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文明無價

2007-09-07 00:00:00 中國能源網   作者: 韓曉平 [CIO]  

3月22日,北京最先進的地緣熱泵清潔能源項目--由北京華清地熱公司設計建設的用友軟件園地緣熱泵空調系統投入正式運營。在投產儀式上,有記者問:采用該技術是否比傳統技術投資更省,能源費用更低?用友公司的領導表示,選擇什么樣的能源技術,確實經歷過激烈的爭議,但最終選擇這一清潔能源技術的主要原因不是投資和經濟性因素,雖然這個項目的能源費用確實不高,但決策的根據源自企業文化和企業的價值取向。

的確,在發展和推廣新能源技術中,最頭痛的就是有些政府部門和企業總是拿新能源、清潔能源的投資成本和價格,與傳統能源、高污染的能源比價,導致許多新能源技術難以推廣,這些部門和企業還美其名曰這是“市場化”。目前,一些傳統能源企業所形成的利益集團,以種種借口將能源價格中的資源代價和環境代價隱沒或淡化了,使一些企業可以肆無忌憚地耗費資源和制造污染環境,確無需承擔相應的責任和代價。而這種秧及子孫后代的“價格”,卻成為某些政府部門衡量新能源是否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標尺”,喋喋不休地要求新能源、清潔能源具備市場競價能力。

能源是人類文明的動力,正是因為掌握了對火的利用技術,人類才區別于動物成為掌控世界的生靈。人類文明的每一次進步歸根到底都是能源技術發展的成果,正是人類掌握了火的信息,人類才擺脫了向猿猴一樣在樹梢果腹、向虎狼一樣生吞活咽的境地。火轉變了人類的飲食結構,食用更易消化、能量密度更高的熟肉,使人類的體魄更加強悍健壯,壽命延長,大腦迅速進化,生存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強,種群也得以擴大。而人口的增加,需要我們的祖先不斷進行更大規模的有組織的狩獵,制造更高效的武器和工具,進行更系統的信息交流,建立更復雜的社會組織系統,以及一波一波地遷徙向世界各地。

當人類能夠利用火來加工陶器時,人類的命運再次發生了質的變化。陶器使人類進入了新石器時代,人類將食物擴展到植物蛋白,增加了食物來源,進一步擴大了種群,他們再也不必因為獵物減少而無休無止地遷移。而掌握木炭技術使燃料的能流密度得到提高,因此冶煉實現了規模化,鐵制農具的推廣使人類進入了更先進的農耕時代。

瓦特發明的蒸汽機創造了工業革命,在蒸汽機的推進下,人類文明開始了前所未有的加速。接踵而來的是石油和內燃機,以及電力的發明和普及,使人類文明一次又一次實現了質的飛躍。毫無疑問,人類文明進步的步伐,能源技術進步始終是根本的推動力。正如胡錦濤主席2005年11月17日在韓國釜山參加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所言:“縱觀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人類文明的每一次重大進步都伴隨著能源的改進和更替。”

但是,每一次能源技術的進步確不是因為新能源比傳統能源更加經濟廉價。我們的祖先在駕馭火的工程中,肯定曾付出過巨大的代價,甚至是生命的代價,但是他們勇敢地承受了這一進步的代價,才有了我們的今天。人類使用木炭替代薪柴,也并非木炭便宜。木炭作為二次能源制造成本大大高于直接燃燒,但是木炭因為沒有煙,且燃燒時能量密度更高而被采用。瓦特發明蒸汽機之后,蒸汽機的主要燃料起先是木柴,由于蒸汽機的推廣使木柴消耗量急速增長,大片樹林因此而消失,而木柴的能量密度日益難以滿足越造越大的蒸汽機的需求,人們不得不投資開發煤炭,昂貴的煤炭要從地下挖掘,又需要長途運輸,成本大大增加。但是,當歐洲人意識到若不采用煤炭,不僅森林將很快消失,蒸汽機也不可能長足發展,所以他們最終選擇了煤炭。愛迪生在紐約建造世界第一個發電廠時,電價高的驚人,但正因為人們沒有斤斤計較電價,電力作為一種時髦和文明的象征,才在紐約逐漸代取了骯臟有毒的煤氣燈,最終在全世界得到普及。

其實,在我們身邊,有哪一個人是因為手機比固定電話便宜才使用手機,哪一個人是因為互聯網比晚報廉價而采用互聯網?我們購買新衣服難道是因為新衣服比舊衣服“便宜”,我們追求時尚難道是為了省錢?文明是無價的,當我們決意追求文明,代價幾何。

每一次人類面臨新能源革命時,人們都是勇敢地超越了眼前的利益得失,正是這些毅然的取舍,社會才能進步,文明才得以傳承光大。今天,大量燃燒化石燃料,將數十億年來固化深藏于地殼中的碳大量疾速釋放回大氣層中,造成全球變暖,引發嚴重的氣候變遷。為了自己的家園和子孫后代,人類到了必須徹底改變傳統能源利用方式的時刻了,否則文明將因我而終。

在生物學中有一個著名的試驗,將青蛙放入一個成滿冷水的鍋中,然后將水滿滿加熱,青蛙會安逸于這種緩慢的變化,直到水溫越來越高,青蛙意識到威脅時,但周身已經麻木而無力逃脫,這就是著名的“煮蛙效應”,但愿那些政府部門和企業不會對人類生存環境的變遷,麻木的如同那鍋中的青蛙。




【中國能源網獨家稿件聲明】 凡注明 “中國能源網”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圖表), 未經中國能源網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

責任編輯: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