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中國企業尷尬面對低碳經濟

2009-09-15 09:43:08 《浙商》   作者: 胥馨  

黃鳴站在機遇與尷尬的十字路口。

  這位中國知名民營企業——皇明太陽能集團的董事長,不久前在北京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主辦的“低碳企業創新論壇”上說,由于沒有足夠的準備,很多企業發現自己嘴大肚子小。

  皇明太陽能集團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太陽能熱水器制造商。但是黃鳴卻不得不面對這樣的尷尬:最近國家出臺一個新政策,投入100個億幫助100個縣市推廣太陽能和建筑結合,結果發現中國沒有設計院、規劃院可以來完成。而皇明只有一個太陽能設計院,只有不到100個人,要面對100個城市上億平方米的建設規劃設計任務,他們沒法承擔。

  事實上,這并不是黃鳴個人的尷尬,這是所有中國企業在低碳時代集體競爭力的尷尬。

  創造低碳的生活方式

  如果你現在還不關心氣候變化,套用一句娃哈哈的廣告詞,對不起,你“OUT”了。

  今年年底聯合國氣候峰會要在哥本哈根舉行;奧巴馬上臺之后,中美之間關于氣候變化和能源、環保議題的高層對話緊鑼密鼓;低碳經濟成為拯救世界金融危機的新藥方,各國相繼推出綠色救市計劃……

  根據匯豐銀行的計算,中國在4萬億救市計劃當中的34%,相當于2010億美元投到與綠色產業、新能源相關的領域。 2008年投資中國大陸新能源和清潔技術的風投資金達到13億美金,被投企業55個,都比2007年的數據翻了一番以上。

  其實,皇明是一直身體力行走在政策前面的。黃鳴介紹說,皇明在很多地方都非常嚴謹,但有一件事情是老板拍腦袋決定,就是在太陽能熱利用的所有研究領域,老板說投多少就投多少。“我從不算賬,但結果都投對了。因為這些領域都是空白。”黃鳴說,這些投入給企業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比如一個太陽能熱發電項目,全球僅皇明一家能做,不管是國際市場還是國家招標,都找不到第二個競爭者。

  而歐洲太陽能熱利用產業起步比中國早十幾年,現在卻遠遠落后于中國。“為什么?就是因為依賴。”黃鳴介紹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時候,歐洲大力推廣太陽能,但石油危機一過,政策沒有了,太陽能設備都爛在了樓頂上。而現在協會、企業一邊罵政府一邊罵銀行,等著政府再給政策。“這是一個悲劇。”黃鳴說。

  作為低碳經濟的倡導者,他希望改變一些現狀。他對《浙商》記者說,要讓每一個人的生活方式都是低碳的,“我每次到北京來都是坐火車,開人代會的時候,到各個新聞媒體,尤其是從南到北,基本上都是坐地鐵。”

  低碳經濟的成本悖論

  低碳經濟是不是一個經濟上高投入技術上高風險的領域?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斯特恩爵士的報告認為,氣候變化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很可能達到全球每年GDP的5%-20%,尤其對發展中國家影響更為嚴重。但如果現在就去行動,應對氣候變化所需成本僅為全球每年GDP的1%。

  而根據麥肯錫的研究表明,約75%的減排能通過非技術措施,或現有成熟技術措施實現,約25%的減排潛力在其整個生命周期中成本為零,甚至為負。

  在這場低碳企業創新論壇上, WWF氣候變化與能源項目主任陳冬梅承認,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成本是現實問題。

  面對企業代表對低碳經濟高成本的顧慮,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副總裁李躍明確表示,“節能減排是成本收回最快的投資。”

  李躍算了幾筆賬:“我們今年投2.3個億安裝了一種智能窄頻開關,年節電1.8億度,一年半就能收回投資。我們給機站安裝智能通風系統,投入2.4個億,年節電8000萬度,三年回收(成本)。投入4400萬安裝100萬支節能燈,一年減少用電2000萬度,最多兩年回收成本。我想問,現在能有什么項目有這么高的投入產出比?”

  據氣候組織8月新鮮出爐的《中國的低碳商機》報告稱,目前,中國已經是世界上風力發電裝機增長最快的國家,是世界最大的光伏組件出口國,世界最大的太陽能熱水器的生產國和消費國。在上榜的全球100位綠色巨人中,中國內地占17席,其中11人從事太陽能產業。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唱響中國企業低碳發展之音”項目對6個行業12家中國企業的案例研究,同力水泥(11.21,-0.14,-1.23%)2006年以來投入2800多萬元實施余熱發電工程和40余項技術改造,取得了1.04億元的經濟收益,相當于其全年銷售收入的4.4%,全年凈利潤的50%。

  在WWF氣候變化與能源項目主任陳冬梅看來,信息通信技術行業有望在十年后像今天的太陽能一樣,成為低碳經濟騰飛的引擎,到2020年,僅用ICT實現電機系統優化一項就能幫中國減少2億噸CO2排放,相當于荷蘭一個國家在2006年的排放總量。

  低碳時代的創新風險與競爭力

  除去對于成本的疑慮,WWF氣候變化與能源項目主任陳冬梅對《浙商》記者表示,技術信息、市場融資總是偏向大中型企業,無論是生產流程改造、產品升級轉型還是新技術研發,中小型企業都面臨著更大的風險和挑戰。但同時陳冬梅認為,中小企業并非無可作為,它們可以發揮靈活、敏銳的優勢,在低碳經濟大潮中捕捉商機。

  在印度,不懂任何技術的農村婦女就可以邊帶孩子邊在家創業,從事村莊家庭蓄電池電站的維護工作。誰家的電站出了問題,這些婦女作為大能源公司延伸的抓手,幫助聯絡技術人員。

  “這樣的商機現在遍地都是,”陳冬梅提示道,“比如北京、深圳等試點城市都在推動電動汽車的政府采購,城市里的電池更換業務誰來做?它不需要你購買電池或設備,主要是網絡管理,中小企業就可以做。”另外,為大企業的低碳轉型提供服務,本身就能產生很多商業機會,“低碳服務業將會興起”。

  近期法國、美國相繼提出碳關稅的設想,給中國企業敲響了警鐘:發達國家間可能形成“低碳共同體”,設置碳排放國際規則和貿易措施,形成“中國制造”走出去的新壁壘。歐洲的一些超市開始推行商品的碳排放標識。消費者的行為選擇必然最終傳導到商品的生產過程,高排放高耗能的生產方式會被市場拒之門外。

  同濟大學可持續發展與管理研究所所長諸大建教授在接受《浙商》雜志采訪時說,今后企業的競爭,本質上是碳生產率的競爭,也就是單位二氧化碳能產生的經濟效益。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低碳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