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福建省各地帶電作業人員在廈門市集中學習國家電網福建廈門電業局首創的用旁路作業法帶電遷移10千伏架空線支路等帶電作業技術。
500千伏電網進入廈門10年來,在500千伏電網的堅強支撐下,廈門電業局以幾何級的速度建設廈門10千伏至220千伏電網,充分發揮500千伏電網的輻射作用,以滿足廈門發展的用電需要。在提升電網裝備水平的同時,大力開展技術攻關,有效應對電網規模急劇擴張所帶來的一項項技術難題,大幅提升了供電可靠率。據廈門電業局介紹,目前廈門市供電可靠率居福建省首位。
高空馴服高壓電
站在廈門西海域128米高空的鐵塔上,看著腳下帶電運行的22萬伏跨海高壓線,如果您置身于這樣的位置會是什么樣的一種精神狀態呢?結果不言而喻。但是廈門電業局的帶電作業人員在全副武裝后,能夠非常冷靜地坐在高壓線上進行帶電作業,確保不因檢修而影響島內的電力供應。
這就是市民常聽說的帶電作業。雖然帶電作業技術要求高而且又很危險,但是廈門電業局早在1999年就具備了全方位開展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和10千伏的帶電作業技術,特別是結合廈門電網的特點不斷研發了多個國內首創的帶電作業項目。
帶電作業給社會帶來的最直接效益就是不停電、少停電。“比如,為滿足廈門大建設的需要,每天都有大量的電力工程在施工,有的在遷移鐵塔,有的在為電力配套工程接入電源,但是停電現象并沒有成比例上升,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大規模開展了帶電作業。”廈門電業局有關負責人說,截止昨日,今年僅10千伏帶電作業就實施了920次,預計全年將帶電作業1000次,創下歷史最高作業紀錄。
入海降伏故障點
當一條數公里長的地下電纜發生故障時,電業人員能夠很快的在地下電纜途經的某一點挖開土方進行搶修。有市民對此很疑惑,那么長的電纜埋在地下,怎么會那么精確的知道故障點位置呢?這就是廈門電業局電纜專業技術人員的一門絕活。
經過廈門電業局連續多年的巨資投入,如今電纜已經成為廈門電網輸電網絡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據統計,目前廈門電網10千伏及以上的電纜累計長度達6000公里左右,而隨著枋湖、五緣灣、湖邊水庫等片區高壓架空線的入地纜化,電纜的數量還將急劇增加。
電纜的大量使用,在大幅提高供電可靠率以及美化城市景觀的同時,也帶來了運行管理、故障搶修等方方面面的技術難題。比如,在長則幾十公里的地下電纜、甚至是海底電纜上快速查出故障點且準確定位,沒有絕活是不行。“在陸地上的電纜,我們在30分鐘內就能夠找出電纜故障點并準確定位。”電業局電纜技術人員說。當然,要駕馭6000公里的地下電纜,靠的不僅僅是查找故障點的技術,廈門電業局已經建立起了從電纜施工到運行維護管理的完整技術體系。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