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德國綠色政策和“最昂貴的錯誤”

2012-06-11 09:18:44 學習時報   作者: 譚煥新  

4月 23-27日,世界規模最大的工業盛會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在德國漢諾威舉行。本屆漢諾威工博會的主題是“綠色智能”,綠色智能代表了環保型產品、高效型生產方式以及旨在保護資源、提高生產力的綠色科技。在綠色箔的帶動下可持續型、環保型的產品,將會逐漸成為德國企業在國際競爭中的重要助推力。

德國議會今年以絕對多數票通過了放棄核能的法案,同時又通過了擴大發展再生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等 8個法案。德國總理默克爾將這個龐大的能源轉型計劃的重要性與德國戰后實行社會市場經濟以及上世紀 80年代末實現兩德統一相提并論。德國的能源轉型計劃提出的目標是:逐步全面放棄核電,到2020年實現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費中的比例占到35%,到2030年達到50%,2040年達到65%,2050年則超過 80%。目前,德國的電力需要峰值高達8200萬千瓦,其中一半靠煤,23%靠核能,10%靠天然氣,17%靠可再生能源,而這個計劃意味著德國要在短短幾十年內通過綠色技術替代3/4的傳統能源。

早在2000年4月德國就通過了一項《可再生能源法》,之后德國政府又相繼出臺了生物燃料、地熱能等有關可再生能源發展的聯邦法規,為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在過去10年里,德國能源消費結構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大力提倡綠色電力,汽車開始使用生物燃料,許多住戶采用木屑或秸稈加工而成的顆粒物取暖。雖然煤炭、核能、油氣仍主宰著市場,但可再生能源所占份額在不斷上升。高額的政府補貼帶動了風力渦輪機和太陽能電池板需求的增長。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德國出臺的可再生能源法從法律上保證了每度綠色電力都能進入電網,而且并網后能夠獲得令人滿意的電價回報。因此,德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比例從上世紀90年代的5%迅速增加到現在的 17%。在過去 10多年中,德國無論在風能、太陽能、生物能還是地熱等領域,都取得令人矚目的科研成果,許多成果都成功地從概念設計轉化為商品開發。

據德國媒體報道,2011年,對清潔能源領域的投資,德國已超越美國居世界第二位。據德國政府官方數據,2010年該國17%的電力需求由可再生能源提供,2011年上半年這一比例升至約 20%。其中,風能占比最大,滿足了德國 7.6%的電力需求,居于支柱地位。然而據彭博社報道,2012年第一季度全球清潔能源投資創2009年以來最低點,投資額較2011年第四季度下降28%,僅達270億美元,較去年第一季度則下降 22%。其中,公開市場清潔能源投資額6.01億美元,環比下降12%,同比下降87%。2011年,用于跟蹤世界范圍內97種清潔能源份額發展趨勢的新能源全球創新指數下降40%,2012年第一季度,該指數僅回升7%。值得注意的是,雖經多年發展,但以德國為代表的歐洲清潔能源產業至今仍是一個非市場化的、靠政府補貼生存的行業。政府補貼政策的扶持使德國清潔能源產業風光無限;當前受歐債危機影響,德國于4月1日開始大幅調整補貼,也將導致該產業發生劇烈調整甚至發生萎縮。

這一舉動產生最大的影響就是,世界最大的太陽能電池生產商之一,德國著名太陽能企業Q-Cells宣告破產,提交了破產申請。這是自去年12月以來多家進入破產程序的德國太陽能企業中最大的一家,直接影響超過 2000個就業崗位。2011年,Q-Cells營收10.2億歐元,較2010年銳減3.3億歐元,虧損高達8.46億歐元。近年來,由于世界太陽能組件產能迅速擴大,市場供過于求,導致產品價格下滑,市場競爭加劇,整個太陽能組件制造企業普遍虧損,在成本控制上不及亞洲地區的美歐企業更是陷入困境。

從兩組數據可以看出太陽能企業受到的巨大沖擊。一是光伏組件價格。從2010年11月的1.92美元/瓦下跌至 2011年 12月的 1.035美元/瓦,一年時間跌幅達到 46%。據稱2012年甚至可能跌破 0.8美元/瓦。二是光伏組件主要材料多晶硅的價格。2008年曾高達 500美元/公斤,到2009年年底暴跌至約100美元/公斤,2011年則繼續從69.5美元/公斤下跌到33.6美元/公斤,目前已降至30美元/公斤以下。從可再生能源發展的角度出發,太陽能光伏組件價格的下跌將有利于擴大太陽能發電的應用。在這一過程中,中國光伏電池制造業的迅速崛起起了重要作用。短短幾年,全球十大光伏企業中有6家來自中國,正是中國大規模的生產和嚴格的成本控制才使得世界光伏組件的成本不斷下降。

