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聚焦"2010-2011綠色中國年度人物"

2012-06-13 11:16:19 搜狐綠色

“2010 ̄2011綠色中國年度人物”頒獎儀式12日上午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舉行。9位“綠色英雄”和一個集體,以他們堅定的環保理念和長期不懈的環保行動,榮獲“綠色中國年度人物獎”。

據組委會介紹,本屆評選呈現三大特點:一是提名人數量創歷史新高,符合提名程序和評選資格的有效提名人達302個,超過上屆50%;二是宣傳方式創新,有組織地進行宣傳引導,提升了評選的品牌形象;三是公眾積極參與,網絡關注度高。在復評階段,網民投票超過1600萬人(次),參與人(次)是上屆評選的數十倍。

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潘岳在儀式上致辭。潘岳說,一屆又一屆綠色中國年度人物的涌現,在提高公眾環境意識、推動公眾參與環保方面為全社會起到了榜樣的作用,激勵著越來越多的人投身環保。中國的環保要不斷前行,就要隆重推選和大加褒揚“綠色英雄”;同時,環保更是一項長遠而平淡的建設,需要的是不懈的堅持。

此次獲獎的人物是:珍惜善用話語權,不失時機傳播環保理念,為社會輸出正能量的節目主持人白巖松;用鏡頭記錄青藏高原野生動物,行走大江南北做環保公益講座的生態環保攝影家葛玉修;踐行循環經濟,以建筑垃圾處理和再生為事業,高調做慈善回報社會的企業家陳光標;35年如一日,義務保護和救助大天鵝,書寫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美好詩篇的普通農民袁學順;用音樂贊美自然,用歌聲倡導環保,用愛心回報家鄉的歌唱家韓紅;用3年時間把垃圾處理廠轉變為環境優美的循環經濟園區的管理者吳選輝;在國際談判中奔走疾呼擔當堅持并存,在本土實踐中求真務實智慧良心兼具的學者潘家華;守土有責,勇于創新,帶領陜西環保工作進入全國第一梯隊行列的公務員何發理;用8年時間將公司發展成為中國環保行業領軍企業的企業家陳小平。用靈魂擁抱著湘江,打造了一個讓人們痛定思痛、奮起直追的“東方萊茵河夢想”的熱血媒體團隊湖南經濟電視臺《湘江母親河東方萊茵河之夢》報道組獲得集體獎。

在頒獎典禮現場,還開展了“行動兌現環保承諾·大愛呼喚綠色英雄”綠色手印簽名墻揭幕、種樹植草等環保主題活動。

中宣部、全國人大環資委、全國政協人資環委、環境保護部、文化部、國家廣電總局、共青團中央、中國人民解放軍環保綠化委員會等主辦部委,以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相關負責人出席頒獎儀式并為獲獎者頒獎。

相關:

“2010-2011綠色中國年度人物”事跡簡介

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白巖松

作為媒體人,他用第三只眼看世界評環保,冷峻的視角下飽含他對地球母親的脈脈溫情;作為名人,他珍惜善用自己的話語權,不失時機傳播環保理念,為社會輸出環保正能量。

2007年3月,他帶領《東方時空——巖松看日本》報道組走進日本,以媒體的視角和新聞人的敏感,對日本政治、經濟、生活、文化、時尚、娛樂等諸多方面作了近距離觀察。通過“看日本”,為中國可持續發展中可能遇到的諸如環保、老齡化社會、傳統文化發展等問題探尋答案。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他參與發起了“鼓勵使用手帕,盡量少使用紙巾”的環保倡議。他還擔任了“志藍環保行動”形象大使,呼吁明星關注城市發展、身體力行推廣環保的生活理念。2011年6月,云南曲靖發生了嚴重的鉻渣污染事件,他在《新聞》1+1中進行了專題報道,剖析環境事件背后的體制機制問題,探討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引起全社會強烈關注。他還多次以嘉賓身份出席各種講座,與市民、大學生分享環保觀點,傳播環保理念。他,知行合一,展現了一個媒體人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中華對角羚保護站榮譽站長、生態攝影師葛玉修

他是一位有著“青海湖鳥王”、“中華對角羚之父”、“青海環保衛士”美譽的生態環保攝影家。他爬冰臥雪,風餐露宿,用鏡頭記錄了野生動物最美的瞬間,演繹著青海高原的壯美天地。他在傳達給世人心靈震撼和視覺沖擊的同時,還傳達出強烈的社會呼喚:保護生態環境,保護野生動物。

自1995年起,他自費前往青海湖200多次、三江源21次、可可西里9次,拍攝圖片10萬余幅。期間,雖數次遇險,仍不改初衷。他是首位拍攝普氏原羚影像資料的攝影師,在他的奔走呼號下,普氏原羚增加了中文名字“中華對角羚”,并在全社會的廣泛關注下逐步擺脫瀕危的命運。

