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 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電力
  • 輸配電
  • 推進特高壓電網發展 加快“電力大通道”建設

推進特高壓電網發展 加快“電力大通道”建設

2013-03-18 10:51:23 中電新聞網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科院副總工程師蔡國雄

長期以來,我國電力工業發展以就地平衡為主,形成了大規模、遠距離輸煤的能源配置格局。"三西"(山西、陜西、蒙西)地區煤炭輸出與電力輸出的比例為19:1,華東地區煤炭輸入與電力輸入的比例為48:1、華中地區煤炭輸入與電力的比例為13:1。由此,帶來一系列突出問題。一是能源配置過度依賴輸煤,煤電運緊張的矛盾反復出現。2011年,煤炭消費總量36.5億噸,其中電煤19.7億噸;全國鐵路煤炭發運量22.7億噸,公路外運超過4億噸。全國因缺煤、煤質差等因素無法正常發電的機組一度高達3900萬千瓦。二是輸煤交易鏈條長、環節多,煤價漲幅高、波動大,推動電價上漲。2011年國家先后三次調整電價,2004年以來累計上調發電環節電價0.1394元/千瓦時,我國電價上調了40%,而同期國內電煤價格上漲了150%。三是中東部環境問題日益惡化。中東部地區火電裝機已達5.4億千瓦,占全國火電的66%,布局十分密集,是造成長三角和環渤海城市群PM2.5超標的主要原因之一。今年1月30日,全國灰霾面積達到143萬平方公里。中東部大量燃煤是主要原因之一,其中燃煤電廠貢獻約5~20%。

為解決當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必須調整電力發展思路,轉變電力發展方式。著力點一是調整電源結構,推進發電能源多元化、清潔化發展。二是優化電源布局,建設大型電源基地,集約化開發能源資源。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加大資源富集地區可再生能源開發建設力度,建成集中、連片和規模化開發的可再生能源優勢區域。到2020年,水電裝機達到3.5億千瓦、風電2億千瓦、太陽能發電5000萬千瓦、生物質發電3000萬千瓦。

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重點建設山西、鄂爾多斯盆地、內蒙古東部地區、西南地區和新疆五大國家綜合能源基地,距離東中部用電負荷中心地區800~3000公里,清潔能源基地90%以上分布在西南、西北、華北和東北邊遠地區,當地無法消納,必須通過特高壓大電網深入中東部負荷中心消納。未來我國大規模西電東送、北電南送的電力流格局將長期保持不變。

2004年底,國家電網公司啟動特高壓研究論證,到"一交兩直"工程投運,驗證了特高壓輸電的可行性和優越性,為實現我國大規模、遠距離、高效率電力輸送,從而保障國家能源戰略規劃的順利實施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創造了必要條件。

2009年1月,1000千伏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投運;2010年7月,±800千伏向家壩~上海特高壓直流工程投運;2012年12月,±800千伏錦屏~蘇南特高壓直流工程投運;2013年1月,"特高壓交流輸電關鍵技術、成套設備及工程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特高壓輸電技術是完全成熟技術,是實現我國電力發展方式轉變的支撐技術。

建議盡快核準和啟動建設一批條件成熟、當前急需的特高壓交直流工程,推動特高壓交、直流協調發展。建議進一步加大對特高壓工程建設的支持力度,出臺土地使用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在賠償、拆遷和民事協調等方面,完善相應政策和標準。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電力公司總經理單業才

江蘇是用能大省、資源小省,90%以上的一次能源由省外調入,環保、運輸壓力巨大。同時,省內新增發電能力受限,電力供應緊張狀況突出。2012年,全省全社會最高用電負荷已達7231萬千瓦,預計2015、2020年將分別達到1億千瓦和1.3億千瓦。考慮目前已核準和獲準開展前期工作的發電項目以及已經落地的區外受電計劃,江蘇2015、2020年高峰用電時段將分別有1500萬千瓦、3800萬千瓦左右的電力缺口。江蘇一次能源嚴重缺乏,二次能源自給困難,決定了必須加大引進區外來電,通過特高壓電網打造新的能源輸送"大動脈",從根本上緩解全省電力供需矛盾,確保能源安全和電力可靠供應。