而另一方面,雖然經過多年的發展,德國的太陽能至今仍是一個非市場化的、靠政府補貼生存的行業。政府補貼政策的走向和調整直接關系到整個行業的興衰存亡。由于受歐債危機的影響,德國2011年開始采取財政緊縮政策,逐步降低對太陽能的補貼,其本意是根據安裝規模進行微調,以促進光伏成本下降,并將補貼總額設定在可預期的范圍內。然而,隨著世界光伏組件的成本不斷下降以及在政策調整前突擊安裝太陽能裝置所帶來的影響,2011年德國太陽能光伏裝機量呈爆炸式增長,達到創紀錄的 750萬千瓦,是政府預定目標的兩倍。相應的政府補貼迅速上升,達到約80億歐元,占了德國在綠色能源領域補貼總額的近50%。因此,2012年德國政府不得不繼續修訂補貼政策,降低補貼額度,并導入安裝總量限制。不過此次補貼削減幅度高達 29%,使得投資者的恐慌情緒蔓延,已經面臨流動性問題的德國太陽能企業雪上加霜。

今年1月,德國的一份研究報告表明,德國的太陽能光伏產業耗費了政府約 50%的綠色能源補貼,卻只滿足了德國大約3%的電力需求。德國總理默克爾的能源政策顧問、經濟學家厄爾德曼也表示,發展太陽能可能是德國在環保政策上“最昂貴的錯誤”。由于風力發電用和太陽能同樣的成本投入可以生產出約 5倍電力,德國將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希望更多寄托在了風力發電上。可以說,政策調整影響部分太陽能企業的生存原本就在德國政府的意料之中。未來德國政府還將在現有基礎上繼續削減對安裝太陽能裝置和太陽能上網電價的補貼。

目前,整個世界太陽能行業進入了調整期,2011年美國就有數十家太陽能企業破產,因此沒有成本和獨特技術優勢的德國企業緊隨其后陷入困境并不奇怪。但是危險的是,西方各國在這一領域加大了貿易保護措施來為本國的太陽能企業提供保護,這種違背自由貿易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4月 2327日,世界規模最大的工業盛會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在德國漢諾威舉行。本屆漢諾威工博會的主題是“綠色智能”,綠色智能代表了環保型產品、高效型生產方式以及旨在保護資源、提高生產力的綠色科技。在綠色箔的帶動下可持續型、環保型的產品,將會逐漸成為德國企業在國際競爭中的重要助推力。

德國議會今年以絕對多數票通過了放棄核能的法案,同時又通過了擴大發展再生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等 8個法案。德國總理默克爾將這個龐大的能源轉型計劃的重要性與德國戰后實行社會市場經濟以及上世紀 80年代末實現兩德統一相提并論。德國的能源轉型計劃提出的目標是:逐步全面放棄核電,到2020年實現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費中的比例占到35%,到2030年達到50%,2040年達到65%,2050年則超過 80%。目前,德國的電力需要峰值高達8200萬千瓦,其中一半靠煤,23%靠核能,10%靠天然氣,17%靠可再生能源,而這個計劃意味著德國要在短短幾十年內通過綠色技術替代3/4的傳統能源。

早在2000年4月德國就通過了一項《可再生能源法》,之后德國政府又相繼出臺了生物燃料、地熱能等有關可再生能源發展的聯邦法規,為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在過去10年里,德國能源消費結構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大力提倡綠色電力,汽車開始使用生物燃料,許多住戶采用木屑或秸稈加工而成的顆粒物取暖。雖然煤炭、核能、油氣仍主宰著市場,但可再生能源所占份額在不斷上升。高額的政府補貼帶動了風力渦輪機和太陽能電池板需求的增長。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德國出臺的可再生能源法從法律上保證了每度綠色電力都能進入電網,而且并網后能夠獲得令人滿意的電價回報。因此,德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比例從上世紀90年代的5%迅速增加到現在的 17%。在過去 10多年中,德國無論在風能、太陽能、生物能還是地熱等領域,都取得令人矚目的科研成果,許多成果都成功地從概念設計轉化為商品開發。

