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5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5次締約方會議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這一會議也被稱為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來自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領導人齊聚哥本哈根,商討未來數年里的全球氣候政策。減排指標是此次哥本哈根會議最關鍵的內容,各國落實減排目標的時間表及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資金援助、技術轉移等具體問題也都列在議事日程中。此前,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了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到2020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比2005年下降40%-45%;到202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將達到15%左右。新能源的開發和應用再次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話題。
發展可再生能源是大勢所趨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介紹說,2008年,全球對可再生能源技術研發、產業發展和開發利用(不包括大水電)的投資首次超過1550億美元,可再生能源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2.8億千瓦,占全球發電總裝機容量的7%左右,可再生能源電力占全球總發電量的5%左右。近年來,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利用成為可再生能源產業的重要力量,光伏電池產量年均增長40%以上。到2008年年底,全球并網太陽能光伏系統累計安裝量達到1900萬千瓦,其中歐盟27國的光伏發電裝機達到420萬千瓦,占其當年新增裝機容量的20%,成為電力供應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有數據表明,全球光伏產業以兩位數的增速迅速發展,近10年平均年增長率為40%。
可再生能源是指可以永續利用的能源資源,如水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和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采取鼓勵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和措施,可再生能源的生產規模和使用范圍正在不斷擴大。國際能源署(IEA)預計,到2010年,全球新能源市場產值將達6250億美元。
業內專家稱,我國在發展3大主流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的過程中,應將太陽能產業放在第一位,它最適合我國國情。從環境條件看,中國西部大部分地區適合發展太陽能;另外中國人口眾多,類似于歐洲的購電補償模式也非常適用。近幾年,我國太陽能電池已經實現大規模化生產,產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一,硅錠及硅片、太陽能電池組件以及光伏系統部件的生產近幾年飛速發展。2008年,我國太陽能電池產量達到2570MW(含50MW薄膜電池),與上年的1100MW相比增長了83%,市場占有率也由27%增長到了31%,全國太陽能電池銷售收入超過600億元。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
加強政策驅動時不我待
盡管我國光伏產業發展迅速,卻是“墻里開花墻外香”,國內市場遲遲難以啟動影響了整個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啟動國內光伏市場、拉動內需不僅是我國發展光伏產業的重要途徑,也是發展可再生能源的積極有效的辦法之一。2005年我國通過了《可再生能源法》,并于2006年1月1日起實施,明確規定了“上網電價”和“全網平攤”的法規條款。但法規的實施細則尚不到位,對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還沒有起到應有的促進作用。由于缺乏政策扶持,光伏發電成本目前還遠高于常規能源的發電成本。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表示,2008年6月以后,全國范圍內每千瓦時征收0.2分電力附加費用于可再生能源的電價補貼,全國每年可征集大約40億-50億元的電力附加費用于2006年以后建成的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
2007年、2008年我國太陽能電池產量的98%出口,主要是目前光伏發電的成本太高,影響了其在國內市場的大規模推廣。他呼吁,各省應出臺光伏產業發展規劃,把激勵政策和《可再生能源法》用好、用足。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國務院參事石定寰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以來我國相繼出臺了不少鼓勵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的政策,這些政策對啟動應用市場起到了良好的引領作用。他同時表示,國家要在基礎性的工作上下工夫,比如目前資源的評估工作做得很不夠。資源的評估工作除需要進行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外,還要做很多地質勘探工作。如果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話,需要把各地的資源情況按照有關的建設、發展要求等做出全面評估,這才能有效地確定本地區規劃應用新能源的規模和水平。
他還表示,標準化的工作也要跟上,應加快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系統的標準體系,同時要進一步完善和健全檢測機構。另外,國家應該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在新能源領域還沒有一個像樣的國家級研究機構,這說明我國還缺少一個長遠的、戰略性的、強有力的基礎研究隊伍。
企業創新發展至關重要
在外部環境逐漸改善的基礎上,新能源產業真正發展還需要企業不斷增強綜合競爭力。對于我國新能源產業來講,不但要保持價格優勢,還應培育質量、產業鏈優勢。
以光伏產業為例,成本是影響光伏應用的瓶頸。石定寰告訴記者,要降低光伏發電成本,就必須依靠技術進步。企業應通過技術升級,提高現有產品的轉化率,進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另外要通過產學研合作,不斷研發新的產品,為下一代產品打好技術基礎,做好技術儲備。
使傳統能源、新能源和信息技術相結合,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這也是促進節能減排的一個新思路,新奧集團提出的“智能能源”就是將系統能效技術與IT智能技術有機融合的新產業。近日新奧集團宣布與IBM公司合作,攜手開拓能源服務創新業務。新奧集團董事局主席王玉鎖表示,智能能源產業不僅能促進能源產業和IT產業的協同發展,還將成為從根本上實現我國節能減排目標、推動國家產業升級的重要手段。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