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在國家政策的激勵以及各級政府、各類社會資本的參與下,我國的風能、太陽能等分布式能源發展較快。根據國家有關部門、單位和相關地方政府制定的發展規劃,分布式能源常常以產業集聚的方式出現。以風電為例,經國家能源主管部門和各省級地方的協調,目前已有10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被列入規劃建設。
電網的頻率波動一般必須控制在千分之二的幅度以內,否則,正常的生產生活便可能受到影響。分布式能源又大多具有間歇性、不穩定的特征,在分布式能源規模較大的情況下,如何既能保證其及時、足額接入電網,又確保電網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無疑是巨大挑戰。電網運行安全壓力大,新能源“棄風”停機、光伏發電設備閑置,火電壓火運行等現象同時存在,說明了當前現實的嚴峻性。要解決相關問題,通過合理的解決方案或者技術應用,保持接入電網的分布式電源的電壓穩定,無疑是一個關鍵環節。
現在人們想到的辦法有風水協同和風火互濟,即通過抽水蓄能、火電輔助來應對分布式能源發電出現的波動。可是,抽水蓄能雖然對于調峰、調頻可以發揮巨大作用,但對地理條件的要求比較嚴格。北京找了幾十年,才發現了一處十三陵水庫。至于風火互濟,則且不說火電與分布式能源代表的清潔能源發展方向相悖,大量火電機組日常狀態下閑置也顯非合適,所以,也要控制在合理的限度之內。從這個意義上,必須探索出適用范圍廣、經濟合理的儲能方式,才能真正發揮出大規模分布式能源的作用。
近些年來,有關方面一直把支持力度向蓄電池傾斜,但考慮電池的材料使用和廢棄后處理均有佷多難題未解決,其實并不是較好的選項,相對而言,在關鍵技術上已經獲得突破的我國自主創新的空氣壓縮儲能更值得關注和推廣。
該類空氣壓縮儲能,和德、美等國采取加壓的燃氣輪機的做法不同,主要利用低谷、棄風、棄水、棄光等“垃圾”電力來驅動壓縮空氣機旋轉,把空氣壓縮到壓力為40兆帕的鋼罐里,等分布式能源供電不足時,為保持上網分布式能源功率的穩定,再轉換成電力和低溫空氣釋放發出來。不但不受地理條件的限制,還能體現能源綜合利用的思路實現冷電聯供,同時又沒有爆炸和燃燒的危險,也比較安全,總體看,性能優勢比較突出。此外,經濟上也比較可行,建設一個10兆瓦壓縮空氣儲能電站,大概需要8000萬~9000萬人民幣,和抽水蓄能造價差不多。
我國的分布式能源發展要想實現既定目標,大力推廣空氣壓縮儲能技術將是不可或缺的一步。可喜的是,有些企業已經對此表現出濃厚興趣并且投身其中,相信不久這一技術將會在我國得到廣泛適用。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