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重點電煤訂貨終于在經歷了煤電雙方數年的艱難“頂牛”后,因矛盾激化到不可調和的地步, 電價改革提到日程上來,國內電力企業翹首期盼的“煤電聯動”有望在年內實行。
8月,2009年度重點電煤談判因雙方各自堅持自己的定價標準不肯讓步,及國家發改委徹底退出談判,使得煤電雙方矛盾不可調和而談判告一段落。然而,距離2010年的煤電談判僅剩一個季度了,煤電雙方已經在醞釀新一輪的磋商。
2008年,火電行業陷入了全行業虧損的尷尬境地。由于煤炭價格暴漲,五大電力集團的總虧損額度在400億元左右。為了不再遭受虧損之苦,五大電力集團面對煤企提出的合同煤漲價的要求,采取了抱團抵制的態度。 在“2009煤炭訂貨會”上,五大電力集團沒有簽下一筆電煤合同。
電煤價格、上網電價、銷售電價到底是高還是低?為識“廬山”真面目,還需要跳出現行價格體系的局限,從煤、電、運產業鏈整體以及政府行為的角度,對形成矛盾的機理進行考察。
第一,已經放開的“市場煤”機制并不完善,推動了煤炭價格虛高。從1993年開始,國家逐步放開了煤炭價格,但是至今,電煤交易仍被分割為行政辦法規定的重點訂貨合同交易和市場采購兩個完全不同的市場,沒有形成全國統一的市場體系和各方共同遵守的交易規則。近年來,煤炭訂貨會改稱重點煤炭產運需銜接會,基本上由國家提出框架性意見,要求企業自主訂貨、行業協會匯總。每次產運需銜接會實際上變成了煤電兩大陣營的集中博弈會,訂貨會從開始的有價有量,到有量無價,到今年的無價無量,作用已十分有限,合同履約率也逐年降低。
第二,電煤物流中間環節多,鐵道運力市場化程度低,成為煤炭加價的重要因素。我國煤炭資源主要分布在華北、西北地區,消費地集中在東南沿海發達地區。電煤主要從北方產地出發,經公路、鐵路運輸,集結至北方沿海港口,再經水路運往東南沿海地區,物流成本已達到電煤消費價格的30%~60%,下游企業不堪重負。
第三,尚未放開的“計劃電”無法建立起市場價格傳導機制,提高了成本和中間加價,壓縮了電廠利潤空間。2002年以廠網分開為標志的電力體制改革,只在發電環節打破了壟斷,開始引入競爭機制,與國務院確定的電力市場化改革目標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第四,地方政府為獲取資源收益,開征各種名目的收費,推動了電煤價格上漲。
一年一度的重點電煤訂貨終于在經歷了煤電雙方數年的艱難“頂牛”后,因矛盾激化到不可調和的地步, 電價改革提到日程上來,國內電力企業翹首期盼的“煤電聯動”有望在年內實行。
中國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14日發布《2008年度電價執行情況監管報告》稱,電煤價格矛盾突出令去年發電企業虧損嚴重,今后將加大對電力企業電價政策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力度,配套推進電價改革,逐步理順煤電價格關系。
其實早在去年11月底,中電聯向國家發改委上遞了《關于2008年電煤合同價格大幅上漲情況的緊急報告》。報告建議在2009年上半年適時實施煤電聯動,并建議取消已實行兩年的發電企業自行消化30%電煤成本上漲因素,將電煤質量下降和鐵路運費、海運費、汽車運費、油價上漲等因素一并考慮,實施綜合煤電價格聯動。該意見的推出實際是對電力產業鏈利益再分配。目前電煤供需形勢緩和依然脆弱,長遠看,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是只有理順電價市場化定價機制,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煤電倒掛引發的電廠虧損和電荒困局。
對于化解煤電矛盾,進行電價改革,國家應該考慮實行煤電價格聯動,同時配合競價上網方式,這樣有助于保證電企的盈利。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