從2006年首條特高壓示范工程開工建設至今,我國特高壓交直流輸電技術取得了全面突破,已經具備大規模建設特高壓電網的條件。特高壓跨區輸電工程建設在江蘇取得顯著成績。2012年底,±800千伏四川錦屏水電至江蘇蘇州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順利投運,額定輸送功率達720萬千瓦;在建的皖電東送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示范工程(淮南~浙北~上海)預計將在年內建成,送電華東負荷中心約500萬千瓦。

相關特高壓工程前期工作進展順利。江蘇省政府成立前期工作領導小組,積極推進特高壓等重要電網項目前期工作。目前淮南~南京~上海、錫盟~南京特高壓交流工程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具備核準條件。錫盟~泰州特高壓直流工程、晉東南~徐州特高壓交流工程可研已通過評審,各項前期準備工作就緒。

建議在國家能源規劃的統領下,充分考慮江蘇等經濟發達地區、用能大省能源電力供應緊張的實際,考慮我國西部、北部能源基地的能源開發與送出需要,加快特高壓電網發展,促進大范圍優化配置能源資源。

一是建議加快國家特高壓電網發展。推進形成特高壓同步電網,聯接大型能源基地和主要負荷中心,實現大規模"西電東送"、"北電南送"的能源配置格局。二是建議加快實施江蘇相關特高壓工程。建議今年上半年,盡快核準淮南~南京~上海、錫盟~南京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盡快同意開展錫盟~江蘇(泰州)特高壓直流、晉東南~徐州特高壓交流工程前期工作。

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電力公司總經理張寧

從天津看,如何確保電力充足可靠供應,同時有效解決能源與環境之間的矛盾,是當前面臨的重大問題。一是電力供應存在較大缺口。預計到2015年天津全社會用電量將達1020億千瓦時,電網最大負荷達1700萬千瓦,電力缺口約450萬千瓦(占整體的30%)。二是節能減排壓力很大。天津是典型的能源輸入型城市,其中煤炭消耗量占全市一次能源消耗總量的70%左右,亟需加快轉變能源發展方式。近期,天津出現自1990年以來同期最為嚴重的長時間、大范圍霧霾天氣,PM2.5高于安全值5~8倍,環境保護問題進一步凸顯。提高天津外受電比例、減少燃煤排放已刻不容緩。

建議一是將發展特高壓納入國家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電力規劃和電網專項規劃,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建設。二是推動錫盟至南京等項目盡快落地天津。建議國家能源局盡快核準和啟動建設錫盟至南京1000千伏特高壓輸變電工程,并同意開展蒙西至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及天津南特高壓變電站工程開展前期工作。將天津南特高壓變電站與錫盟至南京特高壓輸電通道同期建設,爭取"十二五"末天津電網從該輸電通道受電達到300萬千瓦。

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電力公司總經理王抒祥

四川"水足,煤乏"的能源資源特點突出,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1.43億千瓦,技術可開發量1.20億千瓦,位居全國第一;而煤炭資源蘊藏量居全國第13位,約占全國儲量的1%,人均占有量僅為全國的七分之一。水電資源豐富的稟賦決定了以水電為主的電源結構,根據四川電源建設規劃,到2015年末四川發電裝機達到約9300萬千瓦,其中水電裝機約為7500萬千瓦,水電裝機占比達到81%。由于大部分水電站調節性能較差,枯水期水電最大出力僅為裝機容量的40%,預計2015、2020年全省枯水期最大電力缺額將分別達到約1000萬千瓦、1400萬千瓦,電量缺額均超過200億千瓦時。要滿足全省電力供應,在枯水期需要大量的火電來補充,若全部由本省火電彌補缺額,2015年、2020年均需新增超過1300萬噸的電煤供應,其中絕大部分電煤缺口需要通過外省輸入解決。但受制于煤源難以落實和交通運力等因素,即使四川加快火電建設步伐,彌補了裝機容量缺額,也將出現電廠建成后無煤可用的局面。因此,繼續依靠單一輸煤的傳統能源輸送方式,將難以保障四川枯期電力供應。

