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某些人特別喜歡“汽車產能過剩”,所以多少年來一直在嘮叨產能過剩,今年9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汽車行業沒有列入產能過剩行業,但是有人馬上就出來說:“現在不過剩不等于將來不過剩,過剩的潛在苗頭還是有的。”中汽協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曾經表示,在汽車市場平穩發展的情況下,產能應該有15%的“富余”;如果汽車市場規模每年增長20%,產能應該有30%-35%的“富余”。原來有人認為,汽車市場只有1000萬輛規模,產能已經達到1200萬輛,嚴重過剩了。但是今年的實際銷量是1350萬輛,到底是產能過剩還是產能不足呢?
現在又有人在忽悠2010年汽車產能將過剩,他們的理由是2009年汽車市場高速增長靠的是政策刺激,已經透支市場,還有的說明年將會出現下降,所以會產能過剩。汽車消費中,采用信貸方式購車的不足10%,而90%以上的消費者是掏出真金白銀來買車的,這就不存在提前消費和透支。俄羅斯汽車消費中信貸消費的比重比較大,所以至今汽車市場還沒有恢復元氣,那是真正透支了市場,而中國并沒有那樣的情況。
今年1-11月汽車市場總體增長42%,凈增360萬輛,其中1.6L以下轎車凈增177萬輛,微型客車凈增80萬輛,貨車凈增56萬輛,三者加起來為313萬輛,占總凈增量的86.94%,其他車型增速不高,甚至有所下降,不存在“透支市場”問題。
在轎車生產企業中,排在前十位的廠家產量加起來占總產量的78.38%,這10家中除了一家,增長速度都在30%以上,有的增速在80%以上,甚至超過100%,這些企業已經“透支”產能,而不存在過剩問題。
現在比較令人憂慮的是兩款車型:微型客車和新能源汽車。
國內已經出現微型客車熱,據不完全統計,已經形成和正在建設的生產能力至少700萬輛,比如長安將形成180萬-200萬輛產能,五菱現有150萬產能,至少要建設到200萬輛,還有10家建設能力在20萬-50萬輛,總計300萬輛左右,還有一些廠家沒有統計在內。今年市場預計200萬輛,明年大約在300萬輛左右。而且這個市場有很大成分是政策拉動,而政策變動是難以預料的,風險極大。
新能源汽車目前處于以國家財政補助方式進行示范推廣,市場并沒有真正啟動,據央視報道,今年新能源汽車銷售量為5600輛,“十城千輛”計劃的目標是3年推廣到3萬輛。但是僅山東一省就規劃到2011年形成30萬輛新能源汽車生產能力,長安集團規劃15萬輛、北汽福田1萬輛、長春1萬輛、大連保稅區2萬輛、河北清源2萬輛、湖南1.3萬輛,上汽投資120億元,估計最少20萬輛能力,比亞迪沒有說過規劃能力。粗算下來全國可能在建能力在100萬輛左右。李書福曾經說過一句“悄悄”話:“新能源汽車市場至少要到2030年才能形成規模。”
所以,2010年汽車行業總體上看不會出現生產能力過剩,但是在某些車型確實存在產能過剩的風險。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