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楊秋艷 劉春燕
世界經濟二戰以來“最頹”
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嘯”引發的全球經濟衰退必將在世界經濟史上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記。
金融危機以來,世界主要經濟體同步衰退,美歐經濟驚現“自由落體式”下滑,伴隨著信貸資金嚴重枯竭、資產價格劇烈下挫、總需求深度萎縮、總供給被明顯壓抑。
這場危機不僅把世界經濟推下連年增長的軌道,其破壞性之強也是史上罕見。10多年前的亞洲金融危機讓世界經濟增長倒退近兩個百分點,而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看來,此輪危機的殺傷力將接近5個百分點,足以把2009年世界經濟增長率從前一年的3.7%一下拉回負1.1%,為二戰以來最低紀錄。經合組織和聯合國更悲觀,它們預計的增速分別為負1.7%和負2.2%。
雖然從2009年二季度以來,復蘇的氣息逐漸濃厚,但展望2010年,世界經濟仍將在濃霧中摸索,失業率高漲、財政赤字飆升、通脹壓力加重、保護主義抬頭、貧困分化加劇等眾多難題,將嚴重考驗各國決策者的智慧。
全球汽車業巨頭遇“最寒”嚴冬
撥開金融業的“廢墟”,人們又看到搖搖欲墜的汽車業巨頭,觸目驚心的是,長期稱霸全球、曾號稱向所有駕駛者出售夢想的通用汽車,根基早已松動。
“海嘯”來襲之時,車賣不掉、錢借不到,山窮水盡,通用上演了一出生死時速,在最后關頭申請破產保護,在經歷了關閉工廠、削減營銷網絡、拍賣著名品牌之后,才最終“破繭”重生。而類似的劇情也在另一美國汽車業巨頭克萊斯勒上演著。
巨人的跌倒給勞動力市場帶來強震,其中通用的破產就導致相關產業鏈130萬人失業,將美國失業率整整推高了一個百分點。
隨著危機持續蔓延,連業績蒸蒸日上、已登上全球最大車商寶座的豐田也未能獨善其身,上年度出現4370億日元凈虧,本年度也沒信心扭轉乾坤。無奈中,豐田臨危換將。作為家族傳人,豐田章男受命于“急風驟雨”之中,其首要目標就是盡快扭虧為盈,避免連虧三年的局面。
災后反思,美國汽車業巨頭陷入泥潭實屬積重難返,因缺乏戰略性前瞻眼光加之巨額成本壓身,金融危機只是壓倒巨人的最后一根稻草。而一直被公認為“健康企業”的豐田也落入這般境地,今冬之“寒”可見一斑。
美國聯邦財政現“最”大虧空
對于美國聯邦財政而言,2009年是“創紀錄”之年。
2009財年(9月底結束)聯邦財政赤字創1.42萬億美元新高,比上年多出近1萬億美元。
這一赤字水平相當于美國GDP的約10%,是二戰以來最高紀錄。
新財年伊始,紀錄再被刷新,10月財赤創出歷史同期最高水平。截至11月,美聯邦財政已連續14個月赤字,這又是一個紀錄。
按照奧巴馬政府的預計,本財年的赤字將連續第三年創新高。
捉襟見肘的還不只是聯邦政府。美機構預計,全美50個州政府中,本財年出現赤字的將高達48個。
美國政府今年虧空嚴重,當然包括經濟危機這一特殊誘因。但翻開老賬,近年來美國財政其實赤字不斷,且屢破紀錄,這與美國的財政政策混亂、財政紀律松懈不無關系。根據官方數據,2009財年美政府機構竟浪費了980多億美元納稅人的錢。
展望2010年,尚難退出的刺激計劃、成本高額的醫改方案、對阿富汗的增兵計劃無不牽動著美國納稅人的神經。美國政府短時期內恐將難以走出赤字荊棘。
歐美上演“最高調的”限薪秀
“金融海嘯”爆發后,其始作俑者——華爾街高管遭到世人的口誅筆伐,他們在危機下仍安享天文數字般高薪的現象更備受詬病。
為平眾怒,在歐洲陣營,法德率先拉出“嚴格限薪”的大旗,并不斷呼吁歐盟確定共同路線,其中法國尤有將限薪進行到底之勢。
美國方面,總統奧巴馬雖說年初就發出限薪令,但收效甚微。年中,政府被迫任命律師范伯格為“薪酬沙皇”,再給高管薪酬立規矩。10月底,“沙皇”對受政府救助的七大企業高管發出新版限薪令。不久,美聯儲更向華爾街下達了明年初遞交薪改計劃的最后通牒。
