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 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油氣
  • 石油
  • 走出去要全球化、多層次、大縱深

走出去要全球化、多層次、大縱深

2007-01-01 00:00:00 中國能源網   作者: 韓曉平  

一年以來,中海油在貫徹中央“走出去”的戰略部署中,在國際資源市場上并購了大量資源,在國際資本市場上募集了大量資金,使企業得到長足發展。中海油的經驗告訴我們“走出去”需要樹立全球化觀念,同時也提醒了我們中國企業走出去要多層次并進,要大縱深地深入資源國市場,只有如此才能保障中國的經濟得以持續發展,中國的跨國公司可以利用這一契機做大做強。

樹立全球化觀念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國的石油需求已經與全球市場相融合,也就是說只有增加全球的石油供應,最終才能保障中國的石油安全。中海油在今年1月收購尼日利亞OML 130油氣田時,對國際媒體提供了這樣一個觀點,“在尼日利亞的投資是出于商業原因,沒有任何中國國家能源安全方面的考慮。中海油在該項目所產石油中的份額將在國際市場上出售,未必會運往中國”(英國《金融時報》1月10日)。實際上,中國在尼日利亞就近增加對歐洲的原油供應,就能減少歐洲國家對蘇伊士運河以東的中東原油的依賴,更多的中東原油就可以騰出來供應中國和亞太地區。中海油更多地強調商業利益,有效確保了在資源市場積極并購的同時在金融市場上同步升值,也消除投資者的疑慮。

參加中海油對尼日利亞項目收購的高盛中國公司董事總經理蔡金勇的觀點認為,石油資源和石油供應的全球化,正在形成全新的利益格局,石油利益、金融利益和國家利益已經交織在一起。全球的石油供應目前并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短缺,只要有錢就可以買到石油。但是,如何利用石油資源和市場將中國的跨國石油公司做大最強,使我們的企業不僅可以控制更多的石油資源,而且可以從國際金融市場拿回更多的真金白銀,從而加強中國對于全球資源和金融市場的控制能力才是問題的關鍵。

全球油價的決定權已經不取決于供需雙方和跨國石油公司,而是被那些金融資本,特別是對沖基金所操縱。這些規模巨大的對沖基金一邊控制石油期貨市場,一邊控制跨國石油公司股票,不斷在金融和期貨市場獲取巨額利潤,而并非依賴對資源、市場和供銷渠道的壟斷。金融資本的運作正在跨越國家地緣分界,從全球化角度對資源、資本進行重新配置,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國家之間的利益格局。我們現在需要研究的不僅是如何保障石油供應,也要考慮如何利用“中國需求”控制更多的資源;不僅是如何平抑油價,也要考慮如何利用高油價為中國企業獲取更多的金融利益。

其實,在海外開發的石油是否運回中國取決于經濟上是否合適,一年來國內油價幾次上調,使中國石油企業將權益油運回國內市場銷售的積極性大增。目前,全球油價長期保持高位運行,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印度等新興石油消費國需求的不確定,要么在石油現貨市場大量購油,要么又在石油替代行業大量投資。加之中印石油戰略儲備能力嚴重不足,對石油期貨的駕馭能力非常有限,都給石油投機者可乘之機。因此,國際上同意這樣一種看法,將中國的石油需求納入長線供應體系將有助于控制全球油價。《華爾街日報》1月10日引用專家觀點認為:中國石油企業“收購增加的石油供應將有助于緩解中國、印度等新興石油消費國帶來的需求不確定性”。美國能源部2月7日的報告中認為:中國企業全球找油,“這些行動實際上可能擴大了全球的石油供應總量”,“如果中國不投資開發油資源,中國亦會在石油市場上訂購現貨。” BP集團副總裁兼亞洲地區總裁德開瑞博士認為,“鑒于中國在海外開采的份額油中僅有10%被運回中國,其余則在國際市場銷售的做法,中國是更多地在為全球市場服務,并為全球能源安全做出貢獻。”

中國目前是“世界工廠”,全球化使跨國公司將他們的生產線源源不斷搬到中國,中國向全球供應物美價廉的商品,中國維護著世界無數家庭的生活品質,這是全球市場資源優化配置的結果。市場全球化,資源也應該全球化,中國向全球供應商品,理所當然應該尋求全球的資源給予支撐。資源國家也需要利用“中國需求”來增加收益,這就是中國對于世界經濟繁榮的貢獻。

