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新標桿爭創一流(組圖)

2009-09-22 11:44:37 中國石油報

井下102隊施工現場綠色環保井井有條

上世紀70年代,206隊員工冰天雪地維護井口

 敖古拉采油隊新員工現場培訓 

大慶油田抓典型、立標桿,基層建設的水平越來越高。從會戰時期的西水源、油建十一中隊,到現在的中十六聯合站、敖古拉綜合采油隊等一大批基層建設的標桿層出不窮,帶動了全油田幾千個基層隊你追我趕地爭創一流

劉備戰班組 就要當個好工人

在大慶油田,有一個班組明星云集,熠熠生輝,它就是劉備戰班組。這里既有新時期好工人、中央企業勞動模范樸鳳元,也有曾獲大慶油田優秀共產黨員、集團公司優秀青年等多項殊榮的好班長劉備戰,2009年6月,他們受到胡錦濤總書記的親切接見。

劉備戰班組是大慶油田物資集團讓胡路倉儲公司機械一隊一個修理班,1971年3月組建到現在,已由最初的3名修理工發展為技術工人14名,主要承擔公司內部推土機、裝載機、抓管機等各種類型40臺套的大型機動車輛、設備的維護保養及修理工作。38年來,這個班組秉承光榮傳統,鑄牢“干是千斤頂,學是螺絲釘”的班魂,共修理車1.8萬多臺次,設備的出勤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年節約創效20多萬元,先后完成了推土機等工程機械的特種螺絲拆裝工具、發動機部件拆裝工具等30多項設備修理技術發明和革新。2009年8月,這個班組新發明——剎車活塞拆裝器,不僅入選了油田革新成果展,還被大慶油田科技博物館收藏。

劉備戰班組堅持文化立班,堅定“就要當個好工人”的信念,積極推行“6S”管理,采取“互查互評”等方法,把班組打造成車間窗明幾凈、工具锃明瓦亮、資料齊全規范、文化氣息濃郁的新型班組。2009年3月,大慶油田黨委和大慶油田命名該班組修理工人樸鳳元為“"新時期好工人”,并以班長劉備戰的名字命名該班組為“劉備戰班組”,并把他們身上體現出的精神概括為“好工人”精神。

中十六聯合站 永遠做油田精品

永遠做油田精品,是大慶油田采油一廠三礦中十六聯合站的核心理念。1997年11月,這個站投產不久,一些建設質量問題相繼出現,成為大慶油田普遍關注的“中十六聯現象”。面對挫折,中十六聯黨支部提出了“永遠做油田精品”的發展理念,帶領員工開始了由傷心站、丟人站到樣板站、精品站的打造過程。一年后,中十六聯浴火重生,質量達標率、一類設備率等10項指標全部達到100%,生產管理達到無泄漏站標準,一舉捧回大慶局樣板站的獎牌。

如今,精品意識成為全站員工的自覺行為,融入到了每名員工的言行舉止。全站每天填寫的6個記錄本、12張報表、1700多個數據,字跡工整,如出一人,“人人仿宋體,全站一支筆”,點滴的日常工作都滲透著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對他們的影響。集團公司“百面紅旗”扛回來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狀捧回來了,中十六聯進入了創新發展的新時期。

鑄造精品站,先育精品人。面對創建百年油田的新形勢,中十六聯永遠做油田精品的信念始終不變,執著地創新發展的勁頭始終不減,超越自我的意識始終不退,向著創建“學習型的組織、和諧的集體、一流的社會主義現代企業最先進的基層單位”的目標邁進,培育出了追求一流、勇于超越的進取型班子、旗幟型黨員和知識型員工。今天的中十六聯,班前會上嘹亮的自創站歌,接聽電話的文明用語,軍事化的內務管理,站區行走二人成列、三人成行的軍人作風,藍與綠交相輝映的花園式站區,處處體現中十六聯生機勃勃、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

南八聯合站 大慶油田“好八聯”

鐫刻著“石油戰線新八聯,胸懷偉業創百年”的安全門,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整齊的泵房排列在平安路兩旁,蒼翠挺拔的松柏,見證了她的進步與成長。她,就是大慶油田的好八聯——大慶采油二廠南八聯合站。

