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近日召開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備受關注,全球熱議氣候變化問題,并將焦點集中在碳減排問題上。但直觀感覺,與會的發達國家盡管希望緩解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卻出于自身利益考慮,不愿承擔更多碳減排責任。我想要問的是:減排會導致經濟減速嗎?
———上海莘松路王然
答:在聯合國確定的6種導致全球變暖的溫室氣體中,二氧化碳是規模最大、影響程度最深的一種,也與人類的各種生產和生活活動聯系最為緊密,因此,有效削減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成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主要目標。據科學估測,要維持地球溫度“2度”以內的上升幅度,全球必須在2050年前削減基于1990年排放水平的80%碳排放量。這意味著,在2020年前,必須削減25%-40%的碳排放量。
碳減排已是大勢所趨。目前爭論的核心在于,如何讓各國在自愿的基礎上確定各自的減排的數量和時間表。而要各國政府最終確定減排數量和時間表,前提是搞清楚減排對于各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有關碳減排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目前比較一致的看法是,碳減排會在總體上減緩經濟增長的速度,并犧牲某些局部經濟利益,這與碳減排的目標內涵有關。眾所周知,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與廣泛使用的化石類能源密不可分,大量石油、煤炭、天然氣等化石類能源消耗的過程,便是在向大氣源源不斷地釋放那些在地底下封存了億萬年二氧化碳的過程。在此背景下,要實現碳減排的目標,不外乎通過三種方法:開源、節流和回收。
“開源”是改變當前的能源使用結構,尤其是開發利用可再生的能源品質,比如太陽能、風能、生物能等,這些能源的使用過程并不對外排放二氧化碳;“節流”是在同等的產出水平下,提高化石類能源的使用效率,也就是目前提倡較多的“節能”,如此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人類生產和生活的碳排放水平;“回收”則是通過先進技術將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為固態或液態,重新收回,并封存到地底下或海底下,此類技術的代表便是CCS(碳捕集和封存)。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