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新加坡擬明年推燃料油期貨 爭奪亞太定價權

2009-11-23 10:20:45

新加坡正在試圖進一步鞏固自己在亞太地區成品油市場供應和定價方面的話語權。

最新消息稱,新加坡交易所(SGX,以下簡稱“新交所”)即將于2010年1月推出燃料油期貨,同時保留此前在亞太地區已經形成市場領軍地位的燃料油紙貨(合約到期后不進行實物交割,而是現金結算)及柴油、汽油、石油腦等6大紙貨品種。顯然,此舉一方面有助于新加坡借此提高自身在區域內的能源中心地位,另一方面也對正在形成“中國特色”的上海燃料油價格構成壓力。

“作為僅次于歐美市場的石油消費大區,亞太地區需要形成自己與世界石油巨頭進行價格對話的有效運作平臺。” 國泰君安期貨原油研究員江濤認為,伴隨新交所推出燃料油期貨,中國與新加坡爭奪區域內石油產品定價話語權的“戰爭”一觸即發。但他認為,無論是在新加坡還是上海期貨市場,中國企業都是不可或缺的參與主力,未來定價權天平傾向哪一方,還要看中國石油等“行業大哥大”認可哪個市場。

新交所破題交割瓶頸

《中國經營報》記者獨家獲得的新交所關于上市燃料油期貨的合約草案(征求意見稿)顯示,新加坡本次計劃推出燃料油期貨合約,旨在彌補燃料油紙貨合約無法進行實物交割、合約單位交易數量過大、不適合中小燃料油玩家參與以及無法推進期貨合約與紙貨合約共同繁榮等癥結。

“紙貨合約每手交易單位為5000噸燃料油,標的為380CST。龐大的交易單位基本堵死了小玩家參與的可能性。” 中國石化國際事業部一位新加坡紙貨市場操盤手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在新加坡參與紙貨合約的中國企業數量較多,但以石油產品煉化企業和燃料油等油品貿易商為主,鮮有國內投機資金參與新加坡紙貨交易。

這位操盤手表示,長期以來,紙貨交易雖屬場外交易(OTC),但由于該品種1995年就已形成交易規模,且計價機制是以公開的新加坡普氏市場價格為基準,因而具有價格形成透明度高、市場發育早、亞太地區參與者多等特點。正因如此,新加坡燃料油紙貨市場的交易量基本圍繞在現貨成交量的3倍左右運行,鮮見持倉量和交易量大起大落,堪稱成熟市場。

但從交易對手構成看,大機構多、現貨貿易商多、散戶少的“兩多一少”特點,決定了參與新加坡燃料油紙貨交易的參與者幾乎是以船東、船油供應商兩類組成。仔細研讀過新加坡燃料油期貨合約細則的息旺能源分析師劉傳軍稱,該合約規定交易每手數量為100噸,小于紙貨規模50倍,更適合中小玩家和具有實物交割需求的投資者參與。“事實上,這一期貨合約更多還是瞄準船供油業務開展,而新加坡是亞洲最大的船供油消費基地,年消耗量高達4000萬噸左右。”

劉傳軍認為,縮小期貨合約規模,有助新加坡未來形成燃料油紙貨和期貨合約相輔相成,共同捍衛區域內該類產品定價話語權的地位,而實物交割環節的破題,也預示新加坡燃油交易市場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力。

中國定價權的機遇與挑戰

亞太地區的油品交易市場,除了新加坡具有較高市場地位以外,發端于2004年的中國石油期貨市場也不可小覷。上海期貨交易所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8月25日(中國燃料油期貨上市5周年),共交易1218天的燃料油期貨各月合約累計成交達21億噸,累計交易金額6.8萬億元,累計交割133萬噸。

2009年上半年的數據則顯示,當期全球能源期貨期權的交易量中,上海期貨交易所的燃料油期貨交易量僅次于紐約商業交易所上市的WTI輕質低硫原油期貨和洲際交易所上市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躍居全球第三大能源期貨期權品種。

“中國的石油期貨市場發展很快。以燃料油期貨為龍頭,我們已經初步擁有了參與全球石油產品定價機制的話語權。”江濤表示,從成交量看,上期所的燃料油合約已經遠遠超越了新加坡燃料油紙貨交易量;但從市場影響力看,卻遠遠不及新加坡。