南八聯投產于1985年10月,是一座油、氣、水、電高度集中的綜合型聯合站。建站初期,干部員工生活和工作條件十分艱苦,南八聯提出“克服困難、創造輝煌”的口號,實現了超額完成生產任務的目標,為大慶油田聯合站管理提供了寶貴經驗。

上世紀90年代,由于油田二次加密井的大面積開鉆和投產,南八聯作為油田最大的聯合站,外輸生產任務日益繁重。這個站以“提高自身素質,適應崗位要求”為目標,重點加強班子建設、黨支部建設和員工隊伍建設,推行“四個一”培訓計劃,培養出以唐麗宏為代表的省部級青年崗位能手及廠級以上技術能手12人,“全站通”15人,崗位操作明星23人。

近年來,南八聯提出了“明天靠我去創造”的核心理念,推行“計劃—實施—驗收—總結”四步工作法,制定《員工行為規范》,開展“創建高品位八聯”等活動,經過4年的不懈努力,打造了具有南八聯合站特色的安全文化,創新了聯合站4E管理法、崗位事故應急聯動鏈、星級班組互動等管理模式,使全站各項工作保持了較高的管理水平。近年來,南八聯合站先后獲得全國、省“安康杯”競賽優秀班組、大慶油田功勛集體、先進集體、先進黨支部等榮譽稱號。

北十五聯合站 永遠追求新起點

大慶采油三廠第五油礦北十五聯合站建于1998年10月8日,主要擔負油田北部408口油井的原油脫水和聚驅含油污水處理任務。11年來,站黨支部堅持傳承“三老四嚴”作風,深化發展基層站隊文化,永遠追求新起點,各項經濟技術指標、質量指標始終優于油田樣板聯合站標準。

建站初期,一名女工在給電機刷漆的過程中,電機殼一條凹槽部位漏刷。站黨支部抓住這件小事,發動職工深入開展大討論。大家感到,漏刷一條凹槽,漏掉了嚴細的作風,漏掉了主人翁責任感。這件事讓全體職工懂得,今天的工作永遠是明天工作的基礎。由此,“今天永遠是起點”這個核心理念應運而生.近年來,為進一步挖掘它的內涵,他們把這一理念細化為“三無四有”、“事不過夜”和“三不放過五做到”,形成了“我靠北十五聯生存,北十五聯靠我發展”價值觀,不斷向文化管理邁進。

實踐中,這個站堅持把文化理念融入生產管理全過程,引導員工“把平凡工作做精,把日常工作做細”。如今,文化理念成為軟約束,培養和錘煉了全站職工自覺從嚴的過硬作風,員工自主管理能力進一步提升。截至目前,累計巡檢23萬余次無一漏檢、化驗8萬3千多次無一差錯、填寫各類生產報表5萬9千多張無一涂改,安全生產無事故。2005年榮獲集團公司先進集體稱號;2006年被國資委授予“中央企業學習型紅旗班組”稱號,并評為油田公司“基層建設十大標桿單位”之一,同時被命名為“永遠追求新起點的聯合站”;2007年被評為集團公司先進黨組織。

敖古拉綜合采油隊 扎根外圍獻石油

翻開大慶采油九廠敖古拉采油作業區敖古拉綜合采油隊的創業史,荒原、黃沙、板房歷歷在目。1990年10月成立以來,這支地處偏遠外圍油田的采油隊,繼承發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以“群星爭輝創一流、扎根外圍獻石油”為目標,積極探索基層隊標準化建設新途徑,創出了外圍“三低”油區連續8年穩產7萬噸的奇跡。

創業之初,這支采油隊住的是四面透風的板房,吃的是硬邦邦的干糧,喝的是土井水。在聯合站尚未竣工、管線沒有鋪設、不具備投產條件的情況下,他們不等不靠,在井口安裝了水套爐、架起了高架罐,使油井提前投產。

投產以來,敖古拉綜合采油隊堅持開發上精雕細刻,管理上精益求精,形成了“"群星爭輝,永創一流”的敖古拉精神,獨創了“三清、四及時、五對扣”、“三級管理法”等成功經驗,推動采油隊從達標隊一步步邁向金牌隊三連冠。2000年起,步入大慶油田功勛采油隊行列。

