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年鐵礦石談判開戰之時,“別院”起火。
近日,印度政府宣布,從12月25日零時起,對該國鐵礦石粉礦的出口關稅由0上調為5%,塊礦由原先的5%調整為10%。這意味著每噸礦石大約會增加5—6美元的費用。
“原來外礦報盤價格就偏高,這樣一來影響肯定會更大。”12月28日,河北一家中型鋼企采購部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由于進口礦近日呈現量少價高態勢,當地眾多鋼廠已開始轉而采購本地礦。
有分析人士指出,除了2008年的特殊狀況,往年每逢鐵礦石國際談判時,印度方面幾乎都會傳出提高出口關稅的消息。作為中國鐵礦石供應格局中重要的組成成員,同時又是反應靈敏的現貨市場風向標,印礦波動,不僅考驗中國市場的接受能力,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談判走向。
第三種力量
從上周開始,調高出口稅的消息尚未確認時,印度礦的報價便受風聲影響一路上漲。
截至上周末(12月25日),品位63.5%的印度粉礦到岸價達到115—117美元/噸,比力拓與日本鋼鐵企業簽訂的2009年度長期合同“首發價”高出近50%,比今年3月末現貨鐵礦石價格低點高出一倍。
12月28日當天,印度58%品位礦石的國際市場交易價(CFR)繼續攀升至100-102美元/噸,其63.5%品位鐵礦石到岸價達到了120-122美元/噸,與巴西南部礦粉價格持平;而61.5%品位澳礦的價格為116—118美元/噸。
“現在,除了直接對接終端的大貿易商,其它的中間貿易商們幾乎已經沒有什么空間可做。”在青島、河北等地都從事過礦石貿易的李晶對記者表示,“雖然近期海運費是在往下走,但是礦石價格卻一直高漲,到港資源量又少,所以做這塊越來越沒有什么意思。”
他告訴本報記者,近期他已經暫時放棄了鐵礦石,轉而做起了焦煤業務。“焦煤因為資源比較緊張,我們能拿到貨,所以還比較好做。”
據了解,由于今年下半年來“兩拓”幾乎沒有在華現貨投放礦石,近期又宣稱因暴雨關閉港口致使運營受阻;淡水河谷也一度基于偏高的海運費減少了發貨。因此,沒有長協的中小鋼廠們把目光更集中地投向了印度,這也使得印度礦價格出現了快速上漲。
自2006年至2008年,我國進口印度礦的數量分別為7477.5萬噸、7936.9萬噸和9098.1萬噸,牢牢占據我國鐵礦石進口第三大國的位置,且數量連年上升。2008年,質量最優的巴西礦,占我國全部鐵礦石進口額的比例約為22.68%,印度礦的比例卻也達到了20.51%左右。
雙面角色
“印度這次上調出口稅,國內礦商或經銷商想轉移成本的增加,肯定會加價。”聯合金屬網分析師徐光劍對記者表示。
但僅僅一年前,卻還是截然不同的光景。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