
在深圳興建中國第一家垃圾焚燒發電廠14年后的今天,這些項目的利潤已經相當可觀。僅2011年,光大國際實現營業額36.6億元,建成投運13個項目,亦取得11個新項目,總投資額約18.73億元人民幣。
然而,垃圾發電項目所需的投資成本相當巨大。“若投資額與歐盟和美國工廠一樣高,那么靠私人融資成立的中國垃圾焚燒廠很難持續運營下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地球工程中心的三位學者日前在緬因州舉行的一次行業會議報告上說。該報告假定,若一家工廠每年處理垃圾50萬噸—即每天1400噸,則所需的投資成本是3億美元。
光大國際在中國的焚燒爐建造上則省下了78.87%的投資金額。陳小平去年在江蘇蘇州的工廠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建造一套每天垃圾消化量達1000噸的焚燒發電設備,所需投資在4億元人民幣左右,而投入使用后的年利潤率大概在10%。
5月2日上午,江南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在江蘇南京市江寧街道召開聽證會,該電廠是由光大環保能源(江蘇南京)有限公司(下稱“光大環保”)在國內的第8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園區排放標準可達到歐盟2000標準,高于國家標準。”光大環保總經理吳凱介紹,蘇州每天產生生活垃圾4000噸左右,這里每天就能解決2000多噸,還包括五六百噸滲濾液。
中國政府已經制定了長期目標,在2030年前將城市生活廢棄物處理中使用垃圾發電的比例從2002年的1%增加到30%。作為中國替代能源產業中領頭羊之一的光大國際,將如何在這巨大的市場中繼續“掘金”?
大肆擴張
受國家和地方政府資金和利好政策的支持,去年光大國際的凈利潤比2010年增加了30%,達到8億元人民幣。陳小平在今年2月發表的一份公司聲明里說,預計在電關稅上漲的影響下,利潤會進一步減少。
而光大國際財務總監黃錦驄似乎信心十足,他表示目前籌建項目仍需投資28億元,但具體資本開支仍視項目進度,料不少于20億元人民幣。“公司手持現金多于去年,加上銀行信貸獲取優惠利息,資金不成問題。”
國家發改委于3月28日頒發《關于完善垃圾焚燒發電價格政策的通知》,規定垃圾發電全國統一標桿電價每千瓦時0.65元,并于4月1日起執行。這是中國第一次為焚燒發電產業確定全國性的固定價格。光大國際為此表示,受惠于發改委近日上調垃圾發電價格的政策,預期會帶來新的業績增長點。
光大國際指出,現已取得15個垃圾發電項目,分布于江蘇、山東、廣東等地,設計總規模為1.46萬噸/日,總投資73.08億元。預期中央對垃圾發電價格的調整有利光大國際。
目前山東項目平均上網電價低于0.6元/千瓦時,而江蘇省13個項目的平均電價介乎0.6-0.65元/千瓦時。若上述項目實行統一標桿電價0.65元/千瓦時,將令光大集團的收益率增長。
“這項政策將會增加光大國際的收入來源。”陳小平在上周的一份公司新聞稿里說,“我們能鞏固自身在中國環保產業的領導地位。”此前,能源關稅在不同省份之間水平不同。“價格的統一和上升會大幅增加光大集團的收入。”
按照光大國際官方網站的說法,作為光大集團實業投資的旗艦公司,以綠色環保和新能源為主業,以環保能源、環保水務和新能源三大領域為業務發展重點。早在2003年,光大國際蘇州分公司就建造廢棄物管理設備與該市政府簽訂了特許協議,該協議BOT特許模式(投資—建設—運營)有效期至2034年。
光大國際蘇州分公司的垃圾焚燒爐,成為光大集團第一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該項目于2006年7月開始運作,迄今為止在所運營的工廠已投入9.395億元,每日的垃圾消化量為2050噸。該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將于明年完成第二次升級,此次升級將進一步投資7.5億元人民幣,每天的垃圾處理量將提高到3050噸,年產電量預計達3.58億千瓦時。
