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 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油氣
  • 石油
  • 《22度觀察》:突圍!中國打造石油新版圖

《22度觀察》:突圍!中國打造石油新版圖

2009-09-09 09:40:29 22度觀察

  “每一朵玫瑰的背后,都有12克石油。”由此足以看出,石油作為工業血液的重要性。正是因此,美國人選擇了石油作為黃金的替代物,維系美元霸權。無怪乎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說,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中國石油曾經自給自足,但是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速,石油需求大幅上升。2008年,中國石油進口量超過2億噸,對外依存度高達52%,而這一數字還在不斷攀升,石油安全問題迫在眉睫。在進口來源地上,中國對于中東的石油依賴高達58.5%,非洲則是23.65%,兩者占去80%的份額。而這80%的石油進口,基本都是通過馬六甲海峽運入,但是中東石油以及馬六甲海峽早已被美國控制,作為其維護霸權的工具。與此同時,2008年油價波動劇烈,一度沖高到每桶147美元,這也被看作是國際炒家對中國在內的新興工業體的一次劫掠,因為石油是工業血液,是剛性需求,而這個期貨市場,同樣操縱在美國手中,為華爾街所左右。如何打破封鎖,構筑安全的石油保障,已經刻不容緩。2009年,中國乘勢出擊,大規模海外并購,打通多條石油管道,構筑全球石油版圖。內在戰略如何構建,個中風險如何克服?《22度觀察》,為您詳細解讀。

  【嘉賓介紹】

  韓曉平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能源專家

  李曉寧 中國經濟體制研究會特邀研究員

  主持人:歡迎來到《22度觀察》,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石油進口國,增長的速度全球第一。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如何保證中國原油控制不受牽制,成為一項非常重要的事情。從年初到現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巨頭頻頻出手海外,斬獲頗豐,他們是否能打通一條新的中國石油之路,而這條路的阻力和風險又在哪里?今天我們請到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老師,和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的特約評論員李曉寧老師,跟我們共同探討,歡迎兩位。

  根據能源藍皮書的顯示,中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達到50%左右,而到2020年這個數字將達到65%,這只是一個數字,但數字背后深層次的含義意味著什么呢?

  韓曉平:應該說沒有什么問題,日本50%,比我們高得多,80% 90%都可能。對于一個國家來說,因為石油本身是一種公共商品,產地也非常多,你在很多地方都可以買到。現在主要因為這個市場有金融投機,價格不斷浮動,所以大家覺得石油是不是有什么問題了。

  主持人:李曉寧老師,您同意韓老師的觀點嗎?

  李曉寧:我同意一部分。從工業化開始,石油就是極端政治化的一種產品,它跟軍事跟政治的關系,比別的產品都密切得多。我前一段時間做軍事節目,美國太平洋戰區司令基廷上將就講,如果在南中國海發生對美國不利的一些事件,美國將控制馬六甲海峽和霍爾木茲海峽這個油喉,那么他為什么不掐別的區域呢?

  主持人:兩位還是有各自不同的觀點。

  韓曉平:其實在正常情況下不是什么危險。但是確實存在一個問題,就是石油價格因為地緣政治問題暴漲,比如霍爾木茲海峽,如果伊朗突然跟美國打起來了,這個地方整個石油供應中斷,可能對我們影響不是很大,但是全球石油價格可能暴升,那我們的油價就也跟著暴升。這時候如果我們有大量的石油儲備,就不會危險了。現在我們把兩萬億美元放到美國,天天擔心它貶值,天天求著它千萬不能貶值,與其這樣,我們就應該拿這個錢來建立更多的石油儲備,而且把硬儲備軟儲備全都建立起來。像中國這樣的國家,一億噸的戰略儲量也不算多。

