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第九屆學術會議在江蘇省徐州市召開。圍繞“現代化工、冶金、材料與能源”主題,60余名院士和350名高層次專家深入研討了相關領域的最新學術課題和發展動態,并特別提出應盡快將生命周期評價(LCA)植入新能源產業。
鑒于當前全球能源供應趨緊以及碳減排等嚴峻形勢,本屆學術會議緊隨時代熱點,多位院士專家將新能源研發列入重點課題。專家普遍認為,開發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是世界性熱點課題,但任何一種新能源開發成功與否,不僅要看技術上的可行性,還要比較其在制造過程中消耗的石化能源或其他能源的得失比值。這不僅出于商業考慮,更重要的是關乎這類新能源的生命價值。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化工系陳丙珍教授在會上強調了LCA的重要性。LCA是指對一個產品系統的生命周期中輸入、輸出及其在環境的匯編和評價。例如,使用廢棄食用油來制造生物柴油過程需要收集及運輸,需要投入汽柴油;燃料乙醇路線中分離低乙醇濃度的發酵液中的乙醇需要精餾,也會消耗大量能源。這些生物能源生產過程中的石化能源消耗與二氧化碳排放是不可忽略的。而要實現LCA,則要借助重要技術支撐。
“當前,生物能源產業發展面臨成本、環境、能耗三大互相矛盾因素的挑戰,這一問題只能通過構建多目標供應鏈優化模型來解決。該模型綜合考慮了經濟利潤,溫室氣體排放以及石化能量投入三個目標。在該優化模型求解過程中,經濟指標與環境影響及能源消耗之間的矛盾會被不斷地進行協調及平衡,最后可為生物燃料的生產布局、設計與操作提供科學依據。” 陳丙珍教授說。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學校長譚天偉說:“在化石能源日趨枯竭、環境壓力日益沉重的背景下,生物質能源開發有著重要意義。與玉米、小麥等相比,甜高粱的光合作用效率是他們的23倍,在生命周期評價方面具有巨大優勢,已成為各國競相發展的重要能源產業。”
與會專家還建議,為保證生命周期評價的準確性,應盡快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基本數據庫。
據悉,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學術會議是該院的重要系列學術活動之一,每兩年舉辦一次。本次會議共發表論文100余篇,其中能源科學與技術領域20篇。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