實現多層次突破

走出去應該是“八仙過海”,千帆齊發,而不能僅僅是三大石油公司的孤軍奮戰。我們的“走出去”應該是多層次,全方位的,不僅要由航空母艦,也要有潛水艇。不僅三大石油公司要走出去,其他國有大型企業和民營企業也要積極地走出去。

中國石油企業是一個來自解放軍的英雄隊伍,他們保留了我軍不畏強敵,敢于“亮劍”的光榮傳統,所以他們“走出去”異常果敢。不久前,有一家民營企業在菲律賓將馬尼拉地區1600萬人口的天然氣城市管網供應和天然氣汽車經營協議拿到手,本來希望找一家有實力的國有燃氣公司去開發經營,結果詢問了多家國企和上市公司,竟無人敢于問津,大家不是擔心沒有外語人才,就是擔心菲律賓政治不穩定。據了解,最近民營的三峽燃氣公司準備聯合美國美林證券公司合作參與。菲律賓地處戰略要沖,如果我們能夠控制其首都的天然氣供應系統和公交系統,無疑是在地緣政治博弈中布下有力的一子。

我國的電信、發電、輸配電、水電、鐵路、建筑等行業在全球具有的技術、管理和裝備制造方面的優勢比中國石油企業更強,產品性價比好,競爭優勢明顯。這些行業在發展中國家的市場機遇更大,但是這些行業的國有企業沉迷于國內市場的壟斷搖籃,缺乏全球化的進取精神。我們的走出去應該逐步實現多兵種諸元的協同作戰,不能僅僅靠三大石油公司孤軍深入。近來,在西方媒體挑撥下,一些非洲國家認為中國僅僅是為石油到那里去的,中國領導人的訪問也被狹義為“石油外交”。

在中國能源網4月26日舉辦的“股權換油源”戰略研討會上,中海油張建光認為,國家應該積極扶持一些民營企業作為先遣隊到海外找油,民營企業目標小,資金運作靈活,能夠較好地處理與資源國各級政府的關系,項目運作成本也比較低。而國有大型石油公司,特別是海外上市的企業,不僅受到上市所在地各種法律的嚴格監管控制,而且受到競爭對手和媒體的緊盯不舍,行動受到嚴重制約。相比之下民營企業可以完全不被制約的靈活開展工作,建立自己的人脈關系和利益紐帶。西方石油公司實際上長期依賴于一些獨立經紀人建立特殊人脈關系進行市場開拓,日本、韓國,以及臺灣地區甚至政府提供資金支持民間企業來開拓海外市場,以鼓勵他們將獲得的項目優先提供給本國的大公司。[page]

注重大縱深進入

對中國石油企業而言,“走出去”的起步已經太晚,又正逢國際油價據高不下,我們很難進入資源條件好,政治環境穩定的國家和地區,不得不在風險較大的區域發展壯大自己。所以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中國石油企業進入全球資源市場的門檻是高的,風險是大的,代價也比其他跨國公司更多。因此,他們“走出去”,應該得到國內方方面面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得到政府各部門更加有力幫助和配合。

目前,中海油制定了以西非和中亞地區為重點的發展戰略,這些地區是目前世界未開發油氣資源潛力最大的地區,同時也面臨著國家眾多,地緣政治構成錯綜,教派紛爭不斷和部族矛盾交織的復雜局面。僅一個幾內亞灣就涉及十幾個國家,這些國家曾是不同西方國家的殖民地,信奉不同宗教,部族社會構架非常復雜。長期以來,我們的企業缺乏對這些國家進行戰略層面的研究,我國政府及研究機構對這些國家的研究也不夠深入,企業能夠得到的指導和幫助十分有限。中海油非常希望我國政府有關機構能夠建立統一的協調機制,從國家長期戰略利益出發,加大投入,對這些資源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和宗教,尤其是部族關系進行系統深入研究,建立我們的情報收集網絡和分析機制,加強對企業的指導。

據中海油國際公司蔣永智介紹,非洲和中亞的部族關系問題是他們最困惑難以掌控的問題之一。哈佛大學教授塞繆爾•亨廷頓在《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中描述在中亞、非洲及伊斯蘭世界部族問題的復雜性,在這些國家人們對于家庭、部族和部落的忠誠,以及對宗教和穆斯林世界的忠誠遠遠超過對國家的忠誠,部族或部落一直是決定這些地區國家政治、經濟最重要的因素,“小集團和大信仰”是這些國家社會構架的核心。二戰以來,穆斯林各部族、部落集團之間的沖突不斷,但穆斯林國家之間的戰爭卻很少見(伊拉克的薩達姆是個例)。在一線進行市場開發的同志建議,希望我們的外交關系進一步深入到部族、部落層面。

