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 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煤炭
  • 綜合
  • 中國煤業邁入大礦時代 煤變大戲愈演愈烈?

中國煤業邁入大礦時代 煤變大戲愈演愈烈?

2009-11-09 09:27:14 新華網

山西千座煤礦八億噸產能 內蒙古億噸基地明年建成

也許是因為在"保八"背景中,2009年上半年,山西是全國唯一GDP負增長的省份;也許是因為 "煤老板"和"煤老大"等字眼多年來與這塊土地如影隨形,山西煤業重組的這場疾風驟雨,成了今年最受關注的事件之一。

事實上,不獨山西,一場席卷全國煤炭業的整合風暴從去年就已降臨。

大礦時代即將來臨

根據2007年11月發改委公布的《煤炭產業政策規劃》,全國要建13個大型煤炭基地,到2010年底,全國年產量1億噸以上、5000萬噸以上的特大型煤炭企業集團要分別達到6-8個和8-10個。2009年8月,國家安監總局等14個部委聯合下發《關于深化煤礦整頓關閉工作的指導意見》,重申力爭到2010年把全國小煤礦數量控制在1萬座以內,這也是各省紛紛將整合大限設在2010年底的原因。

黑龍江省將全省7個礦務局合而為一,河北號稱到2010年底將原有349個煤礦減少到60個,形成南"冀中"北"開灤"兩大集團。在內蒙古,央企神華獨大。在河南,整合方式由之前的大礦收小礦,轉變為大企業之間合并,擬將六大煤企合為三家。陜西雖無明確指示,也有意讓陜西煤化工集團成為整合主體。

近日,山西省大同市的27戶被兼并煤礦分別與兼并主體企業簽訂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兼并重組協議,山西從終結"小煤礦"向"大煤炭經濟"的轉型進入到實質操作階段。

"從目前的進展情況看,2010年年底可以形成'千座煤礦八億噸產能'的產業格局,并實現辦礦體制的根本轉變。"山西省煤炭工業廳長王守禎說。

10月23日,在北京召開的2010年內蒙古煤炭工業科學發展高層論壇籌備會議上,原內蒙古煤礦安全監察局局長臧海民介紹道:"內蒙古到明年要在全區建成2個年產能1億噸以上、4個年產能5000萬噸以上的煤炭生產基地,重組4個5000萬噸級、7個2000萬噸級以上的大型煤炭企業集團。全區煤炭企業控制在200個以內,礦井控制在400處,淘汰小煤窯,全部實行正規化開采。"

10月26日,河南省副省長張大衛表示,正在醞釀小煤礦生產安全長效機制,措施之一就是效仿山西,推行由骨干企業對30萬噸以下產能的小煤礦進行兼并整合。

發生在山西的煤炭資源整合,或許僅僅只是個開始。

優化資源與國進民退之爭

"眼下對煤業重組引用'國進民退'這種說法的聲音很多,我并不贊同。"在會上,臧海民的這句話一出,引來就座一旁的眾多業內人士頻頻點頭,"這用在內蒙古煤炭工業發展思路的身上,也很不合適。"

"國內煤炭行業大規模整合即將展開,無資源優勢、成本優勢又難以保證安全長效機制的小煤企必定將淘汰出局。這無關'國字號'或者'民字號',標準是統一制定的,門檻也沒有什么不同。這反映出了煤炭產業的發展方向,要求生存,必須上規模、求檔次。"會后,臧海民跟記者如是解釋。

"比方說內蒙古的伊泰集團、伊東集團,這些都是在自治區甚至全國赫赫有名的民營煤炭企業,他們就是自治區的重點發展對象。"他說。

內蒙古伊泰集團有限公司,1988年僅以21人和自有資金5萬元起家,現已成為中國500強、全國煤炭百強(第21位)企業。2004年初被確定為到2010年煤炭產銷5000萬噸的重點企業。同年8月又被列為全國規劃建設的13個大型煤炭基地骨干企業之一。

在伊泰煤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翟德元介紹的過程中,記者發現他對煤炭整合一事顯得非常淡定。他說:"內蒙古的限小建大、兼并重組已經進行過了,現在并不像山西風起云涌的,很平靜,沒什么大起伏。仿效山西,也無從說起。"

早在2004年,內蒙古專門召開了全區重點煤炭企業的改革發展座談會,確立了20家大型煤炭企業作為重點支持的骨干企業。第二年,加大對小煤礦關閉的力度,一年半多的時間全區關閉小煤礦812處,地方煤礦由1310處壓縮到500處以內。

這一場整合,只是煤炭行業內的事,完全沒有引起普遍性的社會性關注。內蒙古作為一方諸侯,極例外的沒有自己的區屬國有煤炭企業。當時,參與內蒙古"限小建大"勢力劃分的既有中國煤炭大佬神華集團旗下的神東煤炭有限公司,也有伊泰集團、伊東煤炭集團等內蒙古本土民營煤炭企業。

"一刀切、一哄而上,這些都有歷史教訓,誰想重蹈覆轍?"臧海民說:"僅用21年時間就打造出來一個千萬噸級的煤炭企業,哪個國企又有這樣的效率和速度?"

山西省煤炭工業廳副廳長牛建明表示:"煤企整合談不上所有制和地區歧視這種傾向。"

據悉,在小煤礦退出的同時,山西省太鋼、焦炭集團、能源產業集團、國際電力集團等不以煤炭為主業的大型國有企業,也全部退出了所辦煤礦的控股權。

中國煤炭經濟研究院院長岳福斌教授也認為,山西在煤企重組中,體制沒有變化,產業政策也沒有變,"根本不是所謂的國退民進"。

煤變大戲還在后頭

10月26日,國土部、工信部等12部委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推進礦產資源開發整合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表示煤、鐵等15種礦產資源將進一步推進開發整合工作。

根據12部委的安排,到2010年3月底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按要求組織編制和審批整合實施方案,并報國土部備案。2010年年底前,按照經批準的進一步推進整合實施方案,全面完成整合工作任務,建立健全礦產資源管理有關制度,初步建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長效機制。2011年起,整合工作轉入常態化管理。

相比5年前的礦產資源整合,2010年的礦產資源整合工作頗為引人關注。5年前礦業資源產品價格較低,當時開始的整合工作更多為了安全生產。而在今天的礦業資源產品價格情況下,資源整合變成了資源的調劑,國企和央企對此也更加踴躍。

"通知"中說,這次礦產資源大整合工作當中,凡是沒有按期完成資源整合任務的地方政府,自2011年1月起,將不再給予新的探礦權。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業分析師表示,中國的礦產行業并購重組勢在必行。實際上,目前礦業企業眾多且分散,產業集中度太低,使大型骨干企業缺乏足夠的影響市場的能力,并導致中國礦企在國際上沒有足夠的話語權。

10月27日,在"加快推進煤炭企業并購重組研討會暨《煤炭藍皮書(2009)》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吳吟評論正在進行的山西煤企重組時說:"這個變革還不到位,還是個中間階段,后面還會有大的動作。"

他認為,現在煤炭產業的集中度仍然不夠,山西要把企業整合到100多家,這只是階段性的。




責任編輯: 張磊

標簽:煤礦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