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零部件供應商收購美國著名汽車電池制造商百分之八十股份,在目前新能源汽車整體叫好不叫座的情況,且這家電池制造商在擁有巨額政府補貼仍舊入不敷出的情況,這種并購能否成功以及并購成功之后能否受益都在考驗著參與方的智慧和勇氣。
新能源多方博弈路漫長,投資需要眼光和勇氣
Automotive News消息:中國最大的汽車零件供應商萬象集團計劃控股美國電池制造商A123系統公司,該公司曾在2009年獲得奧巴馬政府2.49億美元的綠色技術補貼。A123公司稱,中國萬象計劃投資4.5億美元到A123系統公司,持有該公司80%的股份。A123報告第2季度虧損8290萬美元,即每股56美分,去年第2季度公司虧損5540萬美元,每股攤薄為44美分。萬象的投資中包括過橋貸款及買入A123高管持有的可轉換股及擔保。A123稱兩家公司已經簽訂了非綁定備忘錄,預計不久將簽訂正式協議。任何購并協議都還需要獲得美國政府的監管和批準。A123上月警告稱公司現金只夠維持4-5個月的運營。A123于2009年上市融得3.78億美元前,曾獲得2億美元的風險投資。2009年,公司還獲得了奧巴馬政府2.4億美元的電動驅動電池和零部件制造補貼。
萬象集團是中國最大的非國有企業之一,年運營額達130億美元,在杭州設立有電動車子公司,在美國芝加哥郊外也設立有子公司,母公司是大型汽車零件供應商。A123是寶馬和美國新公司Fisker汽車的電池供應商,還準備向通用汽車即將推出的雪佛蘭Spark電動車提供電池。Fisker和通用汽車都拒絕對此購并交易進行評論。備忘錄要求萬象提供首期2500萬美元的貸款,另外5000萬美元的交易完成時支付。萬象還將買入價值2億美元的高管手中持有的可轉換股,并投入1.75億美元對過橋貸款和購買可轉換股提供擔保。在第2季度報表發布電話會議上,A123首席執行官David Vieau稱與萬象的協議“是鞏固戰略性協議的第一步,我們相信這一協議不僅能為A123提供財務穩定性,保證我們的持續成長,還將使我們與汽車和清潔技術行業最大最成功的全球品牌結成聯盟。。。。。。我們預計與萬象的戰略協議將幫助我們加強在全球市場,特別是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地位。萬象首席執行官魯偉鼎說,長期合作協議將使萬象”在A123已經建立的美國市場基礎上成長,擴大公司在國內外的能力。“A123稱第2季度收入下降53%,為1700萬美元。第2季度的資產平衡表上留有現金4770萬美元,較第1季度1.131億美元的余留現金大幅下降。
又據消息:深圳稱撞車事故與比亞迪電動車技術無關。一個由深圳市政府召集的汽車安全專家組上周向媒體宣布:在一起造成3人死亡的電動出租車事故中,比亞迪公司的高壓電池組并未爆炸。5月26日,一輛比亞迪公司生產的E6電動出租車被一輛車速達180公里/小時的日產GT-R跑車追尾,碰撞后,出租車偏離方向,撞向行道樹并起火,駕駛員和兩名乘客在事故中死亡。比亞迪總部所在地深圳市政府組織了由13名專家組成的委員會,對起火原因展開調查。經過2個月的調查,專家委員會稱3人死于轎車碰撞引起的傷害,而非后來的火災。轎車起火是由于碰撞導致部分低壓電池短路,但高壓電池組并未爆炸。專家委員會的結論是:出租車的設計無安全缺陷。巴菲特擁有部分股權的比亞迪公司是中國領先的電動車制造商,生產E6電動車、F3DM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和K9電動客車。
華杰點評:昨天在微薄上看到一個朋友發布的萬象要收購A123的消息有點小驚奇,不知道讀者朋友對這家A123電池供應商是否熟悉,在之前筆者對這家公司的一些狀況進行過兩次介紹,也多次去這家公司舉辦的一些產品展覽上進行了觀摩,目前來看這家公司算是比較成功的,正如報道中所言,他是很多家著名汽車企業新能源汽車電池供應商。并且其技術產品在國際上的地位要遠遠高于其它同行企業。當然這樣的企業如果經營出現了問題很大程度上還在于反思這個行業怎么樣?如果行業無礙的話,那么并購這個企業對于并購方來說卻是是占據未來核心地位的一個重要舉措。
[page]
1、電池制造商”經營不善“更多地是一種新能源的危機信號
新能源汽車的叫好不叫座,歷來本行業內多次提起,但是大家卻忽略了另外的一個事情,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上的情況怎么樣?報道稱A123稱第2季度收入下降53%,為1700萬美元。第2季度的資產平衡表上留有現金4770萬美元,較第1季度1.131億美元的余留現金大幅下降。其實隱藏在背后的信息不為人所知,這家公司去年了拿了十幾筆大訂單,基本上涵蓋了大部分著名汽車企業在內,這種業績在整個汽車電池供應商領域應該是最好的成績,就在這樣的一個成績下,還經營的如此勉強,那么其它的電池供應商怎么活下去呢?世界范圍內對在針對新能源汽車做努力,無論是制造商本身、政府或者行業內各個階層,甚至報道中提到的世界股神巴菲特,這個在通俗意義上眾人拾柴火焰高的事情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要速燃的趨勢,讓人費解不已。
