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 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油氣
  • 綜合
  • 煉油工業:從“小茶壺”到千萬噸級基地

煉油工業:從“小茶壺”到千萬噸級基地

2009-09-21 09:48:15 中國石化新聞網   作者: 余峻才 葉文峰  

解放初期,中國年煉油能力只有十幾萬噸。閔恩澤院士回憶說:“1955年,我國只有3座10萬噸/年煉油廠,外國人譏笑我們是在‘小茶壺’里煉油。”

從“小茶壺”起步,通過60年的發展,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煉油國,有15個千萬噸級的煉油廠。“我國煉油年加工能力從建國初期的十幾萬噸發展到現在的4億多噸,煉油技術從一片空白,發展到全部成套煉油裝置技術都實現國產化。這是很了不起的變化。”中國工程院院士徐承恩感慨不已。

煉油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經歷了三次大的跨越。從1863年第一次進口煤油,到1963年油品基本自給,實現這個跨越整整用了100年;從20世紀60年代初到90年代末,中國煉油工業在產能規模和技術上都實現了巨大飛躍,進入世界煉油大國行列;目前,中國煉油工業整體競爭力不斷增強,正在實現從煉油大國到煉油強國的跨越。

1949年,我國年煉油能力只有11.6萬噸,比不上現在鎮海煉化兩天的煉油量,主要集中在西北的玉門煉油廠和獨山子煉油廠。新中國成立后,撫順石油一廠油頁巖煉油、錦州合成油廠煤煉人造油相繼產出油品,煉油工業有了新的發展。1959年發現了大慶油田,解決了制約煉油發展的原油問題,煉油工業有了突破性飛躍,到1963年我國油品基本實現自給,告別了依賴“洋油”的日子。

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煉油工業依靠自主技術不斷發展壯大,也經歷煉油石化企業改組改造的調整發展過程,調整了煉化工業布局,改變了過去布局分散、規模較小、集中度較低的狀況,推進了煉化一體化,實現了規模化、基地化、集群化發展,在長三角和珠三角、環渤海地區形成了三個大型區域性煉化企業集群。一批現代化的大型煉廠經過科學布局也在建設之中。

中國石化煉油業務得到長足發展。1988年,加工規模400萬噸/年以上的大型煉油廠只有9個,到2008年底,一次加工能力在500萬噸/年以上的企業共有18家,旗下擁有鎮海煉化、茂名石化、廣州石化、海南煉化、高橋石化、上海石化、金陵石化、揚子石化、齊魯石化、燕山石化、青島煉化等11個千萬噸級煉油基地,煉廠平均規模達到532萬噸/年。

2009年,鎮海煉化年原油綜合加工能力達到2300萬噸,這已是世界級規模。2009年5月27日該廠生產的1萬噸符合歐Ⅴ排放標準的車用柴油運抵香港,標志著中國石化生產的車用柴油質量已經達到世界最高標準。

中國煉油工業伴隨著國家經濟發展的步伐,60年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但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也在世界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萬噸級 茶壺 煉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