  【短片二】

  正如專家所言,中國的石油到了必須走出去的階段。2008年,我國的石油消費量僅次于美國,排名世界第二。占全世界的10%,而我國探明的石油儲量,只有全世界的1.4%。按照已探明可開采量和年消費量比較來看,中國只需要12年左右,就會消耗完自身資源。于是乎,走出去,收購油田,確保資源供應成為不二選擇。今年以來,路徑恰恰如此。從今年2月以來,短短5個多月時間里,中石油,中石化兩大石油巨頭已經分別與俄羅斯、巴西、委內瑞拉、安哥拉、哈薩克斯坦等國簽署了6份互換協議,總規模高達4800多億元。從地區分布來看,也是遍地開花。分布于中亞,中東,非洲,南美,以及亞太五個地區。

  主持人:我們來看一下中國石油巨頭,進行海外收購時的布局,這里有一張題板,請韓老師來給我們講一下,

  韓曉平:對于中國來說,最希望的還是中東,因為中東的油是最多最好的。我們在兩伊戰爭之前就已經在那兒,兩伊戰爭之后,中國在伊拉克一直在做,后來因為美國打擊了薩達姆以后中國受到了影響,但是現在又重新回去了,因為那個地方的油非常好。這次我們拿到一個非常非常好的油田,盡管這個油田的價格只有兩塊錢,好像不太多,但是由于像中石油這樣的公司,在技術方面,特別是石油勘探開發方面是全球領先的,原因在于它的開采率特別高,我們的石油公司在大慶可以達到40%到50%,甚至更高的開采率,而其他很多國家只能在30%左右,所以橙色那一塊中東目前來說,是最優質的也是離中國也最近的油田。

  其次就是非洲。我們老一輩領導人在那兒經營50多年。非洲是未來很大的希望,因為那里有大量的未來的石油資源。我們最近剛剛聽說在喀麥隆又發現了一個大的油田。特別是幾內亞灣這個區域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一個石油基地,這里的尼日利亞、下面的安哥拉還有上面很多小國家都有很多油,所以這兒是一個重點。而且石油公司到這兒來有很多好處,因為可以馬上把油賣到歐洲去,也可以越過大西洋賣到北美去。而且賣的價錢會很好,因為我們知道美國和歐洲對于石油產品的質量要求非常嚴,很多中東油他們不要,委內瑞拉油不要,含硫量高的不要,煉起來麻煩的不要,含膠質高的也不要。

  其次我覺得就是中亞地區,它是未來石油接力的地區。我們知道在土庫曼斯坦有大量天然氣資源,還有在哈薩克斯坦也有很多油,用一個管道就可以輸入到中國來,非常方便。而且這些中亞國家受到恐怖主義的威脅,它的土壤就是貧窮,如果我們在這里勘探石油,當地肯定就會盡快地富裕起來,一旦富裕起來,恐怖主義的土壤就會沒有。

  再有就是這塊非常重要的黃色區域。原來誰也不認為南美洲有油,在歷史上南美洲曾經因為石油危機受到很大的打擊,包括南美洲的銀行體系崩潰,都跟那次石油危機有關系。這次首先在巴西沿海發現大量的石油資源,而巴西又跟阿根廷接壤,所以阿根廷也可能有油,那么在這個區域又可能發現大量的石油資源。

  最后還有紅色的一塊。我們知道南海的一部分資源當然屬于我們自己,同時很多國家跟這兒接壤,而大家都希望獲得這塊資源,所以這塊資源爭議比較大,我們暫時還是希望能夠擱置爭議。而且它們的油在三千米以下比較深的水里,勘探開發成本比較高,目前國際油價不斷下跌,這么高的成本去打這個油也不一定適合。

  【短片三】

  加速對外擴張,尋找穩定的石油供應,無疑是保障中國石油安全的首要命題。但這卻并非易事。因為世界上儲量最大的地區是中東,其探明儲量和生產能力,占全世界的60%以上。但這卻是美國的利益范圍。正是通過控制中東石油,美國能夠控制歐日,同時通過只能美元結算,來維系自己的美元霸權。這也就是為何美國不惜代價,發動伊拉克戰爭,并且如今對伊朗態度強硬的原因所在。簡單而言,世界上最優質的資源,早已被西方瓜分完畢。這就意味著,中國的石油版圖擴張,不得不面對更大的風險,面對更多質疑。首先第一點,就是中國公司出價過高,商業利益可能受損。中石油收購新加坡石油公司45.51%股權,收購價比其市價就高出20%多。值,還是不值,成為一個海外議論紛紛的話題。

  主持人:在參股當中有一些討論,有些人認為中國為這些收購所支付的溢價過高,那么中國支付這么高的溢價是否合理?