投資劇增
來自上海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垃圾焚燒發電產生的電價是煤炭發電產生的電價的兩倍,但低于風能和太陽能發電產生的電價,而國家對廢物焚燒發電的補貼是每度電0.25元。
上海的研究報告還顯示,光大國際目前是中國廢物焚燒項目的最大投資者之一。同時政府擔保全部買下這些電能,這樣能為發電項目免除全部稅收和部分費用,公司還能從處理垃圾服務費用當中獲得收入。
據光大國際新聞稿,公司已對15個焚燒發電項目進行投資,其中13個項目在江蘇省,每個項目日均廢物處理容量大約是1000噸。光大國際稱已在江蘇的環境工程里投資了88.2億元人民幣,包括焚燒發電廠、沼氣發電廠和污水處理廠等。
2008年,光大國際表示,他們收到了為45個研究項目而設的210萬元的政府科研資金,該公司開始實行環境產業投資的多樣化。直到去年12月,光大國際保住了總價值為119.1億元的59個項目,其中大部分是焚燒發電和廢水管理項目。
在2011年,光大國際行政總裁陳小平稱,還將建立并運行污水處理和太陽能發電項目。“海外擴張是光大國際2011年必須做到的目標。但陳沒有透露任何細節。”它可能是在亞洲,但也不排除其他市場。
然而就在光大國際的上市之地香港,有關垃圾焚燒廠的爭議不斷。2012年3月,香港擬投資150億港元在石鼓洲興建垃圾焚燒廠。幾年來,附近島嶼居民和環保組織擔心環境受影響,發起多番抗爭,但港府態度強硬,堅持焚化爐選址石鼓洲。
香港環境局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顯示,文件羅列了興建焚化爐及擴建三個堆填區的開支,焚化爐最新造價高達149.6億元。而在2008年時,港府給出焚化爐的造價僅40億元左右。
地球之友的發言人建議,港府應該推動從源頭上“減廢”,制定減少廢物總量的目標,承諾落實擴大廢物收費的范圍。同時,盡早兌現電子及電器產品、飲品容器及包裝廢物等生產者責任法規,并推出全面的“廚余回收”系統及設置更多處理中心。
今年1月,光大國際不但保住了在南京的一個投資額為10億元的焚燒發電項目,還在亞洲開發銀行(下簡稱“亞行”)的1億美元貸款支持下,在中國建成了多個廢物焚燒廠。“這些錢為光大國際在中國二線城市發展廢物焚燒廠增加了投資資本。”亞行駐中國首席代表保羅·海登斯在2010年的演講里說。
據亞行網站的信息顯示,該項貸款的1億美元已全被支付,另外1億美元“正處在調動程序中”。“這標記著我們為市政固體廢物管理項目里的私營成分邁出了第一步。”海登斯說。“這將成為推動該產業的未來私人投資的模范。”
截至記者發稿,亞行尚未對與光大國際的合作作出回應。在與亞行新聞發言人的多次溝通中,開始聲稱“找不到項目負責人”。而當記者終于聯系到亞行項目負責人后,他卻又稱“只有新聞發言人能回應。”
亞行支持
在光大國際垃圾發電項目大肆擴張的背后,不斷閃爍亞行的身影。
今年1月19日,亞行、光大國際與6家銀行達成合作協議,提供1億美元的B類貸款,以支持在中國利用清潔技術建設一系列新的垃圾焚燒發電廠。此外,瑞穗實業銀行、恒生銀行、高雄銀行、國泰世華銀行和彰化商業銀行也參與了商業銀行的補充貸款。
B類貸款是亞行對該項目提供的一攬子融資的一部分,該項目還包括一筆由亞行提供的1億美元A類貸款,以及在亞行清潔能源融資合作機制下的清潔能源基金提供的60萬美元技術援助。通過B類貸款結構,簽約銀行與亞行共享優先債權人地位。
時代周報記者調查獲悉,在給光大國際的1億美元次級貸款中,加拿大的出口信貸機構—加拿大出口發展署(EDC)參與承擔了其中1000萬美元,其發言人菲爾·泰勒證實說:“EDC之所以提供貸款,是因為加拿大方面有強大的供應和服務潛力。這些貸款用于一般公司用途,并沒有限定用于某個具體的項目。”
