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哥本哈根爭的是環保還是生意?

2009-12-14 15:42:07 深圳商報

按理說,上周人們最為關注的,應該是中國最新的經濟數據以及在數據發布之前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但發生在哥本哈根的吵鬧,分散了人們的注意力。從職業習慣而言,筆者對經濟數據的關注,遠甚于關注未來的日子里地球的溫度會提升多少,但是,在即將進入寒冬的季節,哥本哈根忽然成了一個白熱化的戰場,一個叫蘇偉的戰士,成了人們關注的人物。當然,蘇偉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他說的話,是代表他的國家。

大多數人其實都不明白哥本哈根到底在爭吵什么,而且,在哥本哈根爭吵的人們所爭吵著的一切,對自己到底有多大影響,其實是很茫然的.

影響筆者對哥本哈根認識的,還來自一批大學同學的觀點,哥本哈根開會以后,筆者的大學同學班網,忽然變得熱鬧起來,以下的觀點,基本引自班網的眾說紛紜,這些同學,目前分布在全球各地,恕不一一注明,但筆者不敢把這些觀點引為己有,特和讀者分享。

把中國推到氣候變暖的被告席,是不公正的。地球變暖,不是某一個國家一個短時期可以造成的。蘇偉出陣,說明了中國充分意識到氣候問題其實是主權問題不是環保問題。以前,中國有煤都運不出來,也沒有那么多工廠,汽車也比較少,石油可以自給自足。中國是近十幾年,排放才多起來,而美國和歐洲已經排放了200多年了,這賬怎算?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在哥本哈根打了一個爺爺和孫子的比方,一些國際方案,通俗地講就是強調“爺爺排放多的,孫子仍然可以排放這么多或稍微減少;而爺爺排放少的,孫子也只能排放這么多或更少,這顯然是不公平的”。

國外研究說,寵物的排放,比如一只狗狗,等于兩輛SUV。美國在阿富汗的駐軍,一個軍營的排放,可能比中國的一個中等城市還大。美軍的帳篷都有空調,幾乎每三個人就有一輛悍馬,只要到離開軍營一公里遠的地方,必然是悍馬加上直升飛機,轟轟烈烈開過去。軍營里,健身房加上24小時熱水,還有全部的從美國空運過來的生活用品,美軍環保嗎?

世界公認的最簡便易行成本低廉碳捕獲方法,就是種草種樹,植物是最好的、效率最高的碳匯。改革開放到現在,中國種植了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人工林,對減排貢獻很大。中國林科院有兩個研究員,在《自然》雜志上發表過一篇研究論文,經過估算,改革開放以來種植的人工林,吸收了中國同期20%多的二氧化碳排放。他們的研究得到國外的承認,也是現在中國和外國在減排談判的時候的一個有力的論據。

不過,發達國家對中國的植樹造林不感興趣,因為從中他們掙不到什么錢,與其植樹,不如向中國推銷昂貴的碳捕獲技術和裝備。液化的二氧化碳不能在地上儲存,要向地下打幾千米深的深井,直到油田或者氣田,把二氧化碳儲存到那里去。這費錢又費時,哪有種樹那么便宜。西方推銷這些技術和裝備,是在打自己的經濟算盤。

最早提出減排市場化機制的,是美國一個玩金融衍生工具的猶太人,無非是把氣候也作為一種金融衍生品,號稱“碳金融產品”,都設計好了,就等著賺大錢了。網絡上正流行的一句話,“哥喝的不是酒,是寂寞。”套用一下,哥本哈根說的不是氣候,是生意。

多年前,筆者讀過一本書,叫《增長的極限》,是羅馬俱樂部1972年發表,經濟學家丹尼斯·米都斯主筆的,但在1993年和2004年,米都斯對他在1972年的觀點,進行了兩次大的更改,分別出版了《超越極限》、《增長的極限:30年后的更新》。此時重提米都斯的舊作,筆者是想說,人類從來是看不到自己的極限的,后人總比前人聰明。(作者系香港資深媒體人士)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哥本哈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