  李曉寧:石油是戰略性產品,它對整個工業的影響是長時間的,而且一個石油產品會影響很多旁支的產品。而且我們進入這個市場比別人晚,所以我們付出的代價,恐怕要比別人多一點。

  主持人:所以在商業第一和戰略第一中選擇,您覺得是戰略第一?

  李曉寧:對,戰略第一。還有就是要有個試錯過程,不能一上來全賺了。

  韓曉平:其實這里面分幾個層面,第一個是資本市場的層面。有時候購買一個公司和在市場上買它的股票是兩回事,買股票可能買得很便宜,但是要購買、控制它的時候,就必須付出更多的代價。

  第二個層面,新加坡這些公司主要不是資源類的公司,它是一個中轉公司。比如新加坡有很多油庫煉廠,又處在印度洋太平洋和我們南海交界的馬六甲海峽,很多的碼頭資源都可以使用,因此它是一個很好的中轉資源配置基地。所以我覺得中國的石油公司是從資源優化配置角度來考慮購買的,可能跟戰略和軍事并沒有直接的關系。商業利益是最主要的,因為它能夠最優化地配置資源。

  主持人:如果是商業第一的話又怎么理解過高的溢價呢?

  韓曉平:控制一個公司和買它的股票是兩回事,在市場上如果不多出錢,就沒辦法控制公司。

  李曉寧:我剛剛講的戰略是經濟發展戰略,不一定是軍事戰略。石油是一個高風險行業,不能每筆生意都掙錢,但必須冒這個風險,因為國家的基礎工業不能讓別人去做。

  【短片四】

  因為我們是后來者,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也許并不奇怪。西方社會,頂多是提出一些疑問。在我們今天的嘉賓看來,最大的風險還是來自政治方面。如何應對潛在的政治風險,高度考驗著中國的智慧。

  李曉寧:我還是堅持那個觀點,石油跟政治有很大關系,而且跟這個地區的發展不平衡有很大關系。比如中亞這個地方比較貧窮,一旦打出石油就有可能賣錢,把油賣給誰不賣給誰,這就成了很重要的問題。

  韓曉平:無論是非洲還是中東,當地的部族非常厲害,我們現在光考慮跟政府有很好的關系,并不能保證我們在當地的利益,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跟當地部族搞好關系。中國企業也非常了解這點,我們這次跟BP公司共同到伊拉克獲得資源,在巴士拉附近。巴士拉是英國長期占領的殖民地,這次打擊薩達姆的戰爭,英國人參加以后人死得非常少,就是因為英國人非常了解當地,而且跟當地部族關系非常好。我們跟英國人合作,就可以大幅度減少我們在那兒的風險。

  主持人:說到地緣政治的時候,想請二位說說非洲。大家會認為非洲是容易產生動蕩的地方,很多非洲政府今天可能還在,明天就倒臺了。

  李曉寧:要使中國人跟當地非洲人一起繁榮,絕不是我到你家把油全抽走,付你一點廉價的工資,廉價的地皮費,最后賣一個好價錢就走了,一定是一起繁榮,跟原來的老牌殖民主義的掠奪性絕不不一樣。

  韓曉平:非洲有一個特別特殊的情況,它跟中東非常相像,就是國家可以交替,但是部族不會變化,所以我們以前注重跟國家的關系,現在大家也發現這個問題,就更注重跟部族搞好關系了。

  還有像類似達爾富爾的問題,一些外國人因為蘇丹有油了跑來干涉,覺得中國怎么支持蘇丹政府來屠殺達爾富爾的人。實際上同樣的情況在索馬里,怎么屠殺他們也不去管,所以我覺得它們是雙重標準,酸葡萄心理。

  【短片五】

  除去地緣政治,以及商業環境這些顯性因素之外。在西方社會看來,中國油企的拼命海外擴張,還蘊含著一個極大的風險,那就是新能源技術的高速發展。尤其是本次危機之后,世界各國對于新能源技術的重視,提高到前所未有的位置。英國金融時報就指出,“中國石油企業今天真金白銀收購的資源到時候將一錢不值。事實果真如此嗎?

