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間歇性、波動性以及為保證并網需要的各種調峰電源,風電被冠以“垃圾電”的稱謂。對于這一不雅的名號,風電有滿肚子委屈。
與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相比,風電屬可再生能源,發電時不冒煙、不排污,這種清潔能源和“垃圾”二字怎可相提并論?
再者,風與太陽都屬于大自然恩賜的天然資源,不用白白浪費,用了則可為人類造福祉,緩解能源和環保壓力,怎可被冠以“垃圾”的外號?
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并網風電達5258萬千瓦,已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風電大國。如果宣布“垃圾電”世界第一,這多少會讓人懷疑發展者的決策能力!
相對于上述三點,風電更大的怨氣是,正當自己要甩開膀子拼命發電的時候,有關部門卻以這樣那樣的理由不給發電指標。根據中國風能協會的初步統計,2011年全國約有100億千瓦時風電電量由于被限發而損失,僅售電經濟損失就超過50億元。
我國的“三北”(東北、西北、華北北部)是國內風能資源最集中的區域,其風電占全國并網裝機比重達87.7%,平均占當地火電、太陽能等所有電源的比重20%以上。但2011年,“三北”地區風電場平均利用小時數1907小時,同比降低266小時;棄風電量達123億千瓦時,電費損失約66億元。有勁使不上,煞是無奈。
對于這種怪現狀,有關部門給予的解釋是,這里電源結構單一,遠離負荷中心,受宏觀經濟影響大,難以就地消納,而中東部地區消納風電的市場潛力沒有得到發揮……
風電企業對這種解釋則哭笑不得:一方面說中國煤炭資源儲備僅能用20來年,另一方面卻還不停地上馬火電項目,將有限的煤炭一天天地燒盡;相反,永續不盡的風卻不讓之化為電,一排排壯觀的葉輪在那里曬太陽!
“三北”地區的棄風現象只是我國現在風電發展現狀的集中表象。其實,不管是浙江、江蘇的海上風電,還是河北等地的陸上風電,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棄風讓火”現象。大家耳熟能詳的原因是風力發電不穩定,無法快速跟蹤負荷,需要火電、氣電和抽水蓄能調峰保供。而關鍵的原因是,風電受風力影響大,風大時發的電電網消納不了,風小時發電又會對電網形成沖擊,這一問題不解決,那么風電就永遠難以挑大梁、當主角。
要解決風電的間歇性和波動性問題,就必須解決風力發電高峰時的儲存和轉換問題。一個好的消息已經傳來:8月16日,在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深處距中俄邊境只有100多公里的呼倫貝爾市赫爾洪德村,由兩臺風力發電機、三排太陽能電池板和一組儲能電池組成的新能源電站,使赫爾洪德村103戶牧民告別了無電時代。
這個名叫風光儲互補的發電站是國家電網、內蒙古東電和中國電科院合作建設的,開創了分布式電源及微電網接入的控制系統,實現了新能源自發自用,余量上網,電力供需本地平衡,平抑了主網的供電峰谷差,探索出一條偏遠地區電網建設的新模式。
電網企業在探索風光儲互補電站,五大中央獨立發電企業則在探索分散式接入風電項目。位于陜西省定邊縣城東南約15公里的賀圈鎮狼爾溝村,本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子,如今卻見證了中國風電發展史上一個里程碑。在那里,華能投運了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分散式接入風電項目——華能新能源定邊狼爾溝風電分散式示范風電場。今年8月12日,國家能源局組織相關新能源企業和專家到狼爾溝實地考察后認為,狼爾溝風電分散式接入項目為我國新能源分散式接入方式和微電網控制技術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實際運行的示范平臺。
而此前7月9日,南方電網以深圳寶清儲能站試點工程為基礎的“兆瓦級電池儲能站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通過專業鑒評;去年投用的國內最大的儲能示范項目河北省張北風光儲輸示范項目一期工程,已經安全運行半年多;再加上此前投運的國家電網冀北圍場分布式發電/儲能及微電網項目,國家電網已經在推動可再生能源并網方面取得可喜成果。
上述項目為我們探索出了風光互補、儲能轉化的風電發展模式,但面對我國風電“2015年并網裝機容量1億千瓦,2020年達2億千瓦”的發展規劃,這種分散式開發顯然難以從根本上解決目前我國風電消納難的問題——盡管當前,新疆、云南、湖南、貴州、浙江等很多省份的分散式風電已“箭在弦上”。但如果一個省內的分散式風電接入量過大,就會出現電源、電網、負荷發展的不協調,就會有新的集中式風電消納難題上演!
大風電亟待融入大電網,大電網才能支撐風電大發展,才能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履行節能減排義務,才能從根本上消除“有力用不上、有電發不出”的尷尬。面對風電發展的諸多挑戰,國家電網在節能調度(優先讓風電上網)的基礎上,最近又提出,加快建設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堅強智能電網,對“三北”地區豐富的風電資源、太陽能資源、煤電資源實施綜合開發、互濟配合、打捆外送,在全國范圍優化配置,彌補“三北”地區靈活調峰電源不足的局限,提高風電的消納能力和電網的安全承載能力。按照國家電網的規劃,到2015年,將初步建成覆蓋華北、華東、華中地區的特高壓交流電網和14條連接各類大型能源基地與負荷中心的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特高壓電網輸電能力將達到1.5億千瓦,可滿足發展1億千瓦風電裝機的需要。
從另一方面講,要完成國家《可再生能源法》里對風電發電全額收購、上網的目標,還需要統一的規劃相協調,需要電網接入及送出工程相配套,需要調峰、調頻、備用等電源支撐,需要有相應的市場消納方案等等,需要發揮電網企業、風電企業、火電企業、相關政府部門乃至整個社會的合力。其中關鍵的一點,風電的國家補貼需要及時足額到位。因為,在不考慮外部效益的前提下,風電發電成本相對火電較高,上網電價高出本地燃煤火電機組標桿上網電價的部分,需要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解決。在美國,即風電公司每發一度電可以從聯邦政府那里得到2.1美分,國家補貼的目的是盡快提高可再生能源市場競爭力,促進可再生能源規模化開發利用——今天補貼,是為了明天減少補貼,后天不再補貼!最終目的,是為了讓這一新能源巨子驗明正身、登堂入室,為社會造福、為人類謀利!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