上期所副總經理褚玦海曾長期擔綱交易所石油期貨上市工作組組長。在多個公開場合及與《中國經營報》記者交流時,褚玦海坦陳,雖然中國燃料油期貨交易規模增長很快,也正在逐步發揮出影響國內國際兩個石油市場的作用,但由于市場發育和起步較晚,我們的影響力仍需進一步培育和挖掘。

褚玦海拒絕就“新加坡即將推出的燃料油期貨會否對上海燃料油期貨市場地位構成影響”進行評論。但可供資鑒的是,早在2006年新加坡首次醞釀推出燃料油期貨時,褚玦海就表示,亞洲推出新的石油期貨品種不會對中國燃料油期貨構成威脅,反而還會促進其發展。

“新加坡未來在燃料油領域給上海方面帶來壓力是一定的。但任何事情都要綜合分析,換個角度,也可以理解為新加坡正在試圖通過推出期貨品種來化解來自上海燃料油期貨方面的壓力。”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王震向記者分析,近年來,上海價格對新加坡價格的制衡作用已經凸顯,而燃料油期貨作為國務院批示“石油期貨,燃料油起航”的領軍品種,中國價格未來要想與新加坡抗衡,顯然僅靠燃料油單一品種是不夠的。王震認為,新加坡上馬燃料油期貨對中國而言,機遇大于挑戰,可能會刺激監管層考量如何盡快上馬其他石油期貨品種。

參與者決定話語權

在交易程序高度透明的期貨市場,資金決定一切。

“我國每月從新加坡進口的燃料油總量約為40萬噸,其中以新加坡燃料油期貨標的物380CST燃料油為主的油品僅為10萬噸,而新加坡當地市場每月有高達300萬噸以上的380CST燃料油進行實物交易,其中又有80%左右是船供油消費需求。”劉傳軍分析,未來新加坡燃料油期貨鎖定380CST燃料油為標的物,顯然是與上海期貨交易所確定180CST為期貨標的物有所區別,而中國市場與新加坡市場的燃料油用戶群體對燃料油標號的需求也不一樣,中國以180CST為主,新加坡則以380CST大量供應船用油為主,二者發展方向的不同,決定市場參與者及交易對手也不相同。

劉傳軍認為,目前在燃料油紙貨交易中的參與者,不一定會轉向燃料油期貨。“大型交易商沒有必要將每手5000噸的紙貨合約分拆成50份100噸的期貨合約進行交易和管理。”劉傳軍表示,新加坡推出期貨合約更多是為了完善本身市場肌體和滿足散戶市場需求,對重量級參與者而言,剛剛上市的燃料油期貨,是否成熟和能夠滿足參與者捉對進行風險對沖的需求,都是未知數,因此短期不看好新加坡燃料油期貨。

這一觀點得到了國內部分目前在參與新加坡紙貨交易商的支持。華東中石油國際事業公司一位人士向記者表示,目前上海燃料油期貨的交易量已經遠超新加坡紙貨,但他們仍然選擇將參與主力資金放在新加坡,原因很簡單:一是人們已經習慣了普氏公開定價機制,二是在新加坡可以找到國際對手進行大規模的現貨風險鎖定。而無論上海還是未來的新加坡燃料油期貨,短期內都不具備存在大量國際交易對手的可能性。

“做期貨,需要找到有能力一口吃掉你所有風險對沖盤的交易對手。”前述中國石化國際事業部的新加坡燃料油操盤人士對國內期貨市場未對外資開放、進而缺乏有效交易對手的現狀有所不滿。


同樣的“癥結”也讓上期所困擾。2009年6月召開的第六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上,褚玦海直言“全球交易所的石油定價權競爭激烈,而亞太地區缺失一個大家完全公認的市場,這個應當賦予中國機會。”但如何讓中國成為亞洲石油定價中心?早在2006年,褚玦海指出允許外國投資者參與中國國內期貨市場交易是首要環節。

“無論紐交所還是洲際交易所,都是由來自世界各地的交易商共同構成的市場主體。”王震說,如果中國繼續在期貨市場固步自封,不推行期貨QFII制度,那么無論是已有的燃料油期貨,還是今后可能推出的原油期貨,都將是一個缺乏重量級交易對手的市場。“在中國沒有引入期貨QFII制度之前,或者新加坡燃料油期貨沒有取得成功之前,亞太地區的石油產品定價中心仍將是一個充滿交織而又焦灼的局面。”王震認為。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定價權 新加坡 燃料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