這單交易對光大國際來說,是個巨大的激勵。為縮短省會福州市與其機場的路程,光大國際在1998年8月著手建造青洲大橋,并以此作為其事業的開端,這條橋在2002年12月竣工,光大國際持有該橋梁80%股權。
根據亞行公布的信息,英屬維爾京群島是離岸公司的天堂,光大集團利用設在那里的子公司處理亞行的資金。中國光大環保能源有限公司(下簡稱“光大環保”)就是在英屬維爾京群島成立的,專門負責處理光大國際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操作的專項性公司。
2009年,亞行的董事會通過對光大環保發放貸款的建議。盡管時代周報記者多次提出采訪要求,亞行并未對如何對離岸公司的貸款風險進行監管給予解釋。
此外,英屬維爾京群島金融服務委員會,也同樣未能就光大國際一事發表評論。EDC的發言人菲爾·泰勒對時代周報記者證實,EDC確實給光大環保發放了貸款。
亞行與光大集團于1996年首次合作—它以直接股權形式向光大銀行(601818,股吧)投資了2000萬美元,并向中國政府提供了6000萬美元的貸款,以及60萬美元的技術援助資金,從而協助光大銀行成為“模范商業銀行”。
2011年8月,亞行董事會董事批準發放1億美元,用于山東的能源效率和減排項目作為項目資金,以提升山東工業的能源效率,光大銀行濟南分行已負責資金發放。自1986年到2011年中國加入亞行以來,中國已收到由該行發放的250.98億美元貸款,成為亞行第二大貸款者。該行已在非主權貸款投資達29.1億美元,正如光大國際的貸款。
2011年底,這8.607億美元貸款尚未償付—占比亞行國際投資組合的16%。在亞洲開發基金(ADF)中,中國作為較小的捐贈國,2005年和2008年分別捐贈3000萬和3500萬美元。亞行成立于1966年,現有67個成員體。2008年,亞行共批準了105億美元的貸款、8.114億美元的贈款項目和2.745億美元的技術援助資金。
項目困境
盡管有亞行、政府以及政策的支持,光大國際在中國內地的不少垃圾發電和新能源項目,進展并不太順利。
光大國際江陰的項目便是如此。2007年和2008年,光大國際分別與當地政府企業合資成立了光大水務(江陰)和光大環保能源(江陰)兩家有限公司。
“光大國際在江陰的新能源項目,從去年8月起就再沒有新動作,基本處于停滯階段。”江陰經濟開發區政府的一位知情人對時代周報記者透露,江陰有20多個鄉鎮,各鎮有一個污水處理廠。光大水務原先計劃5年內將全市下轄20多個鄉鎮的污水管道統一整合,但截至目前,只做成了4家,而計劃的時限差不多已到。
至于合并困難的原因,熟悉光大國際在江陰業務的一位當地知情者稱,首先是管道合并本身技術上有困難。其次,所有權結構和收益分配難以達成共識,這也是主要問題。
在這位知情者看來,已被光大國際收購的4家廠原先都是政府全資擁有,且效益不太好,收購后基本扭虧為盈。但余下的廠都有民營資本,70%由民營資本控制,盈利能力亦不錯,因而當地民營企業主也不愿將利潤讓出,全交給政府背景的公司運營,交出后如何分配利潤難以讓各方都滿意。“光大國際算是外資,設立的公司股權不能超過50%,不能控股,也使得光大國際的項目推進緩慢。”
至于光大環保能源在江陰的項目。時代周報記者調查獲悉,目前只有月城鎮一家垃圾發電廠建成并在運行。江陰當地發電90%以上靠煤,垃圾發電算是新事物。“目前的裝置已經滿負荷,無法滿足進一步擴張的需要,正準備下一輪擴張,將農村生活垃圾也納入。這家發電廠亦有政府補貼才做到收支平衡略有盈余。”
按照江陰當地政府人士的說法,江陰經濟支柱仍是紡織、化工、冶金等傳統產業,而光大國際這些年在新能源、環保能源方面的介入,比較受當地政府的歡迎,算是幫助江陰響應中央經濟轉型的號召。
“光大國際的外資背景在當地官員的政績考核指標里更受重視。”不過上述知情人士亦稱,去年10月換了一位新的領導,對這些合作項目的熱情不如前任,上述合作停滯的原因也與此有關。