2013年1月正式頒布的國家《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堅持輸煤輸電并舉,逐步提高輸電比重"的能源戰略。隨著特高壓輸電技術的突破,轉變傳統能源輸送方式,變輸煤為輸電已日益成為新的發展方向。新疆是國家《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確定的五大綜合能源基地之一,煤炭預測儲量2.19萬億噸,位居全國首位,并且風電和太陽能資源豐富。根據《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要求,將在新疆建設大型煤炭基地并送電華中。統籌華中受端負荷中心用電需求,按照安全高效、投資最優、效益最好的原則,綜合考慮輸電距離、走廊和路徑等因素,四川位于華中最西部,"疆電入川"電力流向合理,區位優勢更加明顯。

規劃的新疆準東~四川成都±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輸送功率1000萬千瓦,相當于向四川提供同等容量的火電裝機,其年輸送電量500億千瓦時,相當于每年向四川輸送電煤3300萬噸。這不僅有效解決了四川中長期枯期供電不足,減輕電煤運輸壓力,緩解日益突出的環保問題,同時也有助于新疆資源的就地轉化,是落實國家關于實現新疆外送電力3000萬千瓦目標的重要舉措,對于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長治久安具有重大意義。

建議加快推進"疆電入川"特高壓直流輸變電工程立項和建設工作,向國家有關部門積極呼吁,盡快就相關問題達成一致共識,爭取納入國家"十二五"電網專項規劃,促成國家早日下達同意項目開展前期工作的路條,并抓緊開展前期工作,為項目早日核準和開工建設,實現2015年建成投產奠定基礎。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電力公司總經理孟慶強

重慶市是中西部地區唯一直轄市,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推進改革開放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當前,依托三峽后續工作、統籌城鄉改革、兩江新區開發等重大政策,重慶經濟社會已邁入黃金發展期。

按照國務院《關于推進重慶市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3號)要求,重慶市將構建以電力為中心、煤炭為基礎、天然氣為補充,資源開發與區域合作并舉的能源保障體系。然而,重慶市自身資源稟賦不足,貧煤、少水,太陽能、風能和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資源不占優勢,預計“十二五”末全市能源對外依存度接近50%。

從長遠看,重慶市內自身承載電源容量有限,迫切需要優化和健全外電輸入通道,與資源富足地區建立長期能源戰略合作機制,實現“輸煤輸電”并舉,從根本上破解重慶缺電困境。

從重慶近年來及中長期電力供需形勢分析,外購電需求不斷加大,現有跨區跨省輸電通道容量受限,保障電力供應的壓力日益增加。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國家《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中均明確提出加強能源輸送通道建設,發展特高壓等大容量、高效率、遠距離先進輸電技術。從保障重慶中長期電力供需平衡的角度考慮,雅安--重慶特高壓交流和哈密北--重慶特高壓直流共同形成交直流混合供電格局,對確保重慶能源電力供應意義重大,因此需要得到國家對“外電入渝”特高壓通道建設的大力支持。我們迫切希望將重慶特高壓建設納入國家電網專項規劃中,加快推進重慶特高壓工程建設,為重慶率先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能源資源優化配置奠定堅實基礎。為此建議:

盡快完成雅安--重慶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核準,確保2013年開工建設,早日投運。在保障重慶電力供應同時,促進成渝經濟區的電力資源優化配置。

盡早同意哈密北--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開展前期工作,確保重慶中長期的電力供應。在滿足重慶電力需求同時,實現東、西水火電互濟,促進全國范圍能源資源的優化配置。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電力公司總經理李維建  

