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安全穩定的核電、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成為“十二五”新能源發展的主攻方向。目前,風電設備材料易損、光伏電池轉換效率低、生物質能利用成本高等難題成為無法回避的新能源發展障礙,這個舞臺化工行業大有用武之地,但關鍵在于取得技術突破。
涂料技術:為風電披上“金鐘罩”
《規劃》中提到,風電發展的重大行動之一就是要開發與我國氣候和地理特點相適應的風電技術和裝備,新型風電機組及其關鍵零部件實現產業化。這其中,風機葉片是核心零部件之一。
中遠關西涂料化工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劉會成表示,與歐洲地區的風力電場相比,我國風電場自然條件要惡劣得多,尤其是風砂的機械沖擊侵蝕。這從國外涂料的“金鐘罩”功夫在中國風電場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就可見一斑。隨著未來海上風電的發展,風電機組還將面臨水汽、鹽霧侵蝕及海浪沖擊等更加嚴酷的考驗,風電涂料的技術提升已成為當務之急。
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副院長趙曉東表示,由于我國風電發展較晚,技術裝備以引進為主,目前運行中的風電設施所用涂料也是國外品牌的天下。但從國外僅將耐雨蝕作為葉片涂料主要檢測標準的做法來看,國外產品與中國的實際情況相去甚遠。我國首先應該建立自己的風電涂料國家標準,使各涂料企業在研發相關產品時有一個明確的技術參照,改變目前通常都是依靠企業自身的理解和生產商提供的一些要求來制定企業標準的現象。
好在,我國的涂料行業已經在風電防腐涂料的發展上邁出了可喜的一步。去年底,由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牽頭組織制定的風電涂料國標——《風電場涂料保護及施工規范》,已經向國家標準化委員會申請立項。
多晶硅技術:提高太陽能轉換效率
太陽能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開發太陽能利用裝備生產新工藝和新設備、提高太陽能光伏電池轉換效率。日前,國內的多晶硅企業在光伏電池轉換效率上獲得突破。3月12日,尚德電力宣布,通過采用其專利技術生產的光伏電池轉換效率提升至20.3%,未來有望達到21%。
為了搶占太陽能發展的制高點,對多晶硅材料制備技術的攻關,國內企業可以說不遺余力。8月20日,由洛陽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承擔建設的多晶硅材料制備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順利通過國家發改委的驗收。經過3年的建設,該實驗室現已完成全部內容要求,包括氯硅烷分離提純、多晶硅還原、四氯化硅氫化、還原尾氣干法回收、氯硅烷生產白炭黑、多晶硅高純后處理6個研發平臺和測試分析中心。通過近一年的考核,主要運行指標達到設計要求,具備為多晶硅產業技術進步提供研發支撐的條件。
據了解,中硅高科重點針對制約我國高純多晶硅產業發展中的技術瓶頸,研發突破了氯硅烷分離提純、多晶硅高效還原、副產物綜合利用等10余項關鍵技術,使多晶硅生產綜合電耗降低了56%。
生物柴油技術:為生物質能降本增效
對于化工行業來說,要在生物質能大發展的舞臺上一顯身手,著力點就是努力突破下一代生物液體燃料等技術。其中,生物柴油是最有希望的突破點之一。
目前,我國生物柴油生產大多以廢棄油脂為原料,但受各種因素的制約,始終未能走上正常發展的道路。因此,突破以新型生物質原料制取生物柴油的技術成為業內共同努力的目標。
微藻生物柴油就是被重點關注的技術之一。但是現有的微藻生物柴油技術還很不經濟,投資大、成本高、占地多。兩院院士閔恩澤表示,雖然發展微藻生物柴油僅需要二氧化碳、陽光、土地3種資源,但微藻生物柴油的生產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要大規模工業化生產,還有漫長、艱難的路要走。目前相關大型成套技術缺乏,生產成本遠遠高于石油柴油?,F在的主要任務是要在微藻收集、濃縮、破壁、提油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同時簡化流程、降低設備投資和生產成本。
日前,從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傳出好消息,該所能源藻類資源團隊開展了亞臨界條件下高含水量藻泥的直接油脂提取研究,發現以綠色、無毒的乙醇作為溶劑,微藻油脂提取效率達到90.2%。隨后,他們進一步開發了乙醇-己烷共溶劑提取技術,油脂提取效率達到90%,溶劑用量大幅度降低,與以往提取方法相比,表現出較高的提取效率和較低的能耗。該團隊還發展并優化了酸催化預酯化-堿催化轉酯化的生物柴油轉化工藝,轉化效率接近100%。這些研究進展對于解決微藻油脂提取、生物柴油轉化等微藻生物柴油產業化的下游加工關鍵技術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