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協議草案11日由《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長期合作特設工作組呈交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可能將成為未來一周各方討論的基礎。草案文本之簡,僅區區6頁;草案藍圖之遠,放眼至2050年;草案措辭之含糊,根本未涉及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轉讓的具體額度。
圍繞這份草案的新一輪討論與談判勢必將再次激烈。
草案11日僅提供與會各國代表團參閱,沒有交由媒體公開。
美聯社報道,草案文本由《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長期合作特設工作組主席扎米特·丘塔亞爾起草,是眼下大會正在討論的180頁文本的“蒸餾版本”,而且在關鍵分歧議題上確實有“模糊化”之嫌——
草案說,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可能很快”就將達到峰值;
草案為全球2050年與1990年相比的總減排量比例設定3個選項,分別是50%、80%和90%;
草案支持自2010年起進入為期3年的“快速啟動”援助方案,協助發展中國家面對氣候變化問題。
草案在某些關鍵議題上模糊處理,可以說是留出談判空間,也可以說是埋下了爭論的種子。
這份看似“兼顧各方利益”的草案一出,在數小時內“驚人地”引起各方評論。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執行秘書伊福·德布爾說:“現在該是將眼光放得更遠的時候了。”所謂眼光更遠,是指將原先減排目標設定年份由2020年放寬至2050年。
但大多數發展中國家認為,發達國家設定遠期減排目標的同時,僅給出了短期承諾方案。
“這份草案有什么用?”非洲國家首席談判代表卡邁勒·杰穆艾11日說,“發達國家為應對金融危機動用了1.4萬億美元的資金,如今他們為氣候變化只拿出100億美元的基金!”
美國氣候變化特使托德·斯特恩則說,草案對發展中國家減排的要求“太軟”,美國沒有看出對任何有助于消除分歧的緩解跡象。
而日本代表則堅持,如果《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不對美國和中國減排設定目標,日本將放棄先前作出的到2020年減排25%的承諾。
這份官方草案一經傳閱,已惹起滿場風雨。路透社評價,從草案文本到最終文本,過程注定會“非常非常艱難”。
歐盟“綠色牌”的背后是什么?
為期兩天的歐盟首腦會議11日在布魯塞爾閉幕。此次首腦會議主打“綠色牌”。其一,歐盟決定在2010年至2012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24億歐元援助資金,并承諾只要其他發達國家做出相應承諾,就將歐盟的減排目標從在1990年基礎上減排20%提高到減排30%。其二,討論了未來10年歐盟經濟發展的基本框架,目標是將歐盟建設成為更具競爭力及更加“綠色”的經濟體。
歐盟高調打“綠色牌”,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歐盟想搶占國際輿論“制高點”,大有“虛晃一槍”的架勢。
分析人士指出,歐盟僅僅提供未來3年杯水車薪的資金援助根本無助于推動氣候變化談判取得突破。更何況,歐盟的援助是帶有附加條件的,即要求發展中國家在公布的減排目標基礎上提出更高的數量指標。
分析人士同時指出,歐盟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除了考慮自身的發展以外,另一層更深的心機在于,通過引誘發展中國家減排使它們自動套上“緊箍咒”,開放“碳權市場”,引進“清潔型發電站”、“綠色家電”、“環保汽車”等歐盟控制的下一代技術,從而達到壟斷市場、把持國際經濟秩序主導權的目的。
由于歐盟經濟實力比較雄厚,技術水平較高,法規較嚴,對商品的環境標準高,因而也是“綠色貿易壁壘”做得最巧妙的經濟體之一。
歐盟發布的“關于報廢電子電氣設備指令”(簡稱WEEE)、“關于在電子電氣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簡稱ROHS)、“化學品注冊、評估、授權和限制法規”(REACH)以及專門針對能耗的技術壁壘——“用能產品生態設計框架指令”(EUP)等一些相關法規,都令許多發展中國家付出了沉重代價。
輿論認為,隨著經濟危機后續效應的發酵,歐盟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將進一步抬頭,而“綠色貿易壁壘”將成為歐盟的首選。綜合新華社電
哥本哈根氣候會議“火藥味”漸濃,媒體也持續關注中美兩國的“單挑”。11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點名批評”美國氣候談判特使Tod Stern拒絕為中國提供氣候資金援助的說法“極為缺乏常識”。何亞非的表態引發關注,有美國媒體稱,中美兩國爆發“外交爭吵”。
2009年12月11日下午,中國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在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貝拉會議中心舉行中外媒體吹風會,介紹中國政府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主張及舉措。
針對氣候變化領域所謂“中美共治”的提法,何亞非指出,氣候變化需要各國攜手應對。他說:“美國是發達國家,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在氣候變化領域兩國分屬《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附件一和非附件一國家,責任和義務有本質區別。將中美兩國相提并論,沒有法律基礎,也不符合事實。”中方“點名批評”美方談判代表的表態最受關注。何亞非說,美談判代表Tod Stern稱中國沒有資格獲得美方資金支持,既“缺乏常識”,也不符合奧巴馬訪華時期間兩國達成的《中美聯合聲明》精神。
中方此次表態被西方媒體解讀為中美兩國在哥本哈根氣候會議上又一次“單挑”。《今日美國》說,這一評論開啟了“中美兩大陣營的外交爭吵”。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