湖南地處中國中部,湖南電網是國家電網最南端。連續兩屆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湖南省電力公司總經理李維建開門見山地說,湖南一次能源匱乏,缺煤少電,無油無氣,又處于全國能源運輸末端,綜合考慮電源項目建設、煤炭產能及運力、環境容量制約等因素,如果僅僅依靠本省發電廠供電,從2014年開始,湖南將進入全面缺電時期。為實現能源電力可持續發展,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能源需求,助推“美麗中國”和“天藍地綠水凈湖南”建設,全國兩會期間,包括自己在內,湖南代表團10名代表聯名提交了《關于加快推進特高壓入湘實現湖南能源電力可持續發展的建議》。建議湖南省在優先節約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用足本省資源、擴大能源供應總量,合理調整結構、強化能源通道建設等的基礎上,積極開展省際合作,大力引進省外能源。其重點是加快實施特高壓電網入湘工程,開辟遠距離、大容量、高效率的省外能源輸入新通道,實現能源供給方式由“單純靠輸煤”向“輸煤輸電并舉”轉變,提高能源保障水平,構筑多品種、多渠道、安全可靠、清潔高效的能源供給體系。一是將發展特高壓電網納入國家“十二五”能源發展規劃、電力規劃和電網專項規劃,在全國范圍內優化配置能源資源,促進能源資源的集約化開發,保證國家能源安全和可持續發展。二是大力支持特高壓輸電項目在湖南早落點、多落點、早見效。盡快核準和啟動建設1000千伏蒙西—長沙(荊門—長沙)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規劃并加快實施酒泉—湖南、陜北—湖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三是進一步加大對特高壓工程建設的支持力度,出臺土地使用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在拆遷、賠償和民事協調等方面,完善相應的政策和標準。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電力公司總經理朱長林

目前,特高壓已經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國家電網公司在世界上率先建立了特高壓技術標準體系,形成841項國家、行業標準;自主建成的“一交兩直”特高壓輸變電工程(晉東南—南陽-—荊門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向家壩—上海、錦屏—蘇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示范工程),投運以來均保持了安全運行,全面驗證了特高壓的安全性、經濟型和環境友好型。特高壓榮獲了2013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等多項榮譽稱號,也得到了國際組織和電力行業的高度評價。

關于加快推進特高壓電網建設的建議:一是將發展特高壓納入國家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電力規劃和電網專項規劃。二是盡快核準和啟動建設特高壓“六交四直”(六交:錫盟—南京、蒙西—長沙、淮南—南京—上海、雅安—皖南、浙北—福州、陜北—濰坊交流;四直:溪洛渡—浙西、寧東—浙江、錫盟—泰州、蒙西—武漢直流)等一批條件成熟、當前急需的特高壓交直流工程,推動特高壓交、直流協調發展。三是進一步加大對特高壓工程建設的支持力度,出臺土地使用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在賠償、拆遷和民事協調等方面,完善相應政策和標準。

全國人大代表,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總經理閆少俊

吉林省地處我國風能資源豐富的“三北”地區,是全國首批七個千萬千瓦風電基地之一,“十一五”以來,風電產業得到快速發展,2012年風電裝機已達到330萬千瓦。由于吉林省用電負荷小,電源裝機容量大,電力供大于求形勢嚴重,風電消納能力十分有限。隨著風電裝機的快速增長,風電機組年運行小時數已經由2008年2163小時降至2012年1420小時,風電的消納外送問題已成為制約吉林省風電發展的瓶頸。預計到2015年全省最大電力僅為1191萬千瓦,風電裝機規劃達到685萬千瓦,吉林省自身風電消納能力遠不能滿足風電大規模開發需求,屆時將有大量富余風電,迫切需要將富余電力輸送到負荷中心。因此,必須建設大容量、遠距離的特高壓輸電通道。

建設特高壓輸電通道將吉林省風電基地和蒙東煤電基地電力打捆送至華北電網,符合我國“北電南送”能源配置格局。我省超過80%的風資源分布在白城和松原地區,白城西部緊鄰內蒙古東部地區。“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間霍林河煤電基地、赤峰(錫盟)煤電基地將陸續開發建設。建設特高壓輸電通道,將吉林省風電與規劃開發的蒙東火電按照合理比例打捆外送至華北電網,符合我國"北電南送"能源配置格局,達到特高壓輸電通道合理送電距離,可以提高線路利用效率,同時能夠顯著降低風電帶來的調峰壓力。

關于加快特高壓電網建設,促進吉林風電發展的建議:一是將發展特高壓納入國家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電力規劃和電網專項規劃。二是進一步加大對特高壓工程建設的支持力度,出臺土地使用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在賠償、拆遷和民事協調等方面,完善相應政策和標準。三是將吉林風電和蒙東煤電打捆外送特高壓輸電工程列入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從根本上解決吉林省風電消納問題,促進吉林風電產業科學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