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研究確定促進節能家電等產品消費的政策措施,決定安排財政補貼265億元,啟動推廣符合節能標準的空調、平板電視、電冰箱、洗衣機和熱水器,推廣期限暫定一年;安排22億元支持推廣節能燈和LED燈;安排60億元支持推廣1.6升及以下排量節能汽車;安排16億元支持推廣高效電機。
撬動消費近3000億
銀河證券研究員袁浩然認為,此次節能推廣政策的推出,將對正處于景氣度下滑階段的家電業產生巨大提振作用,更有助于產業結構調整,促進高效節能產品的提升。
按照補貼額度10%初步計算,節能推廣政策將帶動近3000億元的節能家電消費。
美的制冷家電集團中國事業本部副總裁王金亮表示,此次節能推廣政策對于家電業是實質性利好,將引導企業生產推廣高效節能產品,促進消費者選購節能產品。
中國家電協會相關負責人也指出,“技術創新”、“節能環保”是家電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根據此前發布的《中國家用電器工業“十二五”規劃》,主要家電產品能效水平要平均提高15%左右,節能推廣政策將加大家電業節能產品的結構調整力度。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年初在全國商務工作會議上就指出,要完善促進居民消費的政策,總結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經驗,及時研究制定替代接續政策。同時,要研究節能環保產品消費扶持政策,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消費模式。
從以往家電鼓勵政策來看,在拉動消費、促進企業轉型方面都效果明顯。中國家電協會理事長姜風曾表示,從過去幾年實施的以舊換新、家電下鄉等政策來看,不僅幫助行業抵御了金融危機的影響,也對擴大內需起到了積極作用。特別是“家電下鄉”政策,促進了農村流通體系建設,使農村銷售渠道和售后服務體系初步成型,提升了農村消費者的消費意識,由此孕育的市場自發增長力量正在形成。
商務部發布的最新數據也顯示,截至2012年4月底,全國累計銷售家電下鄉產品2.4億臺,實現銷售額5674.9億元,發放補貼661.9億元。截至2011年底,全國家電以舊換新共銷售五大類新家電9248萬臺,直接拉動消費3420億元,刺激效果明顯。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安排財政補貼303億元,推廣符合節能標準的五大類家電產品、LED燈、1.6升及以下汽車和高效電機。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范劍平認為,此次推廣高效節能產品,不僅有助于拉動內需,也助推節能減排政策的落實,顯示政府更加注重擴大內需與產業結構調整的結合。
業內人士透露,家電業節能推廣政策的實施細則即將出臺,在補貼對象、力度等方面可能會參照此前實施的節能惠民工程,主要對企業進行補貼,而補貼力度可能高達售價的10%。
行業增加新“發動機”
國都證券研究員楊志剛認為,過去幾年來以舊換新和家電下鄉是推動國內家電業發展的兩大動力,但隨著這些政策陸續到期,再加上國內外宏觀環境的變化,家電業自去年下半年開始日子就難過起來,此次節能推廣政策相當于給家電業增加了新的“發動機”。
以家電下鄉為例,政策執行期統一暫定為四年,山東、青島等四個省市地區執行至2011年11月底結束;內蒙古、遼寧等十省市執行到2012年11月底;其余12個省市從2009年2月開始,執行到2013年1月底。
而以舊換新則從2009年6月開始,至2011年12月31日全部結束。此外,國家還推行過空調節能惠民工程策,對于銷售一級或二級的空調企業,給予每臺300元至850元的補貼。
對于家電業而言,節能推廣政策的實施,將有助于行業走出當前的困境。自去年下半年開始,隨著多項家電行業鼓勵政策的陸續退出,空調、冰箱等主要細分行業產銷數據開始大幅下滑,部分企業不得不裁員應對。
商務部數據顯示,2011年12月全國家電下鄉產品共銷售695萬臺,同比下滑29%,實現銷售額298億元,同比下滑18%。今年一季度家用電器銷售額則同比下降5.8%。
分行業來看,空調3月份總銷量為1252萬臺,同比下滑1.9%。具體到上市公司,格力電器總銷量360萬臺,同比增長1.4%;美的電器總銷量330萬臺,同比下降4.3%。
增速放緩 政策刺激在即
近日市場盛傳,政府將對第二期家電節能惠民補貼政策進行審議,涉及彩電、空調、冰箱、洗衣機和電熱水器等五大類產品。新政策由多個國家部委聯合制訂,預計整套方案正式公布會在6、7月間。或將延續早兩年定頻空調“節能惠民”政策的基本做法,即對高效節能的產品,按一定標準,直接補貼給企業。
家電協會秘書長徐東生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政策總方向是節能補貼,具體細節有待官方消息出臺。”
受國內外經濟環境影響,家電行業增速放緩。數據顯示,2011年,家電行業整體實現營業收入5247億元,同比增長了20%;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201億元,同比增長了23%。家電行業整體毛利率約19%,行業整體凈利率為4%。
安信證券分析人士指出,去年空調行業是家電行業收入和利潤占比最高的子行業,空調行業整體實現營業收入1819億元,同比增長了30%,然而增長速度較前年回落。彩電行業利潤占比則提升了5個百分點至18%,而冰洗、小家電等利潤占比出現不同程度縮減。
政策范圍縮小 強調節能導向
