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威海港向北眺望,140米高的白色測風球孤獨立在海天之間,它在這里已迎風轉動了兩個月之久。這是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建造的亞洲第一座海上測風塔,也是一座海上風電場的先導工程,主要功能是檢測收集不同季風的氣象資料,為風電場的裝機編組、海底電纜鋪設及岸基變電站設計建設提供數據。
據此前網上透露的消息,這個項目總投資約210億元,規劃總裝機容量110萬千瓦,一旦建成后將是全球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測風塔的落成標志著這個項目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但目前關于這個項目,只有今年3月20日下午威海市成立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場項目戰略合作委員會的一則新聞,計劃今年10月開始一期建設,計劃10年內完工。
至今已經三個多月過去了,這個項目的進展再無下文。
《商務周刊》就威海海上風電項目向中海油求證時,得到的回答是“網上的消息是不準確的,威海項目的消息以公司網站公布的為準”。中海油官方網站上沒有關于威海海上風電的任何消息。
不過,該項目的“全球最大”早在2008年2月28日就被寶新能源(10.62,-0.11,-1.03%,吧)公司和廣東省陸豐市簽署的裝機總容量125萬千瓦的海上風電項目“刷新”了。但是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局的“重點項目”清單上,這兩個發展清潔能源的“世界之最”都沒有被提及。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賀德馨一直呼吁對風電產業規模化發展要持科學的態度。在他看來,中國還不具備建造這種大型海上風電項目的實力。“我國海上風電的準備工作做得還很不夠,陸上大規模普查風力資源還沒有完全查清楚,而海上的風力資源普查則剛剛開始。”他對《商務周刊》說,“目前遠遠還不具備大規模開發海上風電的條件。除資源普查外,海上風電機組和海上風電場建設工程中也有很多關鍵技術需要攻克。”
看來中海油對于海上風電的難度還是估計不足。“現在歐洲也只是穩步發展海上風電場,全球最大的風電設備整機商丹麥Vestas公司,技術全球領先,但在一個海上風電場的項目中也出了問題,更換了風電機組上的齒輪箱。”賀德馨說。
風電大躍進
目前海上風電技術主要掌握在歐美國家。丹麥2000年在哥本哈根灣建設了世界上第一個商業化意義的海上風電場,到2006年底,全球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只有100萬千瓦,約占世界風電裝機總容量的1.5%,其中歐盟約為90萬千瓦。
盡管規模尚小,但海上風電是歐盟和中國政府都十分看好的新能源方向。2007年3月,歐盟公布了能源發展綠皮書,提出風電在2020年的歐盟范圍發電總量中占12%,其中海上風電占1/3的目標。按照歐洲風能協會的計算,到2020年,歐洲風電裝機1.8億千瓦,海上風電約為8000萬千瓦。
三個月后,中國也頒布了《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該規劃提出到2010年全國風電總裝機容量達到500萬千瓦,并建成 1—2個10萬千瓦級海上風電試點項目;到2020年全國風電總裝機容量達到3000萬千瓦,并建成100萬千瓦海上風電。
聞風而動的企業快速反應能力讓政府有些措手不及。僅2007年,中國風電的裝機容量就凈增了330.4萬千瓦,總裝機容量達到了590萬千瓦,提前三年完成裝機目標。中海油威海項目的預計裝機總量已經超過了該中長期發展規劃中要到2020年才可望實現的目標。
現在已經出現的“海上風電大躍進”讓人啼笑皆非。賀德馨強調說,“目前我國風電的重點還是發展陸地的風電。”
今年3月18日國家發改委通過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一五”規劃》中,將2010年風電總裝機容量調整為1000萬千瓦,并特別強調要加強對近海風能開發技術的研究,開展近海風能資源勘察評價和試點示范工程的前期準備工作。
據了解,目前國家發改委和科技部都安排了海上風電的示范項目。上海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工程就是發改委做的示范之一,這是中國第一個海上風力發電場,項目預計總投資為21.22億元,總裝機容量為10萬千瓦,預計2009年竣工投入使用,年上網電量2.5851億千瓦小時,將滿足上海約20萬戶普通家庭一年的用電量。
賀德馨指出,我國陸地風電場的可利用率還偏低,平均不到90%,而國外則高達95%,這中間的發電量和經濟效益是非常可觀的損失,原因就是對風電技術難點的估計不足。”他說,“有些風電場項目在前期工作中對風資源的測量和風電機組的布置工作做得不夠充分,結果導致一些安裝后的風電機組不能按要求發電。”
