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風電設備制造業依靠創新實現突破

2009-12-03 08:45:41 《中國質量報》   作者: 徐建華  

雖然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但對于不斷創造著我國風電設備自主創新歷史的沈陽華創風能有限公司(下簡稱華創)來說,2009年10月25日,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

這一天,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首臺3.0兆瓦(MW)雙饋風力發電機組在華創青島產業基地成功下線。這次下線,標志著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風力機組的研發與制造達到了新的高度,實現了風電裝備自主品牌發展的跨越,打破了國外在3.0兆瓦級核心技術上的國際壟斷。

華創董事長趙炳勝介紹,大功率風機制造是高技術含量的現代集成工業,目前3.0兆瓦風機已成為歐美發達國家主流機型。為實現大容量風機自主化和國產化,2007年底華創風能有限公司與沈陽工業大學聯合啟動了3.0兆瓦雙饋風力發電機組研發制造項目。整體技術采用科技部支撐計劃“適應海、陸環境的雙饋式變速恒頻風電機組”的研制成果。該機組在總體設計、齒輪箱、葉片、發電機、控制系統等方面有多項符合中國國情的自主創新的特色設計,根據近海岸、高風沙、低溫等環境條件,完成了創新的機組總體設計。

創造數項國內第一

據了解,華創的首臺3.0兆瓦風機創造了國內風機自主創新的數項第一:首臺雙饋式3MW2級NGW行星斜齒輪/1級圓柱斜齒輪的高速齒輪箱研制、首臺3MW 10kV高壓雙饋式發電機的研制、首套48m長的3類風區適用的3MW風電機組變速變距葉片研制、首臺低電壓穿越、獨立變槳距的柔性協調控制系統等。

這樣的國內第一,對于華創來說,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后一次。

成立于2006年4月6日的華創,是沈陽工業大學風能技術研究所和青島國電藍德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本著“強強聯合、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的原則,聯姻后誕生的結晶。趙炳勝表示,在企業成立之初,華創就制定了自主創新的前瞻性發展策略,打造“自立自強、創新創業”的企業精神。到目前為止,華創已經擁有了多項國內專利和發明專利,在多項關鍵性核心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作為國家“863”計劃成果、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華創兆瓦級以上風機240小時試運行的整體技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2006年10月21日,當華創研制的中國首臺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風力發電設備出廠之時,在場的專家學者曾表示:華創的崛起,標志著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風力機組技術發展達到了新的高度,實現了中國兆瓦級機組完全自主品牌從無到有的跨越。

現在,華創又成功地將產品線從1.5MW延伸至3.0MW,不但實現了自身的跨越,也提升了整個中國風電設備的自主創新能力。

核心技術不斷突破

華創自主創新的歷史和成就,是我國風電產業高速發展的一個縮影。

從1977年FD13-18KW風電機組點亮我國風電發展的星星之火,我國的風電產業至今已有30年的發展歷史,尤其是近5年,更是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2002年到2008年的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的風力發電發展水平達到歐洲2002年的水平,中國6年的發展相當于歐洲10年的發展水平。

中國風能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底,我國風電裝機容量超過20萬KW(千瓦)的省份超過了12個,風電總裝機容量則超過了1200萬KW,成為世界第4風電大國,其中2008年新增裝機容量超過600萬KW,位居全球第2位。2009年,中國裝機增長率可能會位居全球第1位。

隨著我國逐漸成為全球風電大國,我國在風電設備的核心技術方面也不斷取得突破。目前初步形成了以風力發電機組總裝企業為龍頭、零部件制造廠相配套的格局,成功實現了兆瓦級風機在研發、量產兩個方面的突破?!皬淖铋_始的只是通過購買國外技術或生產許可證進行生產,到后來的聯合設計開發,再到自主研發,應當說風電設備的核心技術我國正在逐漸掌握,很多方面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敝袊L能協會鑒衡認證中心副主任陳雪松說。

陳雪松告訴記者,目前我國的風電設備水平與國外頂尖水平相比,其主要差距體現在經驗上,這主要是因為我國的風電產業發展時間比國外同行要短。受人才、技術、工藝和材料等多種因素制約,尤其是在電機制造、系統控制等核心技術方面,企業自主創新和消化吸收引進技術的能力還有待提高。

產能過剩需區別對待

中航重機股份有限公司運營管控部部長趙松表示,目前國內風機在1.0兆瓦和2.0兆瓦方面技術已經日趨成熟,3.0兆瓦也有所突破,但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還需要實踐的檢驗。至于國外目前開始占主導的更大功率電機,如5.0兆瓦的風電設備,在國內目前并沒有很大的市場需求,因此暫時也不會成為市場主流。

另一方面,國內有關專業部件制造廠按照風電主機生產企業的要求,已經研制出風電機組的關鍵部件,如發電機、齒輪箱、葉片等?!半S著國產化的推進,風電的主要零部件是葉片、齒輪箱發電機等,已經基本解決,下一步主要是風電的軸承制約了發展,但也有所突破。”陳雪松說。

在不斷突破核心技術的同時,我國風電企業在國內的市場占有率也在穩步上升,超過外資企業。

目前,我國風電設備整機制造企業有近70家,部件制造企業總數已超過百家,僅葉片廠就有50家。如此多的企業扎堆,使得風電設備和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等一起,被國家列入產能過剩名單。

陳雪松認為,風電的產能過剩與其他行業是不同的,這點在國家的文件里也得到了體現。作為未來的重要清潔能源,與鋼鐵、水泥行業不同,風電產能的容量很容易擴大,因為它本身的容量不在于生產能力,如建廠房等?!帮L能的最大投入在研發,所以要避免我國在研發方面的重復建設問題,引導產業向高端產品發展。所以目前國家對于風電產業首先是鼓勵,其次是引導,要引導這個產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從國家宏觀層面講,整個風電是產能過剩的,但具體到每個企業的微觀層面,產能過剩就需要區別對待了。其實國內真正的規模企業并不多,只是整體企業的數量大罷了,所以需要國家從政策層面予以引導,但具體的市場層面,可交由企業通過競爭解決?!壁w松說,“國內的產品主要還是集中在中低端領域,在高端領域和產品質量方面,與國外知名企業還有不小差距,尤其在產品的穩定性等方面,我們目前急需解決的,是如何規范市場和提高產品質量的問題”。

業內專家指出,雖然我國風電設備在核心技術上不斷取得突破,但國內風電企業在國際產業分工中大多處在附加值相對低、能耗高的環節,很多風電制造企業還是通過購買國外技術或生產許可證進行生產,屬于“來料加工”型,不具有核心技術和自主創新能力。同時,我國的風機制造業在技術、質量、配套、服務等方面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建立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民族品牌的風機制造業產業鏈,任重道遠。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風電 設備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