但是無論如何,新能源汽車作為一個已經不新的理念,能否繼續走下去,主要的決定因素還不僅僅在于這個行業自身,而是他要取代的傳統汽車會怎么樣?當然大家都在喊著石油資源是否能夠撐過去這些年,是否能夠讓老百姓支付得起,這些看上去的后話卻成了新能源汽車一道道的障礙,汽油的反復升降,牽動著新能源制造商和經銷商的每一根神經。今年四月份美國全國范圍汽油大幅度漲價,整個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增,特別是新能源二手車交易上升到一個歷史的高度,但是這樣也恰恰說明了大家對新能源汽車認可的過程中基于我們付不起油價和付得起的新能源汽車,哪怕只是二手車,因為這個價格和油價的漲幅看上去我自己是受惠者。產品如此,這不是任何一個人、一個行業和一個政府能否決定的。所以說新能源能否受益、能否成長,更多地在于我們能否給予消費者和我們自身最能接受的實惠,如果做到了整個行業馬上就會興起,如果不能,那么抱歉你的成長必然只能存在一個花瓶內,看得見卻摸不著。
2、新能源核心零部件和整車廠商是拴在一條繩上的螞蚱
新能源的認知是消費者能否接受的主要原因,要知道第二個報道中對于這家來自于深圳的新能源汽車對于上次事故反復的說明中,我們可以得知這次事件對于該公司的銷售打擊是非常嚴重的。其實之前在杭州有過一起電動車起火事件,在該事件發生后,新能源汽車走向了低谷,此后藍沃達在測試后一段時間內產生了自燃,使得這個美國最為得意的技術一瞬間走向了冰點,今年的比亞迪發生的撞車后著火事件更是如此。網友在我的頁面留言稱,不過如何如果你生產的汽車撞了沒事情,大家未必放心,但是如果你的汽車撞了之后著火了,你就很難讓大家在放心了,如果不放心,你能否做大做強則是這道坎之后的事情。
但是大家都在糾結這個事情的時候,卻忽略了另外一個點,那就是臺前新能源汽車受到了沖擊,臺后的零部件供應商呢?他們如何生存以及這種生存狀態對于整個行業的影響如何?一個制造業的興衰不是一兩天的事情,如果這個行業受損的話,整個生產體系的上中下三個鏈條受損,必然會帶來一系列的后續效果。例如日本地震影響的日系汽車,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恢復元氣,很多人會以為地震已經過去一年多了,為什么沒有恢復過來?這種各級鏈條之間的銜接,斷了任何一環都不行。所以如果說電池、電機這種零部件供應商和整車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是一種唇亡齒寒的關系之外,沒有牙齒的唇也將不復存在。
3、合作能否順利前行還要寄托于各界政治方反應
新能源牌在各個國家展示其對于環境努力的一張重要的棋子,在歐美這些需要在競選贏取民眾支持的國度尤其重要。所以這種萬象收購的行為能否走下去,筆者可以給的結論就是比兩龐當年收購薩博還要困難。
前段時間關注筆者文章的一些朋友可能都會知道,美國兩院對于中國汽車、中國制造的方案程度并借此來針對奧巴馬政府執政政策進行施壓。更有甚者北美汽車重地密西根州和俄亥俄州的幾位議員多次非常露骨地提到”要警惕中國‘偷竊’美國新能源技術“,雖然目前來看美國的新能源技術在自己市場以及全球市場并沒有得到很好的任何,這種警惕之心是非常嚴重的。
現在美國政府對于這家他們引以為榮的電池制造商什么樣的態度呢?A123于2009年上市融得3.78億美元前,曾獲得2億美元的風險投資。2009年,公司還獲得了奧巴馬政府2.4億美元的電動驅動電池和零部件制造補貼。這家公司和中國新能源汽車公司類似,由于當前的行業不善,拿到了政府很多的補貼,從利潤上來看沒有什么特別的優越之處,但是這個確實美國新能源走向世界,戰勝日本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一個基礎。如果這樣的并購繼續走下去,恐怕在美國掀起”中國偷竊美國新能源技術“這種謬論的不再僅僅這些議員了,可能更多的是一些被這種情況迷糊的人群了。
可能很多人會問,既然這是塊燙手的山芋,為什么還要收購它呢?大家是否記得當年吉利收購了沃爾沃?然后在所有自主汽車陷入了突圍無望的絕境下,吉利成了為數不多的自主汽車在技術上和發展上走的游刃有余。其實目前這個收購也就在于此,這家電池制造商擁有了目前新能源領域相對比較成熟的電池核心技術,如果新能源汽車正如官方規劃那樣有著很好很快速的市場擴展,在十年內達到了五百萬輛的數目,那么這正是這個企業最佳的時刻。當然這種事情還存在上述的假設是否成立,就像賭局,還沒開盤,壓大壓小,最終能否勝利還要等開盤了再說。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