據德國媒體報道,2011年,對清潔能源領域的投資,德國已超越美國居世界第二位。據德國政府官方數據,2010年該國17%的電力需求由可再生能源提供,2011年上半年這一比例升至約 20%。其中,風能占比最大,滿足了德國 7.6%的電力需求,居于支柱地位。然而據彭博社報道,2012年第一季度全球清潔能源投資創2009年以來最低點,投資額較2011年第四季度下降28%,僅達270億美元,較去年第一季度則下降 22%。其中,公開市場清潔能源投資額6.01億美元,環比下降12%,同比下降87%。2011年,用于跟蹤世界范圍內97種清潔能源份額發展趨勢的新能源全球創新指數下降40%,2012年第一季度,該指數僅回升7%。值得注意的是,雖經多年發展,但以德國為代表的歐洲清潔能源產業至今仍是一個非市場化的、靠政府補貼生存的行業。政府補貼政策的扶持使德國清潔能源產業風光無限;當前受歐債危機影響,德國于4月1日開始大幅調整補貼,也將導致該產業發生劇烈調整甚至發生萎縮。

這一舉動產生最大的影響就是,世界最大的太陽能電池生產商之一,德國著名太陽能企業Q-Cells宣告破產,提交了破產申請。這是自去年12月以來多家進入破產程序的德國太陽能企業中最大的一家,直接影響超過 2000個就業崗位。2011年,Q-Cells營收10.2億歐元,較2010年銳減3.3億歐元,虧損高達8.46億歐元。近年來,由于世界太陽能組件產能迅速擴大,市場供過于求,導致產品價格下滑,市場競爭加劇,整個太陽能組件制造企業普遍虧損,在成本控制上不及亞洲地區的美歐企業更是陷入困境。

從兩組數據可以看出太陽能企業受到的巨大沖擊。一是光伏組件價格。從2010年11月的1.92美元/瓦下跌至 2011年 12月的 1.035美元/瓦,一年時間跌幅達到 46%。據稱2012年甚至可能跌破 0.8美元/瓦。二是光伏組件主要材料多晶硅的價格。2008年曾高達 500美元/公斤,到2009年年底暴跌至約100美元/公斤,2011年則繼續從69.5美元/公斤下跌到33.6美元/公斤,目前已降至30美元/公斤以下。從可再生能源發展的角度出發,太陽能光伏組件價格的下跌將有利于擴大太陽能發電的應用。在這一過程中,中國光伏電池制造業的迅速崛起起了重要作用。短短幾年,全球十大光伏企業中有6家來自中國,正是中國大規模的生產和嚴格的成本控制才使得世界光伏組件的成本不斷下降。

而另一方面,雖然經過多年的發展,德國的太陽能至今仍是一個非市場化的、靠政府補貼生存的行業。政府補貼政策的走向和調整直接關系到整個行業的興衰存亡。由于受歐債危機的影響,德國2011年開始采取財政緊縮政策,逐步降低對太陽能的補貼,其本意是根據安裝規模進行微調,以促進光伏成本下降,并將補貼總額設定在可預期的范圍內。然而,隨著世界光伏組件的成本不斷下降以及在政策調整前突擊安裝太陽能裝置所帶來的影響,2011年德國太陽能光伏裝機量呈爆炸式增長,達到創紀錄的 750萬千瓦,是政府預定目標的兩倍。相應的政府補貼迅速上升,達到約80億歐元,占了德國在綠色能源領域補貼總額的近50%。因此,2012年德國政府不得不繼續修訂補貼政策,降低補貼額度,并導入安裝總量限制。不過此次補貼削減幅度高達 29%,使得投資者的恐慌情緒蔓延,已經面臨流動性問題的德國太陽能企業雪上加霜。

今年1月,德國的一份研究報告表明,德國的太陽能光伏產業耗費了政府約 50%的綠色能源補貼,卻只滿足了德國大約3%的電力需求。德國總理默克爾的能源政策顧問、經濟學家厄爾德曼也表示,發展太陽能可能是德國在環保政策上“最昂貴的錯誤”。由于風力發電用和太陽能同樣的成本投入可以生產出約 5倍電力,德國將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希望更多寄托在了風力發電上。可以說,政策調整影響部分太陽能企業的生存原本就在德國政府的意料之中。未來德國政府還將在現有基礎上繼續削減對安裝太陽能裝置和太陽能上網電價的補貼。

目前,整個世界太陽能行業進入了調整期,2011年美國就有數十家太陽能企業破產,因此沒有成本和獨特技術優勢的德國企業緊隨其后陷入困境并不奇怪。但是危險的是,西方各國在這一領域加大了貿易保護措施來為本國的太陽能企業提供保護,這種違背自由貿易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德國 綠色政策 清潔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