世紀轉換,千年更迭,新時期,敖古拉綜合采油隊率先實施了點項管理、文本化及專業化、單元化管理,有效激活了用人機制,提高了工作效率,逐步實現了效益最優化,創出全廠單井綜合用人最低水平,為現代石油企業班組管理探索出了作業區管理新模式。2004年,榮獲大慶油田功勛集體榮譽稱號。2006年,被國務院國資委授予“中央企業學習型紅旗班組”、被大慶油田評為“基層建設十大標桿隊”,被油田黨委命名“新區創業明星隊”。2009年,這個隊被集團公司黨組評為“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

井下作業102隊 玉門組建 大慶建功

大慶油田井下作業102隊始建于1958年,前身是1201鉆井隊,1960年從玉門油田來大慶參加石油會戰,主要擔負油田油水井壓裂施工任務。1964年更名為井下作業七隊,1987年更名為井下作業102隊。

作業102隊繼承和發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培育形成了以進取、奉獻、求實、創新、敬業為核心的“硬七隊”精神,在大慶油田脫穎而出,成為生產隊伍中的一面旗幟。曾被石油部、黑龍江省委命名為“"井下作業硬七隊”、“攻堅啃硬、奮發大干的硬七隊”"。曾獲集團公司“百面紅旗單位”和大慶油田“金牌隊”七連冠和“功勛集體”、“基層建設標桿單位”等殊榮。

2009年,作業102隊積極推進精細管理模式,打造精品工程;堅持推行干部承包工序責任制,嚴把質量關口;堅持以師帶徒“傳幫帶”活動為載體,把“硬七隊”的精神傳承下去,讓精湛的技藝留了下來;堅持“崗位無隱患、操作無違章、施工零缺陷、責任保安全”的工作理念,嚴格執行存在隱患不開工、方案不清不開工、設施不全不開工、不穿勞保不開工的“四不開工”制度;始終堅持“一切為了油田健康”和“施工一口井,創造一片綠”的環保理念;推行“用戶第一,服務至上”為宗旨的“八無、四滿意”服務標準和服務目標,從而實現了“四個一樣規范”,即邊遠地區與繁華地區施工一樣規范,沒有特殊要求的井與有特殊要求的井施工一樣規范,沒有人檢查與有人檢查施工一樣規范,效益低的井與效益高的井施工一樣規范。

貝16作業區 呼倫貝爾立標桿

“我自愿投身海拉爾—塔木察格盆地石油會戰,傳承大慶精神,開拓進取、銳意創新……”這是一份刻在海塔盆地上的誓言。為了這份誓言,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海塔石油勘探指揮部的全體將士義無反顧,奔向美麗的呼倫貝爾草原。這其中,就有貝16作業區的139名干部員工。

貝16作業區于2003年7月份成立,地處于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右旗貝爾蘇木(鄉)境內。2004年2月10日,大慶油田發現井——貝16井正式轉交該作業區管理,6年來,這個作業區以改革管理為動力,以科技創新為手段,以安全環保為前提,以資源節約為己任,在實踐中摸索、在摸索中前進、在前進中發展,扎實推進油田持續有效和諧發展,保持了良好的企地關系,安全環保、生產管理、和諧建設等各方面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重天。截至2009年9月,這個作業區由一口井發展為油、水井119口,油田管理面積5平方公里。累計生產原油51.7萬噸,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2009年,貝16作業區緊緊圍繞海塔指揮部“1085”會戰奮斗目標,會戰奮斗目標,揚傳統,塑形象,承鐵人偉業;拓業績,展風采,建綠色油田,大力開展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再學習,再教育活動,堅持"油地共建、互利雙贏"的基本方針,確保油地關系健康和諧發展,為有效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為油田持續發展,再做貢獻,再立新功。

采收率實驗室 一路超越一路行

大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采收率實驗室成立于1965年,是中國石油集團公司提高采收率工程技術中心,主要從事大慶油田三次采油等提高采收率技術的研究與開發。近年來,采收率實驗室以為國分憂、為油奉獻為己任,形成了超越權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的“三超”精神,涌現出了“新時期鐵人”王啟民、集團公司優秀科技工作者伍曉林為代表的新老三采技術專家。

“三超”精神是大慶油田科技工作者身上體現出的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時代精神。在它的引領下,大慶油田實現了三次采油領域的五大轉變,有力地支撐了大慶油田的可持續發展。2002年,三次采油年產油量已連續7年超過1000萬噸,占油田總產量的四分之一左右。2007年,全油田開始工業化推廣應用三元復合驅油技術,截至2009年5月,已投入區塊47個,總井數1.3萬多口,累積產油1.2億噸。

