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清潔能源驅動未來

2012-11-27 11:25:19 國家電網報

剛剛閉幕的黨的十八大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指明了方向,對能源電力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國正處在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能源、電力領域的未來發展將呈現什么特點?在第四屆“能源·電力·發展”論壇上,能源、電力領域專家圍繞“把脈轉型中的能源電力增長”這一主題各抒己見,展望轉型中的能源電力發展趨勢。

新一輪能源變革正在興起

中國能源行業在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期將去向何處?能源變革能否撼動傳統化石能源在能源供應中占據的主力地位?談到能源變革的走向,各位專家紛紛展望了未來10年甚至20年內的能源變化趨勢。

“新能源和互聯網的融合將從根本上改變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能源供應將向分散生產和網絡共享的方式轉變。”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王敏認為,以新能源為核心的新一輪能源變革正在全球興起,但在未來較長的一段時期內,以煤炭、石油、天然氣為代表的傳統化石能源仍將是世界能源供應的主力。根據我國能源資源稟賦,我國既要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走低碳發展之路;又要推動傳統化石能源的集約、高效、清潔利用,構建安全可靠、經濟高效的能源供應體系,實現能源的可持續發展。

煤炭等傳統化石能源的供求狀況在未來能源變革中將出現怎樣的變化?中國煤炭運銷協會主任郝向斌表示,截至今年10月份,我國煤炭需求疲軟、供求關系嚴重過剩、煤炭價格下降較快,煤炭市場景氣程度仍然處于“深度寒冷區”,但種種跡象表明,煤炭市場已經朝著回暖的方向發展。

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錢興坤認為,天然氣作為較潔凈的化石能源,其在全球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地位將不斷提高,將成為轉變世界能源發展方式的重要橋梁。“天然氣可以在某些領域代替石油和煤炭,包括工業燃料、交通運輸和發電領域。大力開發利用天然氣是我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走綠色低碳之路的現實選擇和重要途徑。”錢興坤說。

根據能耗峰值調整能源戰略

黨的十八大提出,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可是我國能源消費和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大幅上升,對能源和環境安全造成極大壓力,以資源和環境為代價的粗放發展模式已經難以為繼。”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能源咨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杜祥琬說。

杜祥琬認為,我國迫切需要正視資源環境剛性約束的現實國情,合理安排投資規模,調整投資方向,使“十二五”和“十三五”時期成為我國實現發展方式根本轉變、走上綠色低碳發展的戰略機遇期。

我國能源消耗由增長轉為降低的拐點將出現在何時?對此,杜祥琬認為,綜合考慮我國資源環境約束、內在需求和減排外部壓力,“我國應將化石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年設定在2030年之前,并依此調整我國的中長期能源戰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而我國煤炭產需出現峰值的年份會比這一預測略微提前,“從長遠看,2020年前后,我國煤炭產需規模將會越過峰值。在2020年以前,我國煤炭需求仍將保持增長勢頭,而在2020年以后,非化石能源的增量將可基本滿足國民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新增能源需求。”郝向斌說。

王敏認為,目前,我國仍處于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加快發展階段,人均電力裝機不到0.8千瓦,人均年用電量只有3500千瓦時,不到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一半,仍處于較低水平。未來8年我國經濟的年均增速需保持在7%左右,相應的電源裝機要達到20億千瓦左右,全國用電需求還將保持一個較高水平。基于這樣的預期,能源電力作為重要的基礎產業,必須滿足中長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能源電力行業項目投資大、建設周期長,我們應當堅持統籌規劃、適度超前的原則,保持必要的發展速度,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率,努力實現能源電力與經濟、社會、生態協調發展。”[page]

發揮電網“四個平臺”作用

電網在現代能源體系建設過程中,將發揮怎樣的作用?王敏表示,電網是集能源輸送、市場交易、優化配置等功能于一體的基礎設施,是現代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堅強智能電網為能源的大規模開發、遠距離輸送、高效率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戰略平臺。