家電行業增速放緩、成本上漲使利潤空間越發受到擠壓,隨著給市場帶來一波生機活力的空調節能補貼政策結束,第二期家電節能惠民補貼政策為業內期待已久。據了解,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在四川、河南、山東也已到期,2013年1月家電下鄉政策也將在其他省份到期。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刺激政策邊際效應逐步減弱及逐步退出,前期建立在對未來需求透支背景下的高增長已難以為繼。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此前表示,將于今年總結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經驗,及時研究制定替代接續政策。
1月5日召開的全國商務會議提及“研究節能環保產品消費扶持政策,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消費模式”,亦為家電節能補貼政策埋下伏筆。
此前北京、上海等地已經分別在轄區內實行了高效節能家電補貼政策。北京自2011年9月至2012年2月底,對能效標識為一級或二級的空調、冰箱、洗衣機、電視、電腦等五類家電產品給予每臺100元至300元不等的補貼。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預計補貼力度接近產品零售價約10%,參與補貼的產品預期包含多類家電產品包括平板電視、變頻空調和熱水器、冰箱和洗衣機。”
長江證券分析師指出,新政補貼或將推翻此前廣范圍、大力度的粗放式補貼模式,相反將逐漸向精細式補貼模式轉變。
國信證券家電分析師王念春認為,如新一輪政策按預期中以節能為導向進行補貼,相比之前的政策雖范圍有所縮小,但更為強調節能導向,將有利于行業消費結構優化以及增速的適度回升。
增設門檻 市場分化
數據顯示,空調節能補貼政策政府共支出約120億元補貼金額。政策實施期間,在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促進之下,2009-2011年行業增速分別為27%、37%和17%。
對于家電企業補貼金額而言,隨著行業的高度集中,補貼也相對集中,其中格力2009至2011年共獲得補貼40.6億元,估算占到行業補貼總額的35%,美的電器占到25.7%,青島海爾占到8.6%。
海爾董秘明國珍表示,對于新補貼政策還未獲悉。
長虹空調品牌總監陶軍告訴記者:“長虹空調前期生產產品始終將節能作為主銷,目前在市場上產品幾乎都為高能效產品,政策出臺對企業給予明確導向,對于堅持高能效產品企業而言,有積極性作用。”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前期很多政策不明朗,甚至很多大品牌企業仍生產四級等低能效產品。補貼主要針對高能效產品,對市場上還在以低能效產品銷售的企業產生很大壓力,很多企業技術跟不上,低能效產品庫存轉化困難,政策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一道門檻,對于市場產生分化作用。”
“政策放大效應”可期
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節能惠民”三大政策,此前已幫助家電產業自2009年起連續三年實現高速增長。但2011年6月,空調等節能補貼政策結束;2011年年底,家電以舊換新政策陸續到期,家電下鄉政策也在四川、河南、山東到期;2013年1月家電下鄉政策將在其他省份到期。
隨著三大政策陸續退出,加上全球經濟二次探底、內需不振,家電零售今年同比增速明顯回落。
今年以來,商務部已多次表態,要總結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經驗,及時研究制定替代接續政策。
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4月底,全國累計銷售家電下鄉產品2.41億臺,實現銷售額5674.9億元,發放補貼661.9億元。而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31日的家電以舊換新政策,拉動直接消費超過3400億元。
不過,上海交電家電行業協會秘書長韓建華稱,由于家電銷售下降原因復雜,他認為此次促進節能消費的舉措,對家電銷售的拉動作用,很可能不會像“以舊換新”和“家電下鄉”那樣明顯,但將在推動企業節約能耗、產能升級,構建資源節約型社會方面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
蘇寧電器相關人士也對記者稱,盡管一年提供265億元財政補貼的力度與“以舊換新”相仿,但這一明確的政府信號卻將給市場樹立信心,企業和地方政府都會圍繞這一政策來進行多種推廣,從而產生“政策放大效應”。
據了解,蘇寧電器聯合廠商、收舊企業要在5月重新推出空調舊機換新補貼舉措,而上海市相關政府部門也正在醞釀推出地方性的政策補貼措施。
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擴大節能產品消費既能穩定增長、擴大內需,又能促進調整結構、節能減排,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切實抓好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一要推進重大節能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加快高效節能產品生產裝置升級改造。實施能效“領跑者”制度,對達到“領跑者”能效指標的超高效產品設立較高補貼標準。二要嚴格能評制度。新上項目采用風機、水泵、空壓機、電機、空調、照明器具等要達到國家1級能效標準,將產品能效指標列入設備招標文件和采購合同。三要提高能效準入門檻。加快制修訂重點用能產品能效標準,強化標準的倒逼機制和引領作用。四要加強監督檢查。五要深入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倡導節約、綠色、低碳消費理念。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