2009年6月26日,胡錦濤總書記考察大慶油田,在勘探開發研究院采收率實驗室,總書記指著墻上的條幅高興地說:“你們提出的‘超越權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很有氣魄,希望同志們繼續弘揚這種精神,瞄準更高目標,攻克更多難關,使大慶油田不斷煥發新的生機,為確保我國能源安全發揮更大作用。”采收率實驗室承擔國家、中國石油股份公司和油田重點科技攻關科研項目218項,已有162項科研成果獲國家、省部、局級科技進步或技術創新獎,121項獲國家發明專利。《大慶油田聚合物驅油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大慶油田泡沫復合驅技術》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海拉爾錄井隊 科學勘探的眼睛

中國石油錄井行業唯一一個“百面紅旗”單位是大慶鉆探地質錄井一公司海拉爾錄井隊,主要擔負海拉爾盆地及木察格地區的油氣發現和油藏評價任務。1985年以來,他們用辛勤的汗水為海拉爾油氣勘探開發做出貢獻,成功地樹起了“大慶錄井”的品牌形象,被譽為科學勘探的眼睛。

面對海拉爾盆地極其復雜的地質構造情況,他們發揚科學嚴謹的工作作風,樹立“千錯萬錯錄井數據不能錯”的質量理念,堅持做到“"不放過一項差資料,不原諒一個小毛病,不容忍一個差不多”,真實準確地采集好每一項資料。2001年,海拉爾錄井隊扎根條件艱苦的呼倫貝爾草原,擔負起為大慶油田尋找接替儲量的重任,相繼獲得了貝302井、貝16井、德112-227井等重大井筒油氣發現,歷史性地推動了海拉爾盆地勘探開發進程。

近3年來,海拉爾錄井隊積極開展技術創新,不斷探索適應海拉爾盆地條件的錄井工藝,把井壁取心、氣相色譜等新技術運用到錄井工作中,把勘探錄井技術應用到開發錄井中,確保在斷陷型盆地發現每一層油氣顯示,為大慶油田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了貢獻。如今,海拉爾錄井隊已連續多年被中國質量協會石油分會評為“石油企業用戶滿意服務明星隊”,并獲得大慶油田公司“功勛集體”、“十大標桿單位”、“科學嚴謹的錄井隊”等榮譽稱號。截至2009年9月,這個隊累計完成900余口井的錄井工作量、100余萬米的錄井進尺、17.2萬余層油氣顯示的精確發現,采集資料合格率、油氣顯示發現率、取芯層位取準率、資料上交及時率均達到100%。

采油206隊 永遠有更高的追求

大慶油田采油三廠一礦采油206隊始建于1964年9月,截至2009年9月,已累計生產原油1345.7萬噸。多年來,面對進入特高含水期的薩北開發區,隊黨支部結合基層建設實際,提出了“永遠有更高的追求”這一理念,向著制定了“筑堅強堡壘,建鐵人隊伍,創最佳業績,當行業一強”的目標奮勇前進。1998年至2000年連續三年奪得金牌“三連冠”。

2004年,針對采油隊人崗最佳匹配難、激勵約束考核難、材料成本控制難等實際,他們探索實踐了內部市場化管理模式,引入內部市場調節機制,推行員工崗位競聘,激發基層管理活力。

2005年以來,這個隊堅持用“三老四嚴”帶隊育人,著力錘煉作風過硬的員工隊伍。他們將“三老四嚴”具體化為“資料講全準、責任講精心、技術講精通、管理講精細”,并以此教育規范約束員工。全隊職工做到了責任講精心,做到嚴不懈怠、事不過夜、資料講全準,做到做不走樣、取不失真、技術講精通問無差錯、做無失誤、管理講精細,管不跑粗、細不漏點,年年超額完成油氣生產任務。

2009年,206隊憑著過硬的作風,實現了10年沒損壞一個中尾軸、沒損壞一臺變速箱、沒堵過一口油水井。先后榮獲黑龍江省先進黨支部、大慶油田功勛集體、大慶市勞動模范先進集體等光榮稱號。2006年,被大慶油田評為基層建設十大標桿單位,2007年、2008年連續兩年,被評為大慶油田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先進集體。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標桿 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