他充分利用媒體平臺傳播環保理念,將一己之力變成公眾行動——他自費出版了青海省第一本專題攝影畫冊《鳥島》,他發起創辦了青海省第一個民間生態環保攝影網站“青海青”,他撰寫發表了有關生態環保的文章160余篇、圖片1500余幅。近年來,他走出青海,在全國進行了260余場公益演講(僅2010年就演講了35場)。2011年,他赴三江源頭考察拍攝,并通過微博宣傳保護江河源。他用近20年的堅持,表達著他對大自然的無言大愛。

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光標

他是慈善家。截至2011年底,他10年慈善捐贈總額近16億元,幫助特困戶逾70萬。西南旱災、玉樹地震、舟曲泥石流,每次災害發生的第一時間,他都攜物資、人力、器械遠赴災區全力搶險救災。從盈江地震救災到千里馳援日本地震,從貴州畢節“一路慈善一路歌”慈善演唱會到回報社會低價賣房,從組織全國企業家代表團慰問云貴藏老少邊窮地區貧困百姓到攜企業家愛心團赴臺灣感恩之旅,無一不展示出一個草根企業家回報社會的情懷。

他是環保企業家。他大力倡導推進環保產業、綠色經濟、可再生資源回收、加工和再利用,陳光標麾下的公司主要從事建筑垃圾處理和再生的業務,所采用的拆遷方式以綠色、環保,再利用,良性循環為基本原則。如果說陳光標熱心慈善是在幫助身處困難的人解決現實的燃眉之急,那么他所倡導和進行的循環經濟則是造福子孫后代的更具長遠意義的事業。

他,突發災難沖鋒在前,低碳環保親力親為,為社會文明進步建言獻策、大聲疾呼。他將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與社會擔當相結合,是民營企業家回報社會的典范。

山東省威海市大天鵝保護協會會長袁學順

他是一位普通的農民,他的家鄉——山東榮成是大天鵝和其他候鳥的重要越冬地。35年來,他義務保護和救助在遷徙過程中受傷的大天鵝,累計救助傷病天鵝500余只,保護天鵝湖濕地1000余畝。他堅持每天巡湖,跑遍了榮成天鵝湖的每一個角落。他視天鵝為孩子,將自家的院子改成了“家庭式大天鵝康復中心”被譽為“天鵝爸爸”。他拿出積蓄為天鵝購買糧食和藥品,把康復的天鵝送回藍天,而家中卻一貧如洗。他挺身而出,反對在湖畔盲目開發工業項目,并為政府獻計獻策。

2003年,他牽頭成立了威海大天鵝保護協會,致力于推動大天鵝的保護和宣傳。2007年,他用自己的獎金建立起了“人與自然園”,宣傳保護大天鵝。2010年,協會開展的天鵝保護活動獲得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肯定和資助。他通過開展恢復濕地、保護水源、建立民間村鎮救助點、編寫《大天鵝救助手冊》等活動,提高了村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帶動大家共同參與生態環境保護,促進了人與自然的和諧。

“天鵝衛士”袁學順,以一份淳樸的執著,描繪了一幅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畫面。

空政文工團副團長、著名歌唱家韓紅

作為歌唱家,她用音樂倡導寧靜、簡單、遵從自己內心世界、尊重大自然,她創作、演唱了包括《家鄉》、《風雨中的美麗》、《那片海》等大量贊美自然的文藝作品,她以獨樹一幟的音樂魅力,感染了無數聽眾。2010年上海世博會閉幕式,她演唱了充滿綠色的環保歌曲《多情的土地》,以表達對中華大地的無限贊美之情。

多年來,韓紅在演唱事業之外,積極組織并參與了很多慈善公益活動。作為一名西藏歌手,她堅持為家鄉獻愛心、為百姓做實事。2011年,她發起了“韓紅愛心行動”,組成近百人的愛心車隊奔赴西藏,深入偏遠鄉村開展義診,捐助孤殘兒童學校,這一活動已經成為百姓信賴的知名公益品牌。

她積極參與各類環保公益活動,號召更多的人們關注環保、熱愛環保,2010年,她出席了“減法生活綠色公益活動”啟動儀式,與其他嘉賓共同演唱綠色公益歌曲《最美的星球》;2011年9月,她受邀參與了“生態行動助力中國”全國大型生態公益行動義演,并且手纏綠絲帶綠動全場,以實際行動向生態致敬。2011年11月,她參加了大型中國環保主題特別節目“環保惠民?綠色跨越”晚會,傾情獻唱主題曲《陽光大地》。

北京市朝陽循環經濟產業園管理中心主任吳選輝

他是循環經濟產業發展的探索者和實踐者。2009年他受政府委派,從綠色奧運村的建設者轉崗為環保產業的管理者。三年時間,他把一個功能單一的垃圾處理場轉變為一個管理先進、環境優美的循環經濟園區。他勇于開拓,不斷探索固廢處理資源化發展道路,建成了全國面積最大、技術最先進,設施最齊全的固體廢物處置和資源循環利用園區,2009年,該園區被列為“北京市首批循環經濟試點單位”,園區管理模式在全國得到推廣,打造出中外矚目的“朝陽產業園名片”,被國際友人譽為“最美的循環產業園”。