  主持人:我們看到現在新能源也是一個非常大的趨勢,尤其是美國新上臺的奧巴馬總統也提出新能源這樣一個大的戰略。在這樣一個背景之下中國投入很多財物和精力去儲備石油資源,包括去并購海外石油公司的股份,未來是否會隨著新能源崛起而大幅度縮水?

  韓曉平:如果你買的油太貴的話,未來可能有比較大的影響。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技術進步的前提下,全球都會減少對石油的需求和依賴,特別是美國。美國最近公布汽車法案本來是到2019年實施的,奧巴馬提到2016年,在他任期內必須完成的目標——全美所有的汽車一加侖跑35.5英里,折成我們的標準就是百公里油耗6.625公升。這是非常低的,這就意味著可能現在美國所有的車都做不到。但是如果要采取這個標準,美國很多車都必須用插電式的混合動力汽車,或者電動汽車。這一旦普及以后對石油需求的強度就有很大影響。

  李曉寧:有一個觀點我不完全贊同。剛剛提到新能源,石油它不僅僅是燃燒物,還有我們身上穿的衣服、化纖、油漆,所以石油可能是最廣泛應用的一種工業原料,其他比如發電和煤炭等能源不能完全代替它。所以石油在很長一段時間還是原料方面非常重要的東西,人們既恨它又離不開它。

  韓曉平:但是現在這個情況也在發生變化。我們喝水之前一定要往后看,這種塑料瓶子后面有一個三角,里面有“一二三四”。實際上我們現在喝水用的這種塑料都是來自于石油,都是對身體有很大的影響的,一超過70度就要釋放有害物質。

  我們最近碰到美國的一個技術PLA,把玉米變成乳膠然后做成塑料,這種塑料可以回收,而且可以做衣服。現在拿玉米做,以后可以拿淀粉、甘薯、甘蔗什么都可以來做。所以現在我們有很多技術更生態,可以替代石油。

  李曉寧:最近一兩年的價格我認為還是合適的。在明年,2010年、2011年、2012年石油價格會飆升。因為有一個觀點叫ASP,石油峰值概念——石油開采量到一定的時候會到頂峰,頂峰以后慢慢會走一段平原期。瑞典的石油峰值研究組織預算這個頂峰到2015年。當然這是一家之言,但是沙特也在買我們的貧油開采技術,說明他也在節省,所以這個緊缺的狀況說明價格會飆升。

  新能源是人們一種美好的愿望,我舉雙手贊成去這樣發展。但是像新能源能全面大幅度的影響石油這種重要的能源產品,在目前三五年內還看不到,十年內石油能源的主導地位還不會被撼動。

  【短片六】

  走出去,還要運回來,這樣才能完整保證中國的國家利益。而2009年中國的石油版圖,一個顯著的變化就是輸油管線的新突破。中俄原油管道談判了十幾年,因為各種原因,遲遲沒有結果。2月,中俄“貸款換石油”協議的簽署同時破解了這個難題。4月,管道的俄羅斯段開始動工建設,5月,中國境內的工程也正式開工。

  而隨著3月26日,中緬兩國簽訂了《關于建設中緬原油和天然氣管道的政府協議》等文件,中緬油氣管道塵埃落定。中哈油氣管道二期工程將于今年年底完工。

  至此,東北,西北,西南,三條管道順利打通。

  主持人:我們看到除了五大石油區域之外,中國的新石油之路還跟一個東西密切相關,就是輸油管道。這兒有一個題板,我們在這個題板上標出三條重要的石油管道,再請韓老師講解一下。

