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天氣漸漸變熱,居民紛紛抬出雪藏已久的電扇開始使用。在市區濱江街道灰橋社區天盛公寓5幢樓頂,立著兩個造型奇特的機械,長長的“尾巴”像直升機,大大的扇葉像超級“大風扇”。可是它們不是送清涼,而是城市中少見的風力發電機。
“大風扇”的主人金瑞清今年64歲,自己開了一個機械廠,和機械打了大半輩子交道。從他的母親口中得知,金瑞清10歲時便能組裝半導體收音機。小學6年級時,當時電視機還未普及,他便動手制作了一臺9寸黑白電視機。幾年前,金瑞清前往洞頭游玩,發現海邊許多的酒店都有風力發電機,對于機械有著特殊愛好的他,回到家便琢磨著在自家樓頂搭建一個風能發電機。
他花了1000多元從市場上買了一個小型風力發電機。發電機頭部三個扇葉,尾部一個扇葉,在使用過程中他覺得機器太過笨重。于是,他便自己動手,制作了一個鋁制六扇葉,較之前大一倍的風力發電機。
金瑞清介紹,風力發電機除了大家常規意義上理解的采用風能轉動的扇葉部分以外,還需要很多的部件。整套裝置通過風能帶動扇葉,扇葉再通過皮帶盤帶動馬達的運轉,從而產生交流電,交流電經由鎮流器轉換為直流電,最后儲存在蓄電池中。“除了馬達是買的,其余的部件基本上都是自己親手制作的。”金瑞清說道。
可是由于受自然條件的限制,風能發電機三年來的效率不甚理想。“溫州屬南方地區,多山地。雖在7樓樓頂,可周邊高樓林立,可利用的風力實在有限。”金瑞清不免有些淡淡的失望,如果每天兩臺風力發電機能運轉12個小時,那么供給一戶人家晚上用電所需還算湊合,可是溫州少風,每天的風力發電大約只能支持三盞12伏電壓的節能燈運作幾個小時。
金瑞清說,自己已年過花甲,平時機械廠的事情也漸漸交予兒子打理。在家閑著沒事,便會動手做一些小機械。風力發電想在市區推廣挺難的,當初DIY也是純粹圖個好玩。
蔣文廣 攝
☉商報記者 陳光耀
夏天到了,天氣漸漸變熱,居民紛紛抬出雪藏已久的電扇開始使用。在市區濱江街道灰橋社區天盛公寓5幢樓頂,立著兩個造型奇特的機械,長長的“尾巴”像直升機,大大的扇葉像超級“大風扇”。可是它們不是送清涼,而是城市中少見的風力發電機。
“大風扇”的主人金瑞清今年64歲,自己開了一個機械廠,和機械打了大半輩子交道。從他的母親口中得知,金瑞清10歲時便能組裝半導體收音機。小學6年級時,當時電視機還未普及,他便動手制作了一臺9寸黑白電視機。幾年前,金瑞清前往洞頭游玩,發現海邊許多的酒店都有風力發電機,對于機械有著特殊愛好的他,回到家便琢磨著在自家樓頂搭建一個風能發電機。
他花了1000多元從市場上買了一個小型風力發電機。發電機頭部三個扇葉,尾部一個扇葉,在使用過程中他覺得機器太過笨重。于是,他便自己動手,制作了一個鋁制六扇葉,較之前大一倍的風力發電機。
金瑞清介紹,風力發電機除了大家常規意義上理解的采用風能轉動的扇葉部分以外,還需要很多的部件。整套裝置通過風能帶動扇葉,扇葉再通過皮帶盤帶動馬達的運轉,從而產生交流電,交流電經由鎮流器轉換為直流電,最后儲存在蓄電池中。“除了馬達是買的,其余的部件基本上都是自己親手制作的。”金瑞清說道。
可是由于受自然條件的限制,風能發電機三年來的效率不甚理想。“溫州屬南方地區,多山地。雖在7樓樓頂,可周邊高樓林立,可利用的風力實在有限。”金瑞清不免有些淡淡的失望,如果每天兩臺風力發電機能運轉12個小時,那么供給一戶人家晚上用電所需還算湊合,可是溫州少風,每天的風力發電大約只能支持三盞12伏電壓的節能燈運作幾個小時。
金瑞清說,自己已年過花甲,平時機械廠的事情也漸漸交予兒子打理。在家閑著沒事,便會動手做一些小機械。風力發電想在市區推廣挺難的,當初DIY也是純粹圖個好玩。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