然而,目前中國的垃圾處理困境已迫在眉睫。根據國家政府的統計數據顯示,自1978年以來,地方固體廢物數量每年約增長7%。在2004年,中國超越了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廢物制造者。根據世界銀行報告顯示,到2030年底之前,中國每年固體廢物產量將從2004年的1.9億噸增加至2030年的3.86-5.8億噸。
2009年,上海市委市政府的一項研究估計,為達到在2020年底增長30%的5年計劃的目標,150家垃圾焚燒廠,每天能夠處理超過500噸廢物,以及140家每天能夠處理150-500噸的廢物轉換能源工廠就必須進行投產。
30%的市場占有率—將超過歐洲目前的份額。根據歐盟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在2010年,歐洲聯盟27個成員國大約40%的廢物被填埋,40%被回收,只有22%被焚燒。而上海市委市政府2009年的一份研究報告稱,到2015年,全國將興建479廢物處理設施,其中82個將用于垃圾焚燒。
環境難題
盡管迫切需要提供清潔垃圾焚化廠,但近年來這些工廠也引起了公眾對空氣污染等問題的廣泛關注。
在江蘇、北京、上海等地,市民公開表示關注DIOXINS—這種在垃圾焚燒過程中釋放的不可控有害化合物。
在2009年與《國際融資》雜志的采訪中,光大國際執行董事兼總經理范仁鶴說:“世界上最先進的焚燒技術,并不需要添加煤作為輔助燃料,因此在焚燒過程中不會造成任何的二次污染。”
北京市副市長黃衛在2010年對媒體表示:“有人可以提供比焚化更好的解決方案嗎?我了解到,焚化廠無公害,市民不應該對這種方式有太多的恐懼。”他的意見被刊登在中央政府的英文報紙《中國日報》上。
2012年10月,北京將擁有亞洲最大的垃圾焚燒廠。根據其建設者首鋼公司提供的信息顯示,建立在盧佳山的工廠,每天能夠處理3000噸廢物,而且每年提供3億千瓦時的電力。
在2010年5月,光大國際邀請秦皇村村代表參觀太倉協鑫垃圾焚燒廠,以控制討論對異味、灰分和其他方面的關注的輿論。
中國科學院環科所專家趙章元說:“垃圾焚燒爐距離居民點到底多遠,這個問題爭論已久,我國遲遲定不下來,原來最初我參加評審的時候,按照環保局的技術原則,是1000米,1000米以內不許有住戶。后來有些地方上管理部門提意見,說這樣就不好建了,能不能縮小點兒?
“在這種情況下,第一次修改到800米,后又縮到700米,不敢再減了。為什么呢?因為700米以內誰都沒有把握。現在日本1.2公里以內的癌癥相當于外邊的兩倍。”趙章元說。
在2008年,國家環境保護部發出通知以進一步澄清。“圍繞新的或翻新項目的環保周長不能下300米,”通知說,多張透露的限制減半。新改擴建項目環境防護距離不得小于300米。
規定同樣要求,“應增加公眾參與的透明度”,對于環境敏感、爭議較大的項目,地方各級政府要負責做好公眾的解釋工作,必要時召開聽證會。
錢荷芬是江陰市月城鎮雙橋村的村民,住在離光大環保能源垃圾焚燒發電廠400米的距離。她日前告訴《揚子晚報》,自己在這里已經居住了十幾年。垃圾焚燒廠一期工程時,空中時常能聞到點垃圾腐敗的味道,而焚燒廠進行改造升級后,現在基本沒有臭味了。
“建垃圾焚燒廠對他們也有好處,原來垃圾沒地方扔,現在全歸堆了。”錢荷芬說。
光大國際在去年的年報上寫道,“目前相關項目的標準已經和歐洲2000年的標準保持一致,這也是當今世界上最高的標準”。然而,這份報告并未得到第三方認證,其官方網站也沒有提供2010年后的排放數據,而且截至目前,數據都沒有更新。
2010年,里昂證券發布了《亞洲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在那份報告單中,光大國際是當中表現最差的企業之一。如今兩年過去,最新的排名仍不得而知。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