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未來幾年世界經濟將恢復增長

2009-12-03 10:24:45 中國信息報   作者: 余芳東  

進入21世紀以來,世界經濟走過了不平坦的發展道路,經歷了2001-2002年的衰退期、2003-2007年的繁榮期,2008-2009年又重陷衰退期。2009年下半年以來,在全球強有力的經濟政策刺激下,世界經濟逐漸走出衰退,開始緩慢復蘇。預計未來幾年,世界經濟將進入復蘇和恢復增長階段,全球通脹相對溫和,總體形勢趨好,但國際競爭更趨激烈,發展道路曲折緩慢。今后一段時期,國際經濟環境好轉,將為我國經濟持續平穩較快增長提供新的機遇,但我國面臨的挑戰和壓力不容忽視。
    世界經濟恢復增長,總體形勢趨好,但發展道路曲折緩慢
    2009年下半年以來,國際金融市場和房地產市場持續好轉,主要國家工業生產由持續下降轉為增長,消費支出由降轉增,全球貿易止跌回升,預警指標從收縮區間上升到景氣區間,世界經濟開始緩慢復蘇。預計2010年世界經濟將恢復增長,2011-2014年增速將有所加快,總體形勢趨好,但增長步伐明顯放慢。
    支持未來幾年世界經濟恢復增長的積極因素有:
    各國實施積極的政策調控措施,是未來幾年世界經濟恢復增長的重要保證;科學技術創新和變革,是推動未來幾年世界經濟恢復增長的力量源泉;經濟周期性變化,將未來幾年世界經濟推進到恢復增長階段;內需不斷擴大,將成為未來幾年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經濟全球化不斷推進,國際貿易往來不斷深化,國際間政策協調和合作不斷加強,也為未來幾年世界經濟恢復增長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
    但是,鑒于此次世界經濟衰退程度深、持續時間長、涉及范圍廣,居民消費和企業投資增長滯緩,未來幾年世界經濟復蘇和恢復增長將是緩慢而曲折的。
    阻礙世界經濟恢復增長的主要因素有:
    一是勞動力市場惡化,失業率居高不下,消費信心不足;二是金融危機陰影尚未完全擺脫,房地產市場恢復尚需時日;三是各國產能過剩問題比較突出;四是發達國家財政赤字和公共債務規模擴大,對未來幾年經濟增長的刺激力度減小。分析表明,上述不利因素將在世界經濟恢復增長過程中逐步化解,總體形勢趨好。主要國際組織和預測機構對世界經濟前景趨于樂觀,連續幾次上調預測結果。
    發達國家在世界經濟中占主導地位的基本格局不會改變,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地位穩步提升
    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表現出不同的經濟增長速度。預計未來幾年,發達國家經濟將保持平穩低速增長;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將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發展中國家不僅是推動未來幾年世界經濟恢復增長的主要動力,也是拉動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金融危機之后,美國、歐元區、日本居民消費支出恢復增長的速度明顯低于2003-2007年繁榮時期;而工業生產增長加快,對外需的依賴增加。據英國共識公司預測,2010-2014年,美國居民消費支出年均增長2.4%,而工業生產年均增長3.8%;歐元區分別為1.3%和2.8%;日本分別為1.1%和5.6%。預測數據顯示,主要發達國家工業生產增長不僅快于國內居民消費增長,而且也快于2003-2007年的平均增速。發達國家將利用其超強的制造業技術優勢和國際競爭力,擴大出口,推動國內工業生產發展和經濟增長。外需有可能成為驅動今后一段時期發達國家經濟恢復增長的重要力量。
    隨著經濟快速增長,發展中國家經濟規模不斷擴大,在世界經濟的地位穩步上升;發達國家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主導世界經濟的基本格局不會改變。目前,占世界人口15%的發達國家,經濟總量占世界的70%;而占世界人口近85%的發展中國家,經濟總量只占30%。預計到2015年,發達國家占世界經濟總量的比重下降到64%,而發展中國家的比重則提高到36%。與2003-2007年世界經濟繁榮時期相比,由于恢復增長相對緩慢,發展中國家在世界經濟中地位提高的速度明顯放慢。
    國際石油價格可能高位波動,全球通脹相對溫和
    2009年下半年以來,世界經濟開始緩慢復蘇,主要發達國家消費品價格穩中有升,通縮壓力明顯減輕,預計未來幾年全球通脹比較溫和。在世界經濟危機之后,一方面,各國的高失業率狀況將持續滯后一段時期,工資增長遲緩,消費信心不足,抑制了需求對通脹的拉動作用;另一方面,各國經濟實際增長率低于潛在增長率,產能過剩問題比較突出,限制了企業投資支出,成本推動型的通脹難以形成。未來幾年通脹壓力不大,長期通脹預期比較穩定。