由于信息化的發展和到麥加朝圣的穆斯林教徒日益激增,跨越亞非大陸的穆斯林社會的認同感與日增強,許多國家日益將自己的資源與宗教認同相聯系。企業不僅需要研究部族問題,同時必須對伊斯蘭宗教和文化進行深入研究,對員工進行必須的知識普及。不僅從國家層面要處理好與伊斯蘭世界的關系,企業也必須處理好這一關系,需要將這一問題作為企業和國家戰略長遠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進行深入研究。

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參與全球化進程,中國的海外利益將會逐步增強,如何保護中國的海外利益和維護中國公民的權益是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中國將不可避免的加強在全球的軍事存在,特別是在中國有重大利益的國家和地區,我們必須未雨綢繆。中國應該更加積極地參與聯合國的維和行動和國際救援,加強與西方國家的軍事合作,共同維護全球利益。 美國前太平洋司令員丹尼斯•布萊爾上將最近指出:“長遠來說,中國海軍應該參與亞太地區海域的維和、打擊海盜和反恐等任務”。聯合國也一直希望中國加大參與全球維和與國際救援的力度,但是布萊爾上將認為中國海軍的遠程戰略投送能力嚴重不足,還沒有足夠的遠洋作戰艦艇和補給船隊。去年東南亞海嘯,由于我們的海軍缺少兩棲遠洋艦船,無法參與大規模直接救援行動,使我們無法發揮一個負責任大國應有的影響。在非洲地區時有動亂發生,一旦出現問題我們無法及時撤出中國公民以及中國企業的外籍重要雇員,勢必影響我們“走出去”的力度。

盡管我們在非洲堅持了近50年的友好工作,在中亞地區也做了不少努力,但非洲和中亞國家人民普遍缺乏對中國發展現狀的了解。中海油在非洲、中亞工作過的同志建議國家加強在這些地區進行中國形象的宣傳,讓當地民眾更加了解中國和平發展與和諧世界的主張,了解中國的發展現狀和發展歷程,特別是通過一些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宣傳,例如:電視劇、電影、武術、書報雜志等。同時,應該加強當地友好人才的培養,特別是一些有影響的部族、部落首領的子弟,向一些走出去的企業應該通過建立基金方式,贊助他們來華學習深造,甚至吸納他們在華工作,要有組織、有側重、長期不懈地扶持和培育當地親華勢力,立足于長遠。

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們非常缺乏對世界的了解,西方國家從殖民主義時期就一直沒有間斷過對第三世界國家進行研究和影響。中海油為開拓非洲市場專門建立了非洲公司,但非洲公司的第一站是英國。先將總部設在英國,因為那里資料詳盡,信息全面,他們先向這些老牌的殖民主義國家認認真真學習了近兩年,最近才遷到尼日利亞。目前階段,我們不僅需要積極向西方國家學習了解有關國家的知識,而且需要整合研究來自與外交部、商務部、總參和北方工業公司等單位的信息,以及來自各個企業的信息,逐步做到胸中有數。

幾點建議:
1、建立“走出去”的統一協調機制,名義上可用企業協會方式擔綱,但需要強有力的領導,集中研究分析各種資訊,部署有關機構協調工作,實現全局一盤棋;

2、積極增強中國軟勢力的影響,在全球加強國家形象建設,利用我們的文化優勢,多種途徑宣傳中國,增進資源國對中國的了解和對中華文化,以及“和諧世界”主張的了解與親近感;

3、樹立長期意識,在資源國大力培養和扶持親近中國的友好人士。建立企業獎學金機制,從當地人才中培養自己的員工隊伍,利用當地員工擴展我們的長遠利益;

4、建議外交部、商務部和安全部等有關機構,加強對資源國的情報收集分析工作,研究當地政治、軍事、經濟和宗教等問題,及時對企業進行指導和支持,提高投資的安全保障;

5、未雨綢繆,積極參與和利用聯合國的維和救援行動,與西方國家合作,加強在重要資源地區的“軍事存在”,提高我軍遠程部署能力和海外軍事應對能力,逐步加強中國硬實力的戰略威懾能力,降低中國海外經濟利益的風險。
 




【中國能源網獨家稿件聲明】 凡注明 “中國能源網”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圖表), 未經中國能源網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

責任編輯: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