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底,我國實施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改革實施以來,公路養路費等6項收費被一次性取消。山東等13個省取消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今年前11個月,成品油稅費改革新增稅收收入2281億元……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稅務總局等部門日前對改革實施一年來的成效進行了評估。
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建立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按照改革方案確定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一年來國家對成品油價格進行了五升四降九次調整,已經建立起既反映國際市場石油價格變化和企業生產成本,又考慮國內市場供求關系;既反映石油資源稀缺程度,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又兼顧社會各方面承受能力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極大地調動了煉油企業積極性,充分利用了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保障了成品油市場供應,對國民經濟平穩運行起到積極作用。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指出,通過建立規范的稅費體制,取代養路費等收費,進一步理順了稅費關系,體現了多用油多負擔的公平機制;通過提高現行成品油消費稅單位稅額,發揮了稅收杠桿促進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和優化經濟結構,以及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積極作用。
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王力指出,成品油稅費改革沒有開征新的稅種,而是在現行稅制框架內,采用提高成品油消費稅單位稅額的方式進行,簡化稅制,降低了改革成本。財政部確保地方既得利益,及時撥付轉移支付資金,為改革提供了“物質保障”;國家稅務總局調整征收管理系統,加強監控、管理,應收盡收,確保改革的“執行力度”。
一下撤了那么多收費站,人員如何安置?截至11月底,遼寧、海南、云南、寧夏等地已完成全部改革涉及人員的安置工作。人心安穩,讓改革沒有“后顧之憂”。
國家增收百姓減負
一年來,成品油稅費改革成效顯著。
國家稅收增加——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1—11月,成品油稅費改革新增稅收收入2281億元。成品油稅費改革顯著增加財政收入,增強了公共財政功能。
道路管理優化——交通運輸業有關人士告訴記者,改革規范了政府管理,亂收費、亂罰款、亂執法的“三亂”行為從源頭上得到遏制。財政部部長謝旭人指出,一個科學規范的交通資金籌集和分配新機制已經初步建立。
運輸企業收益——“成品油改革最大的利益攸關方是道路運輸企業。”中國道路運輸協會秘書長王麗梅算了一筆賬:以小排量汽車為例,按2008年企業成本分析,用消費稅的增量與“六費”的減量合計,每輛車最多可減負8%。二級公路取消了收費站后,從河南許昌到安陽,整車運費從3300元下降到2700元。
老百姓得實惠——“稅費改革體現透明、公正,老百姓積極擁護。”四川省財政廳長黃錦生深有感觸:“改革之初曾擔心會影響汽車消費。沒想到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汽車消費仍然"長"勢喜人,我們成都每天都賣出1300多臺車!”王麗梅秘書長說,從福建廈門到古田,客票價格從134元降到了128元。
財政部科研所劉尚希研究員認為,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擇機出臺成品油稅費改革,對于確保財政收入較快增長,提振信心,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社科院高培勇研究員表示,成品油稅費改革是規范稅費制度、完善中央與地方關系和深化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的積極舉措,是規范政府與市場關系,促進社會公平的政策創新,是一次一舉多得、多方共贏的改革實踐。
改革推動節能、低碳經濟發展
“2009年前10個月,國內汽車銷售量同比增長37.71%,有1089萬輛新車上路,可汽油、柴油的消費量卻同比略有下降。”首都經貿大學丁蕓教授提供的數據很有說服力——“這說明人們的節能意識提高了,說明建立以稅收調控能源消費的新機制,有力地促進了節能減排。”
來自中石化、中石油的有關負責人指出,成品油稅費改革有利于降低對石油資源過度依賴,改善能源消費結構,有利于緩解石油企業保障供應的壓力,有利于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
“從決策理念上看,成品油稅費改革是"綠色新政",開"綠色稅收"、"綠色改革"之先河;從實施效果看,短期內增加稅收收入,長期將促進經濟發展模式轉型。這是中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履行節能減排責任的積極舉措。”清華大學胡鞍鋼教授說。
中國稅收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靳東升說,目前法國成品油消費稅是300%,日本是120%,美國是30%,而我國還不到20%。可以考慮再提高稅率,促進全社會節能降耗。”多位專家表示,可以考慮在零售環節開征成品油消費稅,進一步提高大眾的節能意識、環保意識。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