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千瓦級風電城市夢想成真
近日從張家口市發改委獲悉:目前,張家口市風電裝機容量已突破100萬千瓦,成為河北省唯一、國內少數幾個風電裝機突破百萬千瓦的地級市。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造就了張家口市特有的氣候特點——多風。據權威機構初步評估,該市風能資源儲量達2000萬千瓦以上,且可開發區域地處京津唐電力負荷中心,地勢平坦、交通方便,具有良好的開發價值,是國內不可多得的風電開發寶地。
擁有資源意味著成功,但有了資源并不等同于成功。隨著國家對于風電產業發展的重視,張家口市風電產業進入了“磁懸浮”時代,諸多全國第一、全省第一被依次收入囊中。2007年全國首個百萬千瓦級風電示范基地花落該市;2009年2月張家口市又獲批成為全國首個建設雙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市;2007年、2008年張家口市風電裝機量和并網發電量均為全省第一,位居國內地級市前列。
進入21世紀,中節能、中廣核、中水投、龍源等國內風電巨頭紛紛搶灘登陸張垣,全市總裝機規模由1998年的0.985萬千瓦飛躍到今年8月底的133.255萬千瓦,而到2020年張家口市風電裝機總容量預計將達到1000萬千瓦以上,建成國內“風電名城”就在不遠的將來。
風光互補開啟風電新紀元
今年7月,國內首個風光儲能綜合示范項目花落張家口市,一種全新的風電發展模式在該市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張家口市風電產業從此邁入了風光互補的時代。
近年來,隨著國內風電產業的蓬勃發展,也衍生出了一些問題,遠程輸送難就是其中之一。據風電專家介紹,風能受季節、時間等因素影響較大,如7月、8月風力發電量僅為2月、3月的三分之一左右,風電的不穩定性嚴重制約了電能的遠程輸送。張家口市裝機規模過百萬,輸送問題非同小可。為此,該市在全國較早開展了風光互補模式的嘗試,去年10月在尚義縣建成了全省首個風光互補示范區。
良好的風電產業基礎和風光互補經驗令國家電網公司決定將國內首個風光儲能綜合示范項目放在張垣,這也標志著張家口市風電產業邁入了風光互補時代。
資料顯示,該項目占地面積200平方公里,開發規模為50萬千瓦風電、10萬千瓦太陽能光伏發電、7.5萬千瓦化學儲能,總投資120億元,建成后將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風光儲三位一體示范工程。
“張垣制造”撐起風電“龍型經濟”
8月15日,張家口風電產業園項目開工奠基;7月30,日運達張北風電生產基地首批風電機組下線;去年12月,坤源風電項目投產……張家口市正經歷著一場由風電大市到風電強市的蛻變。近年來,盡管該市風電裝機容量呈幾何倍數增長,但“兩頭在外”的發展模式卻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風電產業的發展。
為此,張家口市在開發風能資源的同時,堅持走優勢資源產業化發展之路,依托豐富的風能資源和具有優良傳統的機械加工產業優勢,積極尋求風電設備加工本地化,做張垣人自己的風機。同時,主動與國內機械設備制造強企接洽合作,擴大風電設備生產及加工能力。由具備本地生產塔筒能力到具備本地生產葉片能力,再到浙江運達、三一集團風電設備制造大項目的簽約落戶,使得該市風電產業鏈條環環相扣,逐步趨于完整化。目前張家口市已具備了本地生產風電全套設備的能力,風電產業“龍型經濟”正在迅速崛起。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