雖說限薪對強化金融機構社會責任、規范市場風險管理具有積極意義,但歐美此番一浪高過一浪的“限薪潮”更帶有政治意味,且能否達到預期目標令人生疑。關于具體如何限薪,歐盟內部早已鬧不和。而面對此起彼伏的“保護人才論”,“薪酬沙皇”在執行限令時也有“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之虞。據媒體透露,在AIG至少5位高管拿辭職相威脅后,“沙皇”已打算放寬對該集團的薪酬限制。再說,許多金融巨頭早已未雨綢繆,準備好走“曲線”漲薪之路。有關限薪的政治博弈無疑還將繼續下去。
失業率——美歐“最頭疼的”經濟指標
金融風暴一時間將世界經濟推入驚濤駭浪之中,美歐決策者開始一門心思刺激經濟復蘇,恢復市場信心,卻忽略了一個多年的頑疾,直到它惡化到可能影響國家政治穩定和全球經濟復蘇,才開始密集地“開方抓藥”。這個頑疾就是失業。
7.6%、8.1%、8.5%、8.9%、9.2%、9.5%、9.4%、9.7%、9.8%、10.2%……從美國1-10月的失業率就能看出治療頑疾的急迫性。11月的失業率雖降至10%,但全美失業總人數已從2007年底的750萬飆升至1540萬。而在大洋彼岸,歐元區的失業率曲線也幾乎和美國的如出一轍。
就業既是難以紓解的經濟問題,也是棘手的政治問題。由于治理失業不力,奧巴馬的支持率已有所下降,而在明年的中期選舉中,失業問題也很可能成為民主黨人心頭之痛。
眼看著頑疾迅速惡化,在最近短短一個月里,美國政府頻下猛藥,簽署就業救助法案、召開就業峰會、出臺一攬子促進就業方案、延長金融救援計劃期限……力證自己并非不作為。歐盟方面近來也通過開峰會、辦“就業日”、訂未來十年戰略,借“綠色”經濟東風擴大就業等來表決心。
但就業增長往往滯后于經濟復蘇,目前連復蘇前景都不明朗,美歐國家要想在短期內迅速降低失業率顯然是不現實的。
全球現對華貿易保護“最猛”攻勢
2009年,全球經濟艱難走向復蘇。關鍵時刻,各國極需精誠合作,共克時艱。但以美歐為首、阿根廷、巴西等緊隨其后的保護主義勢力為了轉嫁壓力、規避風險等政治目的,頻繁揮舞保護主義大棒。中國作為世界第三貿易實體和第二大出口國,在這一年里遭遇了最猛攻勢。
雖然在幾次G20峰會上一再信誓旦旦地宣稱要堅決抵制保護主義,但美歐等國家一年來的種種做法卻與其承諾背道而馳,它們不顧事實,無視中國市場經濟建設的巨大成就,向“中國制造”實施了名目繁多、金額龐大、隨意性強、有失公允的保護主義措施。
年初至11月3日,共有19個國家(地區)對中國產品發起101起貿易救濟調查,涉案總額近117億美元。特別是美國,前11個月實施各類貿易救濟案約50宗,其中一半以上針對中國,立案頻率之高在世界貿易救濟史上都極為罕見,涉案總額同比飆升600%以上。
雖說針對一國的貿易保護措施往往與其出口規模成正比,中國遭遇的貿易摩擦相對于總體貿易量而言比例也并不大,但以全球出口8%的貿易地位遭遇全球35%的反傾銷和71%的反補貼措施,顯然比例失調。
瘋狂的保護主義勢力應認識到,隨著經濟全球化日益加深,想靠貿易保護實現自保,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世界金融史“最大”詐騙犯獲刑
此輪金融危機一大“功效”是讓世界金融史上最大的詐騙犯徹底顯形。
伯納德·麥道夫,憑借“納斯達克前董事會主席、美國證監會前顧問”的特殊身份,騙取了眾多投資者(其中不乏老朋友)的信任,在長達20年時間里,制造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龐氏騙局”,涉案金額600多億美元。金融危機全面爆發后,由于資金贖回壓力越來越大,麥道夫終于東窗事發。今年6月,麥道夫被判處150年監禁,將在監獄中度過余生。
比麥道夫的騙術更離奇的是,根據美國證交會總監察長的調查,從1992年起證交會就接到過無數次證據充分的投訴,卻因種種原因從沒徹底調查過麥道夫的交易行為。自己破綻百出的騙局竟然長達16年都沒被識破,連“金融大盜”麥道夫本人都感到驚訝。如果沒有金融危機,麥道夫導演的騙局很可能再演20年。可見美國金融監管制度缺失程度之嚴重。
事發后,被譏諷為“戴著眼罩和耳套”的證交會名譽掃地,不得不立即檢討,誓言改革。而此世紀大案也給投資者敲響警鐘:凡看到標榜超高收益,且只賺不賠的投資宣傳,一定要三思而行。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