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會被怎樣銘記?如果說,歐債危機是一些國家寅吃卯糧、透支消費的結果,可持續發展危機則是人類透支地球環境的結果。
上半年,人們一直在為糾正前一個錯誤而努力;而現在,糾正后一個錯誤的時刻也已來臨,它注定為這一年打下新的烙印。
6月20日,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里約+20”峰會)在里約召開,130多位各國元首和首腦確認與會,全世界熱切關注。一個會議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可見可持續發展問題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最重大議題之一。
人們在問:“里約+20”峰會將留給人類怎樣的“資產”?
有人說,峰會將為可持續發展設目標進程;有人說,會議將彌合分歧,促進國際合作;還有人說,會議將促進環境教育和科技發展……
與1992年里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相比,此次峰會的主要目的是敦促各界立即開始行動,而非產生新的協議或文件。20年前的會議簽署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生物多樣性公約》等重要文件,此次峰會需要的只有行動。
問題是:朝什么方向行動,如何行動?
“參與磋商的各方應著眼長遠、把握大方向,而不是斤斤計較于眼前利益,”聯合國副秘書長、“里約+20”峰會秘書長沙祖康對此次大會發出了這樣的期望。
可持續發展問題與經濟、政治和環境問題息息相關。蓬勃的世界經濟、和平的國際環境、良好的全球生態,是全球的利益訴求。
毫無疑問,與會各國政府會在峰會上就有關可持續發展的“行動”達成共識。除此而外,峰會還將成為一座環境道義上的新“標桿”,潛移默化地影響人們對待環境的態度和生活方式,從而激發出巨大的力量。
1992年里約環發大會的標桿效應便是明證。會議召開至今20年來,破壞臭氧層的氟利昂幾被淘汰,汽車尾氣排放受到限制,可再生能源開發方興未艾……從“無車日”到“限塑令”再到“地球一小時”,多少計劃外的環保行動在普及。生活在地球不同角落的人們,正在用實際行動彼此呼應,鼓舞人類共同應對環境挑戰的勇氣。
當然,必須看到,如今仍有人滿口環保、可家里點的燈可能比誰都多;仍有人不愿環保出行,買棵菜都要開車前往;仍有人對環境破壞麻木不仁、聽之任之……現實中各種環境問題不勝枚舉,世界在叩問:人類如何把一個青山綠水的世界留給子孫?
要回答這個叩問,肩負協調利益重任的本次峰會,除了制定目標行動計劃,還必須想辦法鼓舞70億人群的每個個體提高環保意識,克服人性的弱點,為了惠及后代而積極行動起來。
多一份共識,多一份互信,多一份積極的行動意識,將是本次盛會留給人類子孫的巨大無形資產所在。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