他敢為人先,率先實現園區對公眾開放,宣傳普及環保知識。兩年多來,接待社會各界12000余人次。園區被列為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綠色旅游景點和綠色北京新八景之一,成為北大、清華等多所高校的教育實習基地,為廣大市民普及環保理念、傳遞綠色北京的科學內涵做出了貢獻。

他著力倡導并積極推進中國特色環境園區建設,被同行推選為中國環境園戰略聯盟執行理事長,組織和發起中國環境園戰略聯盟首次會議和高層論壇,與瑞典、美國、日本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交流機制,推動了全國循環經濟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陜西省環境保護廳廳長何發理

他是一名環保部門的領導干部,他領導陜西環保系統與時俱進,通過扎實工作和不斷創新,使陜西的環保工作進入全國第一梯隊行列。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減排位居全國前列,西部第一,獲得國務院通報表揚;全省環境質量實現了由整體惡化、局部遏制到整體好轉、局部提升的大轉變;全省城市空氣質量達標天數平均凈增100多天,連續三年全部超過300天,陜西省渭河水質逐年好轉,漢丹江水質連年保持達標出境。

他善于開創工作新局面,他主抓陜西省環保工作的這些年,全省出臺了地方性環保法規9部,地方環境標準18條,是陜西省地方環保立法最多、執行力度最大的時期;在西北五省他率先開展排污權交易和水質斷面考核污染補償制度,成為用經濟手段促進環保發展的創新典范。他設立廳長信箱,接受公眾環保投訴和咨詢并及時答復,以各種形式推進陜西環境治理提速。他高度重視環境文化宣傳教育,全力提升環境保護公眾參與度,每年都做客省電視臺、陜西新聞網等媒體,與聽眾和網民對話交流;他較早倡導成立了陜西省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會,組織拍攝了全國首部純環保題材電影《綠水》。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

潘家華長期從事環境和氣候變化研究,他是中國低碳環保的理論開拓者、理念踐行者,也是實踐推動者。

早在1990年初,針對三峽移民和生態保護,他提出了環境產權,建議水電收益補償環境損失的制度化安排。1990年中后期,他作為專家支撐“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和“生態城市”建設。2008年,在波茲南氣候變化會議中,他首次提出了一個公平和可持續的2010年后國際制度新方案——“碳預算方案”。

在國際氣候談判中,他代表發展中國家,為維護發展中國家權益,爭取碳公平發揮了積極作用。作為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和數次談判的中方成員,他在國際上奔走疾呼,介紹解決方案,解釋中國政策立場。他提出,中國加速經濟低碳轉型既是承擔國際義務和責任,也是自身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求,中國加速經濟低碳轉型的決心不容置疑。在本土實踐中,他求真務實,撥開迷霧,在理論研究中,他孜孜以求,為中國低碳發展建言獻策。

他的言論和實踐,不僅代表著學者對環保的智慧與良心,更代表著中國對環保的擔當與堅持。

中國光大國際行政總裁陳小平

他曾是一位在央行及商業銀行工作的金融家,十年前毅然轉型從事環保事業。

他是一位低調務實、有著強烈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始終秉持“企業不僅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還應是環境與責任的承擔者”理念。他用八年時間將公司發展成為中國環境保護行業中的領軍企業,投資、建設、運營60余個環保與新能源項目,投資總額約200億元人民幣。其中,城市生活垃圾焚燒項目日處理規模超過1萬噸,每年生產綠色電力約8億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9萬噸;城市生活污水處理項目日處理規模180萬噸,每年減少COD排放量達18萬噸。這些環保與新能源項目不僅有效地解決了所在城市的環境污染問題,同時也成為當地城市環保科技示范和環保教育基地,成為民眾接觸和建立綠色環保理念的一個個生動宣傳場所。

他為中國環保事業做出的成績和貢獻,受到社會各界的肯定和贊譽。2011年,光大國際被香港媒體評為“杰出環境保護企業”;他本人被香港媒體評選為“綠色中國——杰出環保領軍人物”。

湖南經濟電視臺《湘江母親河—東方萊茵河之夢》報道組

他們是具有專業水準和綠色責任感的媒體人。他們將湘江流域污染防治報道作為年度報道“一號工程”,從2011年4月到10月,歷時7個月,從源頭到江口,從城市到鄉村,從工廠到礦山,從歷史到未來,他們像為母親梳理頭發一樣,仔細地梳理著湘江污染治理的緣起、現狀與出路,講述著湘江兒女對母親河的認識、關注和憂慮。

他們遠赴歐洲實地采訪,借鑒萊茵河污染治理成功經驗,訪談多個國家政府和環保組織,最終形成融歷史、文化、自然、經濟于一體的五大篇章76期節目,總時長達20多個小時,在新聞節目黃金時段播出,獲得了極高的收視率。這是一部氣勢恢宏的大型專題,廣闊的視野,深沉的思考,全方位展示和探討了湘江的污染治理、品位提升和美好未來,引發了新一輪“愛江大討論”和“治江大思辨”,在推動湖南全省加快湘江治理,提高環境意識方面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全球 氣候變化 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