  韓曉平:我先講一個故事:丘吉爾最早當英國海軍大臣的時候,把英國所有軍艦都改成燒油,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他就勝了,因為德國的軍艦是燒煤,煤要先點火,兩天三天鍋爐才能達到溫度再出航,所以非常不適合。英國燒油以后啟動速度非常快,軍艦上可以裝更多炮彈,裝更多的水,可以續航更遠,所以在一開始就決定了勝利。

  但是英國所有的油來自伊朗,從伊朗或者從蘇伊士運河過來非常遠,而且整個運輸線都暴露在被攻擊的范圍之內,所以英國的石油安全、能源安全問題很嚴重,所以丘吉爾后來提出一個多元化概念——要保證安全,必須多元化。

  對于中國來說只有渠道多元化我們才能保證安全,而且只有多元化了,你才有更強的議價能力。

  主持人:韓曉平先生剛才說得特別對,對于中國的新石油戰略來說,不光走出去要多元化,我們的運輸渠道也要更加多元化。剛才在題板上我們看到三條石油管道,還有中國傳統上用的馬六甲海峽,我們來一一說一下這四個渠道。

  韓曉平:馬六甲海峽一直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它是油喉、黃金航道,很容易被恐怖分子襲擊。前段時間海盜不斷襲擊,也有人說背后是美國操縱的,是為了檢查北朝鮮的船到底有沒有違禁武器,有沒有核裝置。

  李曉寧:戰爭這個東西再過兩百年可能都消失不了,但是戰爭形態會發生變化。以前兩千年的戰爭都是戰略性戰爭為主,現在通過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包括科索沃新軍事變革,產生一個新名詞叫做控制性戰爭,就是不一定去占你的領土,但是在你的要害之處實施精確打擊控制,就可以讓這個國家癱瘓。控制性戰爭就要找節點。直布羅陀海峽、馬六甲海峽對于軍人來說都是良好的控制點。如果一條通道只屬于一個軍事控制點,那就是很難受的一件事情。

  主持人:我們跟俄羅斯談了十幾年價格問題沒有談攏,為什么最近取得了突破?

  李曉寧:金融危機的情況下,最近我們給它很多貸款,而且不是一小點貸款。自從前蘇聯解體以后,俄羅斯經濟大大衰落,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就靠骨架撐著,而石油是它重要的骨架。為什么普京上臺以后迅速把霍多爾科夫斯基這些石油寡頭控制起來?就是由國家來控制最重要的資源,保證國家不垮臺。

  韓曉平:金融危機的時候國際油價暴跌,跌到30多美金,俄羅斯現在唯一就是靠這點油掙點錢,因此整個國家經濟支付出現很大問題,再加上這段時間一不留神外資大量抽逃,還有格魯吉亞戰爭以后西方國家就是想整它,所以整個經濟出現很大問題。這個時候如果中國給他一些資金,他可以繼續用于石油勘探開發投入。因為對于全球來說,油價暴跌或者油價暴漲的時候,影響最大的是在石油勘探開發方面的投入可能會減少。如果這時候減少,我們現在可能看不到影響,但是影響的是未來。等到經濟再復蘇的時候,因為前兩年石油勘探開發投入不足而導致后繼無力。

  俄羅斯現在面臨的問題就是沒有錢,整個國際支付都出現問題的時候,中國給了他一筆錢,這筆錢只是石油作為一種質押,將來用石油歸還,如果沒有錢還就用石油來償還。價格本身還是按國際油價確定,所以表面上看是石油交易,更多還是金融資金的交易,而且我們貸給它的錢還是比較高的,至少比買美國國債要高,所以從政府投資來說是比較合適的。

  李曉寧:有一定量的非常可觀的戰略儲備,有很好的多元的戰略渠道,這都是一個大國必備的。

  主持人:無論怎么說,中國的新能源之路,尤其是新石油之路已經開始展開了。無論是對全球五大地區的布局頻頻出手,還是對三大石油管道的疏通,我們都看到中國在國際石油市場上走得越來越遠,越來越主動。我們也希望未來看到中國的石油巨頭有更多的動作帶給我們。感謝您收看今天的《22度觀察》,我們下期再見。




責任編輯: 張磊

標簽:中國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