    國際初級品價格走勢是影響未來幾年全球通脹變化的重要因素,也是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在供求基本面上,世界經濟增長緩慢,以及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各國調整經濟結構、制定新能源政策、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未來能源消費需求。這是遏制國際油價高位持續上漲的基礎因素。據國際能源署《2009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預測,2009年全球石油需求量為8460萬桶/日,比上年下降1.7%;2010年為8610萬桶/日,增長1.7%;2010-2015年世界石油需求量年均增長1%,低于2003-2007年的1.8%。但是,金融風險、美元趨貶、投機炒作等推高國際油價上漲的現實因素和潛在因素很多,特別是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石油消費需求增加,可能造成新的石油供求緊張關系。預計今后幾年國際石油價格繼續在高位波動。美國能源署預測,2015年石油價格可能升至每桶110美元。鑒于各國對石油漲價因素的承受能力增強,非供求因素對石油價格上漲的影響是短期的,很難形成推動全球通脹的趨勢性因素。
    基于上述分析,初步判斷,未來幾年全球通脹相對溫和。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10-2014年世界通脹率為2.9%,要低于2003-2007年的平均3.8%,也低于2008-2009年的平均4.8%。美國、歐元區、日本通脹率將在央行控制目標以內,主要發展中國家通脹率明顯回落。
    國際經濟環境對我國的挑戰和壓力不容忽視
    未來幾年,世界經濟將恢復增長,總體形勢趨好,有利于我國繼續擴大對外貿易、引進外國先進技術,為我國經濟持續平穩較快發展帶來新的機遇。經過金融危機之后,我國經濟的國際地位、競爭力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也為我國加快資本市場開放步伐、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帶來新的機會。預計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將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對世界經濟恢復增長作出更大貢獻。據IMF預計,2009年我國經濟增長8.5%,2010年增長9%,2011-2014年平均增長9.6%;2009年我國通脹率為-0.1%,2010年為0.6%,2011-2014年在2%左右。隨著世界經濟恢復增長,今后幾年我國有可能進入“高增長、低通脹”的發展機遇期。
    但是,在國際金融危機之后,世界經濟形勢復雜多變,增長格局發生變化;發達國家將在“綠色技術”領域擁有明顯的競爭優勢;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加快經濟發展步伐,國際競爭更趨激烈。在不斷變化的國際經濟環境中,我國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和壓力。
    對外貿易形勢不容樂觀。一是對發達國家的出口增速可能放緩。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是我國主要出口市場,約占我國出口總額的46%。發達國家消費需求回升緩慢,影響我國擴大出口。二是國際社會以“全球經濟再平衡”為借口,加大對我國的貿易投資保護措施,進一步要求加快人民幣升值步伐,削弱我國出口競爭力。我國是世界最大的貿易順差國和外匯儲備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自然是眾矢之的。三是發達國家擬將征收碳關稅,設置“綠色標簽”,抬高進口門檻,增加我國出口難度和出口成本。四是我國在傳統制造業領域中的比較優勢正在減弱,來自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貿易競爭壓力較大。
    發達國家在全球綠色經濟浪潮中繼續處于技術領先地位,對我國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增強經濟可持續發展提出更高、更緊迫的要求。近幾年,美國、歐盟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加大對新能源技術、節能技術和環保技術的開發研究,作為推動未來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如果我國在全球綠色經濟浪潮中不能迎頭趕上,經濟社會發展將受到很大的牽制,將拉大與發達國家的科技、經濟和社會差距。
    美元波動趨貶,國際石油價格高位波動,使我國經濟調控政策的環境變得更加復雜。在諸多因素作用下,美元貶值成為長期趨勢,國際石油價格將高位波動,這不僅加大我國通脹的外部壓力,增加經濟發展成本,而且使我國匯率政策和貨幣政策調控變得更加復雜,決策風險增大。
    國際資本投機活動頻繁,加大了我國金融市場和資產泡沫的風險。未來幾年我國將繼續成為對國際資本最有吸引力的國家,投機資本伺機而動,對我國資本市場和資產市場造成一定的沖擊。
    總之,今后幾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應積極從容應對國際經濟環境的挑戰,以全球眼光和戰略思維,密切關注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制定長遠發展戰略,縮小與發達國家科技、經濟和社會差距。同時,應加強國際經濟、貿易和技術合作,增強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經濟環境中決策的能力,變外部壓力為內在發展動力,趨利避害,不斷尋求新的發展機遇。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世界經濟 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