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從黑河駛往加格達奇的加黑公路100公里處,一道亮麗的風景展現在記者面前,層林掩映的起伏山巒中,數十座巨大的“風車”隨風而動,像白色的精靈在云中飛舞。
陪同來的愛輝區發改局副局長孔慶華介紹說,這是黑河市愛輝區在哈洽會上簽約引進的國電龍源集團開發的風電場項目,項目規劃容量50萬千瓦,由300臺風電機組構成,總投資50億元,分10期開發建設,是我國北部地區最大的風電項目。目前,已完成一、二期開發建設,66臺風機全部并網發電。
隨著距離的越來越近,“風車”逐漸放大,由“小精靈”演變成“擎天柱”。孔慶華告訴記者,一、二期風電場建在愛輝區第一高山海拔867米的大黑山上以及小黑山上,可謂是站上了“巨人的肩膀”。項目區測風塔高70米處平均風速為7.5米/秒,年平均風功率為419瓦/平方米,屬于風能資源豐富區,開發潛力巨大。“以前人們形容掙錢容易都說錢是大風刮的,現在看來大風真能刮來錢。”他詼諧地說。
風能發電節約能源,國家對風電予以政策上的支持,國際上對風電發展也大力推進。站在總體高度120米左右的風機下向上仰望,除了感覺到巨大強壯,還會體驗到一種神奇的力量。每一下轉動,都帶來新的能源,每一下轉動,都帶來財源滾滾。據風電場技術人員介紹,一、二期66臺風機自去年8月24日經核準并網發電。
風力發電體現了高科技的魅力,發電場也將高科技融入到生產管理的各個環節。在發電場主控室,記者看到,風機監控系統和變電監控系統正時刻監控著風機和變電情況,高達百米的巨大風機宛如孫悟空被安上了緊箍咒,啟動、停止、復位、向左領航、向右領航,各種指令只需動一下鍵盤,便可輕松搞定。目前投資已達10億元的項目,職工和領導加起來只有20余人,完美地詮釋了“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真正含義。
風能發電項目的實施,對于保護環境、減少大氣污染和節約用水具有積極作用,具有明顯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以愛輝區風電場一、二期10萬千瓦工程達產項目為例,平均年上網電量2.3億千瓦時,銷售收入1.4億元,稅金1750萬元,利潤2000萬元。與同等電量的火電項目相比,每年可節約煤70萬噸、水64萬噸,可減少向大氣排放有害氣體及廢渣和溫室氣體,其中粉塵約9000噸、二氧化碳約19.2萬噸、二氧化硫約1120噸、氮氧化物約320噸。
談起項目的實施,風電場生產經理張恩華對地方政府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風力發電項目的各項審批要求非常嚴格,手續也特別繁雜,黑河市區各級領導和部門深入項目現場辦公,積極幫助風電場項目辦理各種手續,而且在土地、林地征地環節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張經理介紹,風電場一至四期項目已獲得省發改委同意開展前期工作,并已取得相關部門支持性文件。目前,五至十期項目正在加快推進中。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