丹麥在總結風電產業經驗時,把其成功的很重要一部分原因歸結到風電機組的質量認證和采用技術標準。賀德馨認為,中國必須建立起標準、檢測和認證三個體系,來保證風電機組運行可靠性。目前,國家有關部門已進行相關標準的制定和開展認證工作。“問題是企業是不是嚴格按照標準來做。目前中國還沒有實行強制性認證,而在國外想進入風電場的風電機組必須通過認證。”
賀德馨指出,風電機組這樣的大型電力設備,有國產化要求是必然的,“但是,我國兆瓦級風電機組技術才剛起步。海上風電機組功率一般在3MW以上,目前我國陸上3MW的風電機組還沒有研制出來。大連重工為上海東海大橋項目提供的3MW風電機組正在研制中。”
他分析說,“按照科學的研制程序,一般海上風電機組樣機要先在陸上試運行后再到海上,而且從樣機運行到投入生產需要一年的時間。風電機組是高新技術。現在有的企業對這一點認識還不夠,認為技術可以用錢買得到,但是像任何高新技術一樣,風電的核心技術是買不到的。”
愈挫愈勇的中海油
當人們說起傳統能源巨頭中海油時,首先想到的必定是其海上石油或者天然氣戰略。但是據一位中海油內部人士介紹說,事實上早在2005年該公司就開始了可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并在2006年決定了以開發和利用風能為主,確立了以開發和利用近海風電為主的新能源產業發展方向。2006年8月,中海油成立了新能源開發辦公室,后改稱“新能源(北京)投資有限公司”。
2006年底,躊躇滿志的中海油聯合三峽開發總公司、上海申能組成聯合體,競標上海東海大橋海上風力發電項目。由于中海油擁有豐富的海上作業經驗,所以最被看好,但出人意料的是中海油沒能中標。
中海油反而愈挫愈勇,2007年4月26日,中海油決定在渤海灣距離陸地70多公里的海上建造為海上石油開采服務、裝機容量為1.5MW的中國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海上風力發電站——中海油綏中36-1風電站。中海油還在當年底與福建省政府簽署了《關于共同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中海油也將在福建開展海上風電項目。
除中海油外,中電國際、大唐、中廣核等能源巨頭也在近幾年爭相試水海上風電。業內專家韓曉平向《商務周刊》解釋說:“海上風電有它獨特的優勢。不需要占用土地資源就可以建大型項目;與陸上風電相比,海上的年發電時間一般可在3000小時以上,要比陸上2000小時的發電時間長不少,利用效率大大高于陸地風電場。”
“國家為了讓企業完成節能減排的任務,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施行綠色配額,一旦實行綠色配額,從事新能源的企業就不會受到影響,不會增加它的經營成本。”韓曉平把綠色配額看作企業發展海上風電的主要動因。
全國政協委員張紅力在今年“兩會”《建立綠色配額交易——以機制創新促節能減排》的提案中提議建立綠色證書制度,通過綠色配額交易將節能減排變為市場化的長效機制,建議政府強制性規定能源供應商和消費者在能源生產、消費比例中必須配額一定數量的綠色證書,并積極推進配額的市場化交易,使綠色證書可以在期貨或現貨市場進行交易,允許金融機構介入,使綠色證書成為金融產品,有效地將節能減排與金融市場進行優化配置。
中海油認為憑借豐富的海上作業經驗和強大的海上工程能力,上馬海上風電是自己最為合理的選擇。中海油另一位人士對《商務周刊》說:“中海油在海上操作了將近30年,海上設備、設計、安裝都有經驗,也比較了解中國近海的情況。”
“中海油是在天時、地利、人和等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下選擇海上風電的,海上風電與其他新能源相比是最干凈的,而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既符合國家節能減排的政策要求,也符合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他補充說,中海油強大的贏利能力,也給海上風電投資提供了充足的資金來源。
和陸上風電相比,海上風電項目要面對更多的技術、人才難題和巨大的資金投入。上述中海油內部人士也強調了海上風電的高額成本。“隔著一層海水就需要用特殊裝備和專業人員潛到海底勘探調查,需要先建塔基,需要海上工程船,海上工程船即便是什么都不干停在那里,一天也要50萬元的成本。
“海上和海下作業對裝備的要求很高,高標準裝備的背后就是高額成本在支撐,就是拿錢堆起來的。”他介紹說,陸上風電場安裝一臺風電機組,1kW的成本是1萬元人民幣,海上風電則要兩萬元甚者更多。
高成本還不是最主要的問題。由于中國海上風電起步較晚,技術發展和人才儲備都很不夠。例如要設計一個海上風電機組的塔架,需要考慮很多陸地上可以不考慮的問題。在北方,要考慮海冰對塔架的破壞;在南方要考慮臺風;同時南方和北方都要考慮海水的腐蝕性。
“目前中海油有一個自己投資、自主設計建造安裝并已經裝機運行的海上風電示范項目——綏中36-1風電發電站,讓我們更堅定了做新能源的信心。”該中海油人士說,“如果考慮到公司十年二十年的發展,新能源就必須要成為公司的核心業務之一,這是時不我待的。”
責任編輯: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