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江南北,到長城內外,人們驚喜地發現,藍天越來越多,水漸漸清了,山更綠了,大城市的空氣也越來越干凈。這些可喜的變化和近年來全國上下節能減排行動密不可分。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周宏春說,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以來,可持續發展戰略已成為世界各國共識。為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中國政府從基本國情和發展階段的主要特征出發,創造性采用切實可行的各種措施,推進發展方式轉型和產業結構調整。節能減排就是其中的重要措施之一。
“將節能減排這兩個既相聯系又不相同的措施整合起來本身就是一種制度創新。一般說來,節能有利于環境保護。”周宏春說。
為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應對氣候變化,2007年4月,國務院召開全國節能減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溫家寶總理全面部署節能減排工作。此后,國務院印發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提出了45條具體工作安排。許多?。▍^、市)建立領導機構和協調機制,落實責任制和政策措施,各級政府推動節能減排的工作力度進一步加大。
為把節能減排目標落到實處,我國采取了經濟的、法律的乃至必要的行政手段: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實施重點工程,推廣先進技術和產品,推動重點領域節能,發展循環經濟,推行市場化機制,完善經濟政策,健全法規標準,加強能力建設,廣泛開展宣傳等。
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提供的數據,“十一五”,國家安排中央資金2250億元,支持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節能環保能力建設等,帶動全社會投資約1.6萬億元,形成節能能力約3.4億噸標準煤,新增城鎮污水日處理能力6500多萬噸,燃煤電廠投運脫硫機組超過5.78億千瓦。
在重點領域節能領域,我國組織開展了千家企業節能行動。這些高耗能大型企業積極推進節能減排,通過開展能源審計,編制節能規劃,實施能效水平對標,公告能源利用狀況等,顯著降低了能源資源的消耗和浪費。“十一五”期間,這些企業節能1.65億噸標準煤。
記者在江蘇省江陰興澄特種鋼鐵有限公司了解到,這家企業成立了節能減排研究所,先后實施能源管控、余熱回收發電、污水處理、燒結機煙氣脫硫等一系列項目,提前兩年完成上級部門下達的節能減排任務。公司總經理張文基說:“近5年來,公司投入10億元用于節能改造,累計完成節能量37萬余噸標準煤,實現了節能減排和降本增效的雙贏。”
“十一五”期間,我國強化產業政策和項目管理,提高節能環保準入門檻,嚴把土地、環保、能耗、信貸等關口,調整高耗能產品出口政策,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過快增長。在此期間,全國累計關停高耗能、高排放的小火電機組7682.5萬千瓦,超過了英國全年的發電裝機能力。
節能減排離不開高效節能技術和產品的推廣。近年來,國家發布兩批國家重點節能技術推廣目錄。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秘書長趙家榮介紹,我國實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3年來,安排中央財政補貼資金330多億元,推廣節能燈5.2億只、高效節能空調5000多萬臺、節能汽車460多萬臺、高效電機500多萬千瓦,直接拉動消費5000多億元,實現年節能1250萬噸標準煤,其中節電約310億千瓦時、節油13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3000萬噸。
這項惠及千家萬戶的政策,不僅讓消費者和用戶節省高效節能產品購買費用700多億元(財政補貼帶來規模效益帶動終端銷售價格下降),產品壽命周期內節省電(油)費1300多億元。
今年5月,中央財政安排363億元,用于推廣節能家電、高效照明、節能汽車和高效電機四大類產品,預計拉動消費需求約4500億元,年節能約1200萬噸標準煤,其中節電約323億千瓦時。
價格杠桿的運用也對節能減排工作發揮了積極的作用。近年來,我國實施了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實行煙氣脫硫機組上網電價政策,對限制類、淘汰類的高耗能產品實施差別電價政策,對節能節水環保設備給予稅收優惠,調整了不同排量乘用車消費稅稅率。
為依法推進節能減排,我國還修訂頒布了節約能源法、循環經濟促進法、清潔生產促進法、水污染防治法,制定了民用建筑節能條例和公共機構節能條例。同時,全國開展節能全民行動,組織形式多樣的節能減排宣傳,全社會節能減排意識明顯增強。
“十一五”期間(2006-2010年),通過實施節能減排綜合性方案,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19.1%,節約能源6.3億噸標準煤;二氧化硫排放量減少14.29%,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減少12.45%,實現了“十一五”規劃確定的約束性目標。
“節能減排的經驗大致可以歸納為,堅持政府大力推動,形成上下聯動機制。我國發揮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從組織機構、制度安排、政策措施、項目實施等方面加大統籌力度。”周宏春說。
長期研究中國經濟的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表示,中國在發展過程中注重轉變發展方式、結構調整和提高發展質量,在節能減排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周宏春認為,在充分肯定節能減排成績的同時,不能沾沾自喜,應當認識到我國節能減排的難度在加大,成本會提高等不利因素和問題。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