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商務周刊》統計,今年1~8月,中國出口成品油1496萬噸,平均出口價格是2.4元/升,而北京93號汽油目前的價位是6.66元/升。因此,中國的石油企業在對外賤賣石油,對內大肆賺錢。作為石油資源相對短缺的中國來說,壟斷企業如此行事自然引爆了社會輿論的廣泛批評。人們有理由質問,這是為什么?
這一回,高傲的中石化終于站出來解釋了:“中國成品油國內外銷售價格的巨大差異跟海關統計口徑有關,還與成品油的構成以及不同的貿易方式等因素相關,出口價格并不能簡而化之。”例如,來料加工的成品油貿易、本身價格就更低的石腦油和發電用的重油貿易都會拉低成品油平均出口價格。
雖然中石化沒有列出在中國成品油的對外出口中來料加工油、石腦油、發電用重油的占比,但筆者還是不敢輕易相信中國的成品油會被賤賣,因為筆者很難找到石油巨頭賤賣的動機。即便兩大石油巨頭庫存量較大,國內目前的需求不足,它們有必要如此急迫地去消化所謂的庫存嗎?不是說中國經濟已經開始復蘇了嗎?經濟復蘇自然會導致大量成品油需求,兩大石油巨頭能看不到這一點嗎?如果近期巨大的需求可以預期,兩大巨頭又從來都不差錢,它們又何必急于賤價出口?
在我看來,我們沒有太大必要糾纏成品油的出口價甚至是國內零售價,而應該將關注的焦點集中于油價的形成機制。中國的成品油價格是政府制定的,在油價的形成機制沒有根本改變之前,糾纏于枝節問題非但于事無補,而且會轉移視線,最后不利于問題的根本解決。
這些年來,中國企業為什么在海外頻頻遭遇反傾銷官司?反傾銷的標準有兩條:一是產品出口價格是否低于成本;二是出口價格是否低于國內市場價格。當然,對于別國的指摘,中國企業都會對上述兩條予以堅決否認,特別是會否認產品的出口價格低于成本。不過,問題并不如此簡單,因為中國的部分能源、資源并不是通過市場定價,一些市場經濟國家由此質疑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也不能說全然沒有道理。應該看到,別國是否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并非僅僅是國家之間打口水仗的炮彈,更重要的是,如果某國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它就會認可中國企業在應訴反傾銷官司時提供的成本數據,否則就會借鑒第三國企業的相關成本數據。
金融危機后,中央一直在強調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要性。問題是,經濟結構畸形的根源是什么?是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過度代替了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發揮作用。改革要深化,經濟結構要實現根本轉型,政府必須退出對微觀市場的干預。歷史上形形色色的國家經濟主義沒有能走長遠的先例。
政府應該何時退出對微觀市場的干預,當下就是最好時機。具體到石油領域,如果政府能適當放寬企業準入門檻,逐漸打破央企的壟斷地位,引入競爭,形成成品油的市場定價機制,老百姓還會如此關注成品油是否對外賤賣的問題嗎?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