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新事物從誕生到普及的過程中,都勢必經歷拉鋸式的周轉反復與利益博弈。對于已成為輿論熱門的新能源汽車而言,就再次遇到了一個“發展還是延緩”的根本性兩難問題。
根據彭博新聞社報道,美國能源專家表示,與大多數人長期持有的原油緊缺的觀點相反,全世界的石油供應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甚至有可能超過未來消耗。
由于引入了革命性的石油勘探技術,人們得以獲得以往難以開采大量“新”石油。美國科學家因此認為,到2020 年,全世界石油日產量可能超過1.1 億桶,提高近20%。
毫無疑問,隨著更多更便宜石油的發掘,人類或將邁入一個充足石油時代。這將從根本上于中短期發展期動搖新能源汽車的必要性和積極性。
事實上,石油價格的不穩定性已經隨著全球經濟景氣周期波動而表露無遺。僅僅3年前,全球石油價格逼近150美元/桶的歷史高位,而隨著歐債危機加劇、中國景氣低迷的多方影響,石油價格幾乎已經跌去了一半。
并不是說新能源汽車只能是“看天吃飯”:沒有石油就一哄而上新能源,石油充裕就束之高閣,更加穩妥的做法是:傳統動力與新能源齊頭并進,互為補充。
讓人并不意外的是,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新能源車推廣效果不佳,即使是環保意識更濃、混合動力汽車更受歡迎的美國和日本市場,對待“真正”的新能源汽車電動車也表現得并不熱烈。關鍵原因就在于電動車無論是使用方便性還是成本適應度都遠未進入大規模普及階段。
讓那些新能源汽車擁躉失望的是,無論是掌握最先進混合動力技術的日本豐田還是電動車技術領先的美國通用,都對全球電動車市場未來并不看好。豐田汽車副社長內山田竹志曾告訴筆者,即使到2020年,電動車在全球汽車市場普及率也不會超過5%。
領先一步的跨國車企尚且如此,對那些還遠未摸到混合動力門道的國內車企來說,新能源汽車更是遙不可及的水中花。
沒有扎實的傳統技術功底,就無從談起新能源汽車“彎道超車”。后來居上者沒有技巧和捷徑,惟有“耐住寂寞”,步步為營。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