“這種平臺作用,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王敏說,“一是高效輸能平臺。特高壓電網遠距離、大容量、低損耗輸電,為能源的大范圍、大規模、高效率的傳輸和利用提供了重要保證,有利于構建科學的能源綜合運輸體系,從根本上解決能源輸送瓶頸問題。二是安全配置平臺。通過大電網接入煤電、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電源,構建多能互補的配置平臺,既滿足多種能源的接入需求,又可將風電等隨機性、間歇性電源容量在電網總負荷中的比重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從而保證電網安全穩定水平。三是經濟運行平臺。依托先進的大電網調度系統和合理設計的調度策略,實現風光水火聯合協調運行,避免或減少棄風棄光棄水,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實現綜合效益最大化。四是友好互動平臺。應用智能化的配用電技術和設備,實現對分布式電源、電動汽車等負荷的友好接入和良好互動,使用戶享受便利。”

近年來,國際上一些國家頻繁出現大停電事故,使一些專家對于電網管理、調度體制機制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對此,國網能源研究院院長張運洲表示,經過對1965年以來140次國際大停電事故的樣本進行分析,發現大停電的誘因是設備故障和自然災害,系統保護等技術措施不當或處置不力是事故擴大的直接原因,而電網結構“先天不足”則是造成某些電網事故的重要原因,至于管理體制分散、調度運行機制不暢則是多起大停電事故的深層次原因。

“而我國三十多年來從未發生大停電事故的經驗主要可總結為兩條:一是在技術上建立了可靠的電網三道防線,二是在體制上始終堅持電網的統一規劃、統一調度和統一管理。”張運洲認為,只要把握好電網安全運行預防控制、實時控制和緊急控制三個環節,充分發揮我國電網“三道防線”的控制策略優勢,保持電網和調度一體化運行,我國大電網的安全是完全有保障的。

清潔能源驅動未來

以非化石能源為代表的清潔能源作為能源領域的“新兵”,正吸引著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從長遠看,我國非化石能源發展的前景如何?對此,杜祥琬認為,我國能源結構長遠發展將產生三個階段:一是目前我國能源結構處在以化石能源為主(占90%以上)的階段,二是2015年前后進入非化石能源占比超過10%的“能源多元結構階段”,三是到本世紀末進入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總量90%的“非化石能源為主階段”。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杜祥琬表示,“從2010年到2030年這20年間,是這個轉型期中的攻堅期,轉型所必須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必須在這20年間得到基本解決。”

王敏說,近年來,國家電網公司依托堅強智能電網建設,加強統一調度和管理,完善制度和標準,著力構建清潔能源開發利用、高效配置、安全運營的堅強平臺,支持大型清潔能源基地建設和分布式能源發展。“積極配合大型水電項目建設,構建連接我國西南水電基地和東中部負荷中心的能源大通道,提升電網配置和消納水電的能力;加強風電并網標準、規范和關鍵技術研究,加大風電場配套工程建設力度,有力促進了我國風電的快速發展;發布了支持分布式光伏發電的有關意見和規定,進一步提供優惠并網條件,完善并網服務管理,健全技術標準體系,簡化接入技術要求,加快配套電網建設,確保光伏發電及時并網、可靠輸送和全額收購。”

公司發展策劃部副主任張正陵表示,公司近年來主要做了六個方面的工作,包括:加大投入、加快電網建設,全力解決并網問題;優化調度、加大跨省區輸電,保障風電全額消納;加快新能源標準體系建設,服務行業發展;加大新能源科技研發投入,帶動新能源創新發展;建成“兩個中心、一個平臺”,提供技術支撐及服務;出臺做好分布式發電并網服務意見,支持光伏產業發展。

為了更好地服務新能源發展,張正陵提出三個解決方案:一是將新能源基地輸電規劃納入國家電網專項規劃,加快跨區輸電通道建設,擴大“三北”新能源消納范圍,保障全國新能源規劃目標的實現;二是加快抽水蓄能電站建設,提升系統運行靈活性,提高新能源消納水平;三是完善配套政策,出臺促進新能源跨省區消納的電價機制,適當提高新能源接網費用的補貼標準,對于大型新能源基地送出工程,單獨核定輸電價格,建立健全客戶側峰谷電價